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尿酸检测的健康体检人员39211名为研究样本,根据诊断结果分为两组,其中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患者为高尿酸血症组(5685例),其他为尿酸正常组(33526例),比较尿酸正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体检者的基线资料,分析影响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健康体检者中,相较于尿酸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血糖、三酰甘油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更高(P<0.05);但在年龄、肌酐和尿素氮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影响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的升高和机体血糖、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关联,尿酸水平升高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健康体检,尿酸水平,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血脂
0引言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有统计资料表明,其发病率高达10%[1]。在人体健康的常态下,尿酸在血液及尿液中的含量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低水平状态。尿酸作为嘌呤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其化学本质为三氧嘌呤。然而,当人体的代谢系统出现功能异常时,尿酸的正常代谢路径受阻,导致其在体内多个组织和器官中积累。这种积累不仅可能引发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还可能进一步导致关节结构的改变,形成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更为严重的是,尿酸的沉积还可能对肾脏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逐渐损害肾脏功能。在极端情况下,这种损害可能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的程度,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有研究表明[2],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冠心病以及脂代谢紊乱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对健康体检人群做好尿酸水平检测,并分析影响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对预防高尿酸血症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选取行尿酸水平检测的健康体检人员39211名,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尿酸检测的健康体检人员39211名为研究样本,根据诊断结果分为两组,其中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患者为高尿酸血症组(5685例),其他为尿酸正常组(33526例),其中尿酸正常组中男19647名,女13879名,年龄18~75岁。高尿酸组患者5685例(男性3165例,女性2520例,高尿酸评估标准:男性大于420μmol/L,女性大于350μmol/L)。
纳入标准:自主接受健康体检;知情同意研究内容。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重大脏器疾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1.2研究方法
入选病例的体检流程均按以下标准执行:对体检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登记,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并对体检人员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来对体质量计数进行计算。护士需引导体检人员维持静息状态,随后使用电子血压计对其血压进行测量,包括舒张压与收缩压两个维度。若体检者刚结束运动,需安排其进行10~15min的静坐恢复,之后在其右上臂部位进行3次血压测量,最终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血压读数。采集5mL空腹静脉血,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体检者血糖、尿酸、肌酐、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进行检测。采用B超检查体检者是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1.3观察指标
①男性尿酸正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与肌酐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②女性尿酸正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的上述各项指标;③开展多因素分析,总结影响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3.0。计量数据(x—±s),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男性尿酸正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男性健康体检者中,相较于尿酸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的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血糖、三酰甘油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检者的年龄、肌酐和尿素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女性尿酸正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女性健康体检者中,相较于尿酸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血糖、三酰甘油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检者年龄、肌酐、尿素氮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影响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OR=4.26)、血糖(OR=1.68)、总胆固醇(OR=3.49)、三酰甘油的水平(OR=3.22)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OR=3.78)为影响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如表3。
3讨论
有研究表明[3],在西方发达国家,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5%~25%。而在我国受到地域差异影响,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4]。资料显示,我国男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约为16%,女性约为10%[5]。本次研究中,39211名体检人员中,其中尿酸正常的33526名,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患者5685例,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14.50%,与相关研究报道相符。同时本次研究中,相较于女性,男性具备更高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女性机体内雌激素水平更高,其可使尿酸排泄得到促进,因此对于育龄女性而言,其具备更低的尿酸水平。随着女性进入到更年期,其自身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呈现出降低的状态,使得其机体血尿酸水平逐渐提升[6]。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影响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次研究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体质量指数与尿酸水平异常升高存在明显关联。有研究报道称,尿酸水平和体质量指数之间呈现为正相关性,表明肥胖也是导致机体血清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7]。本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高于尿酸正常组,但血压并非影响机体尿酸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次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尿酸正常组,且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均高于尿酸正常组,与相关研究报道相符,表明尿酸水平的升高,和血脂以及血糖水平存在明显的关联[8]。分析原因,尿酸水平的上升会导致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降低,进而促进三酰甘油的合成,并对其分解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血液中三酰甘油大量积聚,从而提高其水平,使机体处于代谢紊乱的状态。反之脂质代谢异常会促进肾脏动静脉血管出现受损硬化,增加其阻力,减少肾脏的血液供应,减少尿酸排泄,提高体内的尿酸浓度,将机体脂类代谢异常加重。有研究报道称,高尿酸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之间呈现为正相关性[9]。本研究还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OR=3.78)作为影响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的独立风险因素,与先前的报道相一致。分析原因,随着机体尿酸水平异常,尿酸结晶附着于血管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其功能异常;此外,尿酸水平升高异常,会加重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激活炎症因子,使巨噬细胞的游走聚集起到诱导作用,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吞噬,形成泡沫细胞,并使平滑肌细胞增生得以加强,血小板黏附聚集,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出现[10]。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的升高和其机体血糖、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关联,尿酸水平升高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卫霞.血脂、血糖、肝功能和血尿酸联合检测在老年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2022,42(5):76-78.
[2]欧阳伟庆,李嘉燕,隋洪,等.IgM-κ型M蛋白对尿酸检测的干扰及解决方案[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8):1147-1149.
[3]邹瑟音,雷达,凌连生,等.基于尿酸酶-钯纳米粒子的比色分析定量检测血清尿酸的方法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6):653-655,660.
[4]周沫,张烨.血清尿酸检测在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2):64,10.
[5]李琳,谷永胜,秦璐,等.正常血尿酸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一项体检人群的10年队列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3):2836-2843.
[6]唐小波,林英姿,林柳婷,等.海口市某医院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2,28(14):1075-1079.
[7]安苗苗,金鹰,朱焱,等.45~70岁中老年体检人群体脂指标变化对血尿酸与骨密度关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7):3444-3450.
[8]陈武,邹光美,邹超世,等.广西玉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567-1570.
[9]彭玲玲,段宇.体检人群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21):102-106.
[10]彭玲玲,胡浩,段宇.老年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分布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9):4084-408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