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有效性。方法从本院疑似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当中抽取100例,为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及X线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临床效果,对比检查结果,分析急性胸腹部创伤(纵隔气肿、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结果在100例患者中,病理确诊急性胸腹部创伤阳性85例,占比85.00%,多层螺旋CT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对比X线诊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纵隔气肿符合率对比X线诊断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X线诊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疗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精准度,进而显著降低患者疾病诊断中的漏诊现象。
关键词: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多层螺旋CT,灵敏度
0引言
在医学领域,胸腹部创伤通常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导致胸腔、腹腔等内部脏器受到损害。此类创伤可细分为单器官损伤与多器官损伤两类。为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且恰当的医疗救治,必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精准且准确的诊断,以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引发的任何不良后果[1]。目前,胸部外伤的影像学检查以X线为主,但由于影像的清晰度较差,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外伤的内部状况,所以很容易出现漏诊和错误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多排CT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可用于检查外伤后的体内状况[2]。本文探讨了多排CT在急性胸腹外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怀疑为急性胸腹外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为25~75岁,平均(54.32±1.37)岁,造成损伤的原因:交通事故35例、高处坠落36例、重力击打29例。纳入标准:患者产生胸腹部外撞击或交通事故,存在胸腹部疼痛,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存在检查禁忌证者。
1.2方法
X射线诊断:选择UDR770i型X光机,将设备的电流调节到200mA,电压设定为55~85kV,用于胸腹部X线片,以观察影像。
多层CT:检查前不做空腹预备,嘱患者在检查前6min饮用500mL清水,帮助患者保持仰卧位,给予患者多层CT(飞利浦公司,128层),扫描参数为:管电流300mA,管压120~140kV,层厚4mm,矩阵512×512,从患者胸部开始,从患者胸部开始,一直到骨盆,通过影像学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多角度、多角度的影像学观察,对患者的病变进行确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急性胸腹部创伤(纵隔气肿、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灵敏度=R/(R+U)×100%,特异度=P/(B+P)×100%;准确率=R+P/(R+B+U+P)×100%;阳性预测值=R(R+B)×100%,误诊率=B/(B+P)×100%,漏诊率=U(R+U)×100%,阴性预测值=P/(U+P)×100%,R为真阳性、B为假阳性,U为假阴性、P为真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采取SPSS 22.0数据分析、检验,急性胸腹部创伤(纵隔气肿、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应用(n,%)表示,卡方进行指标计算,焦虑、抑郁评分采取(x—±s)表示,t检验,P<0.05,则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性胸腹部创伤检查结果分析
在100例检查患者中,病理确诊急性胸腹部创伤阳性85例,占比85.00%,数据结果见表1。
2.2多层螺旋CT、X线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比较
多层螺旋CT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均高于X线诊断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见表2。
2.3两种检查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
多层螺旋CT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X线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见表3。
2.4两种检查急性胸腹部创伤符合率比较
多层螺旋CT纵隔气肿符合率高于X线诊断纵隔气肿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及X线诊断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见表4。
2.5两种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对比
多层螺旋CT的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X线诊断,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数据结果见表5。
3讨论
鉴于急性胸腹外伤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若未能早期确诊,将极大增加患者的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全面检查,并辅以必要的诊断工具,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普通的症状检测往往难以精准地捕捉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且由于病症的多样性,症状与体征的表现可能涉及多种不同疾病。针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断,X线、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这些方法仍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导致不同患者呈现各异的病理表现。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多排CT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显著地体现了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优势。该技术通过精确的算法和先进的成像技术,能够清晰、详尽地呈现患者的胸腹横截面和三维影像,具备出色的分辨率。这种高效的技术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医疗诊断的精准度,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迅速、便捷的检查体验。及时应用多排螺旋CT,可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确定患者的损伤程度、部位,并与临床的治疗方案紧密配合,确保患者得到更好、更快的治疗,因此,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胸腹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4-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100例检查患者中,病理确诊急性胸腹部创伤阳性85例,占比85.00%,多层螺旋CT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与X线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相比更高(P<0.05),多层螺旋CT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于X线诊断更高(P<0.05),多层螺旋CT纵隔气肿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诊断(P<0.05),多层螺旋CT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指标相比于X线诊断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P>0.05),多层螺旋CT的误诊率、漏诊率相比X线诊断较低(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疗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精准度,进而显著降低患者疾病诊断中的漏诊现象。
参考文献
[1]吴海华.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2):101-103.
[2]邹晶晶.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在临床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8):65-67.
[3]侯慧芳.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5):143-145.
[4]李建华.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3):76-78.
[5]陈大祯.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智慧健康,2022,8(3):16-18.
[6]朱纪峰.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4):10-12.
[7]王怀洋.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198-19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