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07 15:02: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A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再入院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自护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再入院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CSQ积极应对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SCSQ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后自护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老年AMI患者SF-36评分、自护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改善SCSQ评分,以及降低再入院率和HAMA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生命质量,自护质量,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仍存在复发风险[1]。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可为出院后患者提供延伸性的护理服务[2]。本文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A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AMI诊断标准[3],急诊转住院后病情稳定;年龄>60岁。排除标准:有心脏手术史;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合并精神疾病;研究过程中死亡或退出研究。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18120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3~71岁,平均(67.00±2.50)岁。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2~71岁,平均(66.50±3.0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以及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电话随访,1次/月)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1)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本科室护士长1名与护士5名组成,护士长为组长,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后,用自制相关知识问卷考核,组员均达标(问卷评分>60分)。(2)建立微信群。邀请患者及家属进群,群内护士于每日19:00—20:00在线解答护理相关疑问;邀请进群时,鼓励患者及家属在群内踊跃发言,列举康复病例,交流康复经验,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护士每周于群内推送AMI护理相关知识。(3)建立1个工作微信,添加患者或其家属的好友。由笔者负责登录,负责于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在常规护理的间隙,解答患者或家属不方便或不想于群里探讨的护理问题。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后6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因AMI再入院率。(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HAMA评分总分<7分为没有焦虑症状;7分≤HAMA总分<14分为可能有焦虑;14分≤HAMA总分<21分为肯定有焦虑;21分≤HAMA总分<29分为明显焦虑;HAMA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该量表分为积极应对(0~36分)和消极应对(0~24分)共2个维度,积极应对评分越高,提示患者遇见应激事件,更易以积极应对的方式处理;消极应对评分越高,提示患者遇见应激事件,更易以消极应对的方式处理。(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SF-36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精力、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共8个维度,各维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5)比较两组出院后居家期间自护质量评分。采用自制量表评估,包含患者出院后的再入院情况、康复锻炼、用药依从性、饮食情况,各维度总分均为25分,量表满分100分,护理质量与分数呈正比。(6)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评估。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评估,满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再入院率比较研究组再入院率为5.0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
 
  2.2两组护理前后HAMA、SCSQ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HAMA、SCSQ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CSQ积极应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HAMA评分、SCSQ消极应对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出院后居家期间自护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出院后自护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AMI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出院后患者处于康复期,提高康复期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4]。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远期预后[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再入院率、HAMA评分、SCSQ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CSQ积极应对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出院后自护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通过建立微信群、添加微信好友等途径,为患者提供住院护理的延伸服务,有利于及时解决患者自护过程中遇见的护理问题,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增加护患间的沟通。
 
  综上所述,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老年AMI患者SF-36评分、自护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改善SCSQ评分,以及降低再入院率和HAMA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孙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调查及其预防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8):30-32.
 
  [2]王阳,刘彩霞.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104-106.
 
  [3]陈可冀,张敏州,霍勇.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6):641-645.
 
  [4]王欲清,李紫梦,马宏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11):817-822.
 
  [5]李敏,臧舒婷,邹琦.“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2):219-22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0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