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对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IOL)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并DME患者84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HACO+IOL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PHACO+IOL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眼压与BCVA以及CM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眼压均有所下降,BCVA水平均有所提升,观察组眼压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CMT水平明显下降,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为4.76%,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白内障并DME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可使患者CMT得到有效改善,矫正患者视力,具备较高的推广可行性。
关键词:雷珠单抗注射液,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0引言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会长期处于高状态之中,会对患者机体(眼睛、肾脏等)造成损伤,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损害[1]。DME一般发生于白内摘除术后,可降低患者视力,严重时会造成患者失明[2]。当下,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术式为雷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IOL)联合治疗,此术式可减慢视力丧失进程,但对患者视力的提升效果有限,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3]。本次研究对白内障并DME患者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PHACO+IOL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应用PHACO+IOL治疗的效果做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DME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2.17±5.23)岁;糖尿病病史为6~16年,平均为(11.06±1.37)年;右眼患者18例,左眼患者24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为44~79岁,平均(62.26±5.25)岁;糖尿病病史5~17年,平均年龄为(11.11±1.41)年;右眼患者20例,左眼患者22例。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所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所有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PHACO+IOL治疗:待患者局部麻醉后,在10点位角巩膜缘位置上,开3.0~3.2mm的切口,穿刺入前房,将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入前房,并在2点位角膜边缘开辅助切口,进行连续环形撕囊,随后进行水分离,利用超声波乳化晶体核,吸出残留的晶状体皮质,在前房及晶体囊袋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吸出透明质酸钠,密闭切口,典必殊眼膏涂眼,包扎术眼,手术结束。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治疗,具体如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27号针头的1mL针管,抽取0.05mL/0.05mg雷珠单抗,随后将该药注入玻璃体腔,拔出针头,对注射点用棉签轻压1min,使用灌注液对前房黏弹剂进行置换,水密闭合切口。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4]。②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记录,如干眼症、后囊膜浑浊、散光等,并做对比分析[5]。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由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由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眼压与BCVA比较
治疗前,两组眼压、BC VA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眼压均有所下降,BCVA水平均有所提升,观察组眼压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CMT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CMT水平基本相同(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CMT、水平明显下降,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为4.76%,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促使糖尿病发病率持续提升,同时,随糖尿病发病率的提升,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6]。临床证实,由糖尿病引发的黄斑水肿具备一定特殊性,合并白内障时需开展针对性治疗[7]。PHACO+IOL在改善白内障患者视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具备较高的临床认可度,但从白内障合并DME患者的角度来说,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可增加前房纤维渗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术后视力恢复较为不利,需搭配其他疗法开展联合治疗[8]。雷珠单抗是VEGF药物,用于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中,可使视网膜血管内物质的渗漏减少,降低黄斑水肿,提升患者视力[9]。
治疗后,两组眼压水平基本相同(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CVA明显更高(P<0.05),表明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治疗可有效矫正患者视力。治疗后,两组CMT水平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表明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21.43%,观察组更低(P<0.05),表明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在治疗白内障并DME患者期间,实施雷珠单抗注射液与PHACO+IOL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CMT,矫正视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敏玲,沈丹青.健脾活血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4):736-739,743.
[2]陈海松.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白内障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广州医药,2018,49(3):29-32.
[3]史柏青.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术后激光光凝治疗老年白内障伴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5):13-14.
[4]李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术后激光光凝治疗老年白内障伴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9):2264-2266.
[5]吴琼,王岩,焦洁.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CMT及TMV的影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1,30(3):155-160.
[6]黄晓莉,宋艳萍,闫明,等.对比阿柏西普及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1,30(1):52.
[7]周莉,刘荣,韦晓丹,等.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3):1797-1800.
[8]刘贤金,龚丑,赵琼琼,等.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配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20,33(3):607-609.
[9]张柳,刘淑娟,匡丽晖.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32-3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