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雄激素性秃发的中医治疗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14 09:59: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雄激素性秃发是脱发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征在于头发从额头至头顶逐渐稀疏,直至形成明显的秃顶现象。在治疗此类脱发问题中,中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备受青睐。雄激素性脱发主要表现为头发在发际线和头顶区域逐渐变细,以男性患者为主,但女性亦有可能受到此病症的困扰。近几年来,随着不断深入地研究,对该病的治疗和认识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从中医辨证论治、经验方剂和中医特色外治法三个方面,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雄激素性秃发,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0引言
 
  雄激素性秃发(AGA)是临床上常见的脱发类型之一,其主要特点在于头发密度的进行性下降。在男性中其显著表现为前额发际线的后移和头顶部位头发的明显稀疏。而在女性群体中主要表现为头顶区域的头发逐渐变得稀薄,且呈现出一种弥漫性减少的态势,这种变化常被形象地描述为“圣诞树”状,且一般不会累及前额部位。患者还可能伴随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加、头皮屑增多以及头皮瘙痒等伴随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这类脱发疾病被归为“蛀发癣”或“发蛀脱发”的范畴。有研究显示,在中国,男性人群中AGA的发病率达到了21.3%,且这一数字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男性睾酮和其代谢产物二氢睾酮(DHT)通过与毛囊中的雄激素受体结合,抑制毛囊的生长增殖,从而导致毛囊萎缩和毛发生长速度减缓,最终引发雄激素性秃发。此外,雄激素在皮脂分泌以及头皮血流量的调节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然而,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法明确界定。虽然该疾病在诊断方面相对容易,但在治疗方面却面临诸多挑战。病程往往漫长且易于复发,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如焦虑、自卑等情绪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社交活动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给患者的整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
 
  1中医各家辨证论治
 
  雄激素性秃发辨证分型复杂,临床型分为肝肾亏虚证、气血亏虚、血虚风燥证、肝郁气滞证。各家通过临床总结经验对症状等多方面进行辨证,各抒己见。陈达灿[2]强调补肾健脾,兼顾清热祛湿,临床上陈达灿教授多从肝、肾、脾、湿热三方面论治,治法上强调以平补肝肾、益气健脾为主,力求滋水益精以涵木,健脾益气以生血,培补后天以促先天,兼顾清热祛湿,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四君子汤加减,疗效显著。魏跃钢[3]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治疗脱发时根据辨病与辨证的结果,在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的同时,适当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类的药物,来促进头发的血液流通,让气血可以滋养头发的根部;促进毛囊的增殖,头发的增长。吕仁和[4]认为脱发的病症,通常以肝肾亏损、气血亏虚为主,古代和现代对其进行治疗;多以滋补肝肾,调理气血为主。脑为髓海,发为血之余,所以掉发的出现可能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有关。但是,在脱发的发生和发展中,气血郁结也扮演着一个很大的角色,而且这种郁结与精神因素、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足有很大关系。
 
  2中药方剂的运用
 
  王有贵[5]运用七宝美髯丹加减治疗脱发108例,31例斑秃新发正常生长;17例脂溢性脱发症状消失,2例脱发明显减少,6例无效;48例症状性脱发消失,4例脱发明显减少,确有疗效。张睿[6]运用加味二至丸联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治疗青年型男性脱发,从毛发生长速度、生长长度和毛囊状况进行疗效判定,联合治疗组总有效达92.9%。除运用经典方外,众多医家在雄激素性秃发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诊疗经验,运用自拟方剂进行治疗,从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任芳等[7]运用复方侧柏颗粒治疗雄激素性秃发64例,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达85.93%,疗效明显。郑永平等[8]运用生发饮联合生发灵酊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52例,治疗组头皮油腻、头皮脱屑、头皮瘙痒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黄洪坤[9]自拟乌柏芎芷生发汤治疗脱发,方中北芪、丹参川芎等均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应用首乌、当归、桑椹养血,乌须发,侧柏叶性味苦涩微寒,可治脱发,川芎有活血化瘀之功,可强化养血、驱除风寒之效,并可将药物引入其所处;黄柏有抗菌,抗真菌,收敛消炎的功效;具有滋肾的功效,木瓜和天麻具有平肝祛湿的功效,同时还具有滋补肝肾、生发作用及功效。朱松毅[10]根据自身的临床体会,提出了治本为重中之重,倡导“平肝”“益肾”等治疗方法;用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补肾补气的效果。其次,治疗上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原则,在自拟的方剂中,常用活血药物如丹参,桃仁,红花等。对于湿热血瘀的病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龙胆泻肝汤。并根据“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着重说明了在这种疾病中,可以使用防风、柴胡、川芎等引经药来治疗。禤国维[11]教授提出了调和阴阳,滋阴补肾的原则,采用二至丸加味,并提出了内外兼治的方法。
 
  3中医外治疗法
 
  3.1针刺疗法
 
  在皮肤受刺后,疼痛受体会使神经产生反应,使血液流动加快,从而使局部的营养状况得到提高;另外通过针灸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流通,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实现治疗。徐斯宁等[12]研究发现梅花针加白兰地酒叩刺配合针灸治疗男性型脱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可以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以及肥胖进行有效的防治,并值得临床推广。蒋丽霞等[13]选择80名雄激素性脱发的病人,以40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只服用非那雄胺片剂,外加米诺地尔酊,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同时,以梅花针叩刺脱发区、生发穴、大椎穴。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脱发、瘙痒和头皮油腻情况;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并对两组的治愈效果进行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47.50%和97.50%,对照组分别为7.89%和78.9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及痊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脱发、瘙痒、油腻性和脱屑程度等指标的评分值减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张雪松等[12]将9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六味地黄丸、非那雄胺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湿健发汤联合梅花针扣刺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
 
  3.2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由留针和埋针疗法发展而来,理论依据源自《灵枢·终始》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张景岳曰:“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固结之邪不能散也”故穴位埋线开始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病及久治不愈的顽疾。高建英[15]根据随机数,将84例该病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非那雄胺,另一组用两个穴位分别埋线于肾关、明黄、足三里穴,并用温灸盒在小腹和脱发部位进行放血。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测定血浆睾丸激素水平;两组间的雌二醇和T/E2值均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个月后,两种方法的疗效均未见明显差别。在3个月和6个月的基础上,两组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在1个月内,两组间的T值、E2值和T/E2值没有明显的差别。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进行对比,治疗组血浆睾酮及T/E2都比对照组更低,E2也比对照组更高,认为埋线配合艾灸及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有确切的疗效。
 
  3.3耳穴压豆疗法
 
  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适度地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刘国等[16]将63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予耳穴埋豆结合非那雄胺片治疗;对照组31例,予非那雄胺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对于头痒、头发油腻程度以及头皮屑数量情况对比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从而得出结论;耳穴埋豆配合非那雄胺可以有效地控制头皮屑,减轻头发油腻、头皮瘙痒等不适,对雄激素性秃发有很好的效果。
 
  3.4滚针疗法
 
  滚针是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起源于《内经》中半刺和毛刺,多以浅刺为主,以皮肤为主要刺激对象,《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可见,皮肤是人体经脉最表层的区域,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可以对全身的经脉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而达到调节血液循环,消除疾病的目的。在“皮部理论”的支持下,滚针能对皮肤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并沿皮部-孙络-络络-脉络,从而达到调节阴阳、协调气血的目的。从现代医药角度来看,滚动对肌肤的生理刺激可以使毛细血管网得到舒展,加快血液循环,提高毛囊周围血供,使得头发可以得到更多的养分,刺激毛囊让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刘志丹等[17]在研究梅花针、滚针以及酊剂外擦对脱毛小鼠毛发再生长的研究中得出滚针疗法对脱毛小鼠毛发的再生长无抑制作用,而且能增加毛囊的发育,其疗效明显好于以梅花针为主要刺激物的叩刺疗法。单独用复方红花酊外用,虽然可以缓解毛囊周的炎性反应,但也会影响头发的发育。在外用复方红花酊的同时,辅以“滚针”“梅花针”等方法,可使头发再生,但“滚针”效果明显好于“梅花针”。

\
 
  3.5温针灸
 
  温针灸,也叫针柄灸,也叫传热灸,就是用银针扎入穴道后,将艾条或艾条放在针柄上,或是用生姜、大蒜等物覆盖,然后将艾条放在针柄处,使点燃的艾叶散发出的热量,经由银针的热传导,调整病人体内的五脏血液,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温针灸兼具了针刺的力学刺激和灸法的温热刺激的双重效应,可同时实现灸法的透热于外、温煦扶正和针刺的疏通经脉、疏通经脉的功能。项晶等[18]将70名AGA病人分成2组,35名给予施氏温针灸加中药内服的方法,34名给予对照组,35名给予针灸疗法。5%米诺地尔酊外涂1mL,每日2次,3个月后,1名患者痊愈,6名患者显效;21个病人有21个病人是有效的,4个病人是无效的,总有效率为80%,而对照的病人是50%。结果表明,在治疗组中,头部瘙痒、油腻、鳞屑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而且在脱落的头发区域还可以看到新生头发。
 
  3.6中药煎汤外洗
 
  中药煎汤外洗是治疗本病常用的外治法,钟玲玲等[19]将60名AGA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使用的是复方侧柏溶液,而对照组使用的是2%的酮康唑洗剂。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0%和73.33%。与对照组比较,头皮瘙痒及生发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雄激素性秃发的认识悠久,且已有不同的特色疗法。如针药并用、内外相兼等。但始终贯穿中医学的两大本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前提,有效的辨证是其关键,目前可通过中西医结合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日趋增多,二者结合,既能改善临床效果,又能减少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4小结
 
  AGA是一种多见、多表现为长期进展的顽固性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显著上升,且在年龄上有较大的青年倾向,其症状较复杂,治疗时间较长。传统医学内外治法治疗该病效果显著,中药内服外用方法简单,毒性低,病人容易接受。不同时代的医生对于该病的病因和病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对该病认识不一致,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法,而且其作用机制也还没有定论。其作用机制有待于更多地探索。西医的治疗方法以米诺地尔酊和非那雄胺为代表,也是最常用的抗AGA药[20]。此外,还可以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毛发移植、激光疗法等来治疗本病,但也有很多弊端,比如米诺地尔会引起接触性皮炎或过敏反应等,非那雄胺会对性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头发的移植受到正常毛囊数目的限制,会留下瘢痕,而且治疗成本很高。有关雄激素性秃发的治疗,迄今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针对患者的年龄、脱发的分级、分型、分期综合考虑,各类患者均可采用联合疗法。未来研究方向是将中医疗法与现代医学疗法相结合治疗雄激素性秃发,弥补现代医学疗法的不足之处及其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莹.滚针联合米诺地尔酊治疗男性雄激素性秃发的毛发镜下疗效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
 
  [2]刘维.陈达灿教授论治脂溢性脱发经验撷萃[J].中医药学刊,2004(1):10-11.
 
  [3]秦钊,魏跃钢.魏跃钢教授辨证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4,9(5):606-607+610.
 
  [4]杨君,秦英.吕仁和教授小方验治举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6):54-55.
 
  [5]王有贵.七宝美髯丹加减治疗脱发108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64-65.
 
  [6]张睿.加味二至丸联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治疗青年型男性脱发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7,21(12):2310-2314.
 
  [7]任芳,魏跃钢,邓德权,等.复方侧柏颗粒治疗雄激素性脱发64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3):356-357.
 
  [8]郑永平,陈高飞,王海棠.生发饮联合生发灵酊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52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3):426-427.
 
  [9]黄洪坤.自拟乌柏芎芷生发汤治疗脱发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8):713-715.
 
  [10]徐光耀,李萍,杨新伟.朱松毅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0):1865-1867.
 
  [11]李浩慧,朱培成,李红毅等.国医大师禤国维辨治脂溢性脱发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5):393-395.
 
  [12]杨伟群.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脂溢性脱发12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7(12):13-14.
 
  [13]蒋丽霞,李思念,张娜.梅花针叩刺与西药结合治疗男性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4):498-501.
 
  [14]张雪松,周冬梅.祛湿健发汤联合梅花针扣刺治疗脾虚湿滞型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5):126-129.
 
  [15]高建英,杨阳,刘海金,等.埋线配合艾灸及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4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10):55-57.
 
  [16]刘国,贺顺田,王永红.耳穴埋豆结合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秃发肝肾不足型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58-60.
 
  [17]刘志丹,吉晓雨,彭志永,等.梅花针、滚针、复方红花酊外涂对脱毛小鼠毛发再生长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7):70-74,91.
 
  [18]项晶,边晓东.施氏温针配合中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5):544-547.
 
  [19]钟玲玲,杨玉峰,黄艳红,等.复方侧柏叶溶液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3):349-352.
 
  [20]侯雨禾.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新通信,2019,21(12):150-15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1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