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医学检验专业在当前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以本次临床基础检验实验教学工作为突破口,致力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的教育特色,特别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此举旨在探索一种更适合当前教育情境和社会背景的教学模式,以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同时,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对现代化高科技的适应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环境,逐步取代传统的常规操作模式,以期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素质教育,改革
0引言
临床基础检验作为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中的一门至关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广泛且深入,涵盖了血液检验、尿检验以及分泌物检验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该课程着重于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血液样本的收集与血象检测,尿液样本的采集与尿液检查,以及分泌物的采集与检查等技术操作。此外,还涉及对体腔液进行复查与检查。这些教学内容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医学检验基础,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1]。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需要结合实验室实际工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解决临床问题的工具。这门课采取了以实验为基础,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方法。
理论和实践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组成结构,其中实践教育主要以实验教学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在教学方式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此方面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尤其是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和引导。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2]。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应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临床实践,更要注重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实验室设备、药品的使用以及操作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加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初步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或诊断技术的训练。实验教学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各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一般都设有实验课。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实验课教学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能训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改进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医学检验实验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检验学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掌握检验学诊断方法及技术。然而,值得重视的是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根据对当前教学规划与执行情况的深入分析,发现临床检验与实验教学的内容被不当地割裂,这种分离状态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估构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4]。
1构建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
(1)改变教育行为,在教学工作中,应以教育思想为指导,而观念的转变则是实现此目标的前提。同时,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持续贯穿于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之中,成为推动教学进步的重要因素。只有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才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从而推动学校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5]。更新教育观,教改实践为本,为先,是践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前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
(2)在医学检验教学的传统习惯中,教学方案主要以重视手工操作为三大重要常规基础,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基本的系统要求,尤其是在基本的医学基础学习及技能掌握方面达标率不高,对当下医疗现状对医学检验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因此,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是目前教育教学的首要重任。大量教育界同仁和研究者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及教育改革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调研,分析和总结了以现下教育背景为适应基础的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旨在加强提高和进一步优化医学检验学生在基础技能与仪器操作方面的技能水平与理论基础相结合,更好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医疗需求。此方面的改革思想和规划思路主要针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教学大纲有更为完善的结构和纲领稳健性,教学模式全面贯彻创新思想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学以致用严格融入教学模式中,做到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让新技术同步融入其中,也是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大纲[6]。
(3)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正之后,形成了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基础实践操作水平。改革的内容创建了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对于锻炼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均具有良好的作用,还能够扩展学生们的视野,使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得到提升[7]。
2以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平台的构建
2.1现状分析
首先,目前市场中针对教学和实验观摩应用的VCD光盘、幻灯片之类已经很多,但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在某些专业领域中,如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也无法进行。其次,出于资金和某些客观方面上的考虑,不能买到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多种型号现代化仪器进行教学。最后,部分试验因标本来源较难,实验室不容易进行,比如问题的提出方面。
2.2有效策略
(1)为了深化医学检验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数字化技术正日益融入教学内容之中。然而,在医学教育领域,教学人员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上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数字化程序脚本制作方面,存在的困难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当前实验室在仪器和设备的教学配备上已相对完善,但所教授的内容往往局限于较为基础和简单的型号。②针对当前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且技术先进的设备操作及仪器使用原理知识,仍存在诸多未知领域亟待探索和学习。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学人员的数字化技术培训,提升其在数字化程序脚本制作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检验教学的需求。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先进的检测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呢?同时结合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自制相应设备教学光盘,解决了部分教师在做上述实验课时不能用这些新仪器的困难。
(2)拍摄采血规范化,这方面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①毛细管的使用;②制作血涂片;③显微镜的操作、维护和注意事项;④数字化技术结合;⑤时间操作;⑥空白对照品的选择。医学检验实验老师及相关专业专家在开展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字化设备抓取实物标本进行图片、视频及音频展示,把基础操作、技能训练、仪器使用、设备要领等通过科学、精确、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对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和理解的反应过程、形态特征以及色泽变化等复杂内容,学生可通过上述途径获得更为形象且全面的专业知识,从而有助于他们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习者的信息视野,增强其对专业领域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对于培养符合现代化医疗专业发展需求的医学检验高素质全面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也为推动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9-10]。
3建立良好的中外医学检验交流语言基础
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且非常迫切,要求社会人才要对本专业知识进行精确地掌握,并具备一定外文语言基础。双语专业是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医学检验专业中,医学英语教学工作开展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促使临床研究中,医学检验专业方面全球化新技术、新技能等具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而且以语言基础为后备,是专业相关国际交流能力随之提高的重要保证,因此认为这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需求更高,对教育教学也是一种实力的挑战。结合本实验教学情况和教学大纲内容,我校对于实验课讲解的英语教材进行了编写,同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用双语进行实验讲解[11-12]。开展的形式是小班上课,这样学生们的数量较少,能够满足学生们差异化发展的需求,及时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课下,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参考专业性的英语辅导资料来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开始自觉地采取双语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13]。
基于当前现实,我们主张双语教学应循序渐进,理论课教学如果用英语进行整章的教学,同学们也许还是不太容易接受,应该主要突出专业词汇的学习。在专业课中使用汉语授课也可以达到一定效果。实验课试行双语教学,除了互动好学的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学专业外语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弥补理论课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14]。同时,也会促进教师在课堂上语言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他们能够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这对于同学们以后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第一手资料,培育思维开辟创新人才不失为良策。
4构建良好的互动式教学平台
通过对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探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4.1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自编检验实验数据用于临床病例辅导教材,教学实践环节有机融入典型病例,同学们先结合案例出示思考题,联系所学专业知识;使用图书馆及互联网的有关数据,让学生们自己去剖析问题,或者是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交流。通过对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后再反馈给老师,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归纳与总结,并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精准解答。同时,将此次剖析实验数据作为教学资源,有效运用于临床病例的互动式教学之中,旨在引导学生由原先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摄取知识。此举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2选择竞赛的方式针对专业知识教学
课堂气氛对教学过程十分重要,专业知识竞赛可以融合到课堂气氛影响中,积极的专业知识竞赛可以有效反映教学问题,这对提高课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理论课授课内容基础上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竞赛活动形式—“形态”技能大赛,通过笔试、操作比赛及答辩等环节使学员掌握该知识点,达到预期目的。竞赛内容主要是针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核小组由3~5名专业导师组成,考核过程中现场打分,针对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师现场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点评,作为本场考核结果,分数和奖品现场发放[15]。
4.3制定“一对一”技能考核机制
实验考核设计从理论和基础实践两方面入手,理论考核以形态学知识为主,基础实践则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技能考核监督人员配置采用一对一的考核方式,每位学生在相应的老师监督下完成实验操作,现场打分,并总结存在的问题,组成一对一应答和分析小组就存在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和互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银琼,肖怀芳,周培培,等.微信视频教学在消化内镜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4):492-496.
[2]刘建明.乡土文化背景下以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训练为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索——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0,41(8):242-242.
[3]易艳军,蒋显勇,袁才佳,等.《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6):860-862.
[4]岑啸,李中杰,张莉,等.改良案例教学法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7):2612-2614.
[5]孔凡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4):110-111.
[6]王艺涵.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审美力量[J].中国教育学刊,2020(3):104.
[7]隋牧蓉张志静.论“五人”教育工作目标的价值基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8):10-13.
[8]刘少壮,高春艳,董卫军,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精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6):652-654.
[9]梁骑,李英,张金花,等.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10):1574-1576.
[10]郑文芝,董素芳,李永莉,等.《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联合传统教学法的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1):113-116.
[11]臧瑞娟.理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改革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后插8.
[12]韩雪,姚茂琳,王祺,等.案例引导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10):766-769.
[13]张雪燕,姚海燕,郝春燕,等.浅谈PBL+CBL的教学方法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20,40(2):309-312.
[14]王丽华,况宇,秦维超.高自动化实验室检验实习生带教模式与实践[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5):716-718.
[15]魏璐,沈理,高艳虹.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1):34-3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