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84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分别予以美沙拉嗪、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沙拉嗪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Geboe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Mayo评分更低,Geboes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IL-6、IL-10和PLT水平低于对照组,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愈合,减轻炎症反应。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复方谷氨酰胺,炎症反应,血小板计数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以结肠黏膜溃疡、糜烂等为特征,以腹痛、间断性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病情常迁延反复,难以治愈,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1]。UC的发病机制尚未获得完全阐明,认为与免疫、遗传、肠道菌群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药物治疗是UC的主要干预手段,其中美沙拉嗪作为临床常用药,能够通过抑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形成,对肠黏膜炎症产生缓解作用,改善患者症状,但其效果不稳定,且停药后易出现复发[2]。复方谷氨酰胺作为一种胃肠黏膜药,有着调节免疫、减轻机体应激的作用,且研究[3]发现,其可通过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而使得肠黏膜损伤得到缓解。既往研究中,复方谷氨酰胺在多种胃肠疾病中表现出良好治疗作用[4-5],但关于其在UC治疗中的研究尚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UC患者在美沙拉嗪治疗基础上联用复方谷氨酰胺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84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89±6.1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2.89±3.14)kg/m2;平均病程(9.20±2.75)月;发病部位:左半结肠24例,直乙状结肠11例,全结肠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25±5.37)岁;平均BMI(23.41±3.56)kg/m2;平均病程(9.42±2.87)月;发病部位:左半结肠21例,直乙状结肠13例,全结肠6例。纳入标准:(1)满足指南[6]中关于UC诊断标准;(2)年龄介于18~70岁;(3)无精神障碍,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感染性肠炎,(2)伴有消化道出血,(3)伴严重血液系统疾病,(4)孕妇或哺乳期,(5)恶性肿瘤,(6)既往有下消化道手术史,(7)合并严重感染,(8)对本试验用药过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生产厂家为Dr.Falk Pharma GmbH)治疗,1 g/次,4次/d,口服。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另予以复方谷氨酰胶囊(生产厂家为地奥集团成都药业),开始时剂量为1 g/次,3次/d,2周后剂量调整为0.5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病情评分:使用Mayo评分[7]评估患者病情,评分包括排便次数(0~3分)、便血状况(0~3分)和内镜表现(0~3分)等,得分越高,意味患者疾病活动度越高,病情越重。此外,使用Geboes评分[8]对患者肠镜病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肠黏膜健康越差。两项指标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进行1次评定。(2)生活质量:使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作为评定工具,该量表得分为35~140分,患者获得数值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进行1次评定。(3)炎症因子:对患者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抽取4 mL,经离心(3 000 r/min)处理,将得到的血清置于-80℃条件储存。进行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使用免疫比浊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白细胞介素-6(IL-6)的检测,并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进行1次测定。(4)血小板参数: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5)不良反应: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疗效评价依据文献[6]拟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腹痛、腹泻等)基本消失,肠镜检查提示肠黏膜健康,定义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肠镜检查提示肠黏膜仍存在轻度炎症表现,定义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无好转,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未见好转,定义为无效。合计每组总有效(显效+有效)例数,对每组总有效率进行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病情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均出现显著下降,SF-36评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yo评分更低,Geboes指数下降,SF-36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RP、IL-6水平下降显著,IL-10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RP、IL-6水平更低,IL-10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PLT和MPV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PLT显著下降,MPV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LT更低,MPV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UC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肠病,病程漫长、迁延难愈,对患者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美沙拉嗪作为UC治疗的常用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白三烯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控制炎症释放,而减轻肠道炎性损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报道[9]称,美沙拉嗪的靶点单一,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明显,故探寻新的治疗药物有着重要意义。
复方谷氨酰胺作为一种胃肠黏膜药,能够增加胃肠黏膜防御因子表达,促进胃肠损伤修复,加快溃疡愈合,在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等治疗中有着确切治疗作用[10-11]。谷氨酰胺(Gln)是复方谷氨酰胺的主要活性成分,动物实验表明,Gln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氧化应激,而对结肠炎发挥治疗作用[12]。Gln作为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对肠黏膜细胞有着重要保护作用,能够减轻应激反应所致的肠黏膜损伤。在UC病理过程中,Gln的合成量难以满足胃肠黏膜修复的需要,故予以Gln外源性补充对于UC的治疗有益。本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更低,SF-36评分更高,这表明美沙拉嗪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可提高UC治疗效果,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肠道溃疡修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复方谷氨酰胺中Gln能够通过转换成ATP等营养物质,为肠黏膜修复提供基础物质和能量;Gln有着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炎性损伤修复;此外,Gln还可增加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合成,使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减轻肠黏膜氧化损伤[13-14]。因此,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沙拉嗪可通过不同机制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对UC治疗效果。
炎症反应是UC的核心病理改变,是诱发溃疡及导致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15]。CRP是典型的炎症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炎症水平;IL-6是常见的促炎因子,其表达上调可使得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增强中性粒细胞浸润,进而促使肠黏膜损伤[16];IL-10是一种抗炎因子,在UC患者中表达明显下调[17]。本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CRP、IL-6和IL-10水平显著下降,这提示在美沙拉嗪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可更好地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道炎症。PLT不仅能够促进血栓形成,还可诱导炎症反应,其表达增高也会使机体炎症反应加重,能够提示病情;MPV水平也与UC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其表达越低,患者病情越重[18]。此外,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美沙拉嗪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综上,在美沙拉嗪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UC,可更好地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肠道损伤,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但本研究中样本量较小,今后仍需更大样本量来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BURISCH J,LOPHAVEN S,MUNKHOLM P,et al.Surgery,cancer and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diagnosed 1962-1987 and followed until 2017 in a Danish population-based inception cohort[J].Alimentary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21,55(3):339-349.
[2]李建升,姜川,郭林,等.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6):781-785.
[3]赖永森,向绍蓉.谷氨酰胺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大鼠肠损伤[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28(6):508-512.
[4]郁海燕,熊文坚,孙奕飞,等.二联益生菌辅助复方谷氨酰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5):1641-1644.
[5]于海涛,苑刚,柯浩然,等.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炎症性肠病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西部医学,2023,35(4):512-518.
[6]张玉洁,梁洁,吴开春.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溃疡性结肠炎部分解读[J].中华消化杂志,2018,38(5):312-314.
[7]IKEYA K,HANAI H,SUGIMOTO K,et al.The ulcerative colitis endoscopic indexof severity more accurately reflects clinical outcomes and long-term prognosis than the mayo endoscopic score[J].Crohns Colitis,2016,10(3):286-295.
[8]GEBOES K,RIDDELL R,OST A,et al.A reproducible grading scale for histological assessment of inflamma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J].Gut,2000,47(3):404-409.
[9]杨晓庆,张俊,黄振,等.香连化滞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9):2044-2048.
[10]许迪,李丽,祁月英,等.复方谷氨酰胺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1):24-27 33.
[11]林山锑,程聪,雷丽萍,等.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3):4489-4493.
[12]陈志国,魏海梁,闫曙光,等.谷氨酰胺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营养学报,2022,12(6):577-585.
[13]喻伟,李丽.谷氨酰胺对脂多糖诱导结肠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10):1074-1077.
[14]彭洁,曹猛,孙慕涵,等.谷氨酰胺代谢在机体免疫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23,35(3):231-235.
[15]朱莘莘,冯砅锦,吴维,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固有层内炎症细胞比例预测黏膜组织学愈合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4):265-271.
[16]赵昌东,赵红艳,柯希权,等.焦虑与抑郁心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34-239.
[17]冯锦山,王士群,陈平湖,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0、IL-13和IL-17水平与湿热证关系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261-1262.
[18]钱佶,董时洁,陈国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1):72-7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