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刮痧联合艾灸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9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中药刮痧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刮痧联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稠度、红细胞比容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观察组治疗后QOL-BRI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刮痧联合艾灸对脑梗死恢复期的康复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中药刮痧,艾灸,康复效果,生活质量
0引言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危急重症,由局部脑血管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所致,局部脑细胞损伤及坏死,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本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病残率仍居高不下,成为治疗的难点[2]。目前,临床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仍缺乏特效手段,通过康复训练配合综合药物治疗仍是首选方法,但效果不一[3]。中医认为,本病恢复期机体气虚血瘀,气血运行不畅,无以荣养脑髓,出现肢体偏瘫、言语不利等症状。此时,邪气未祛,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虚弱,治疗当以调和气血、活血化瘀、补益脏腑虚损为主[4]。本研究分析中药刮痧联合艾灸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9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为(63.21±10.94)岁;病程为14~45d,平均为(36.23±9.45)d。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42~79岁,平均为(63.57±10.46)岁;病程为14~42d,平均为(36.57±9.26)d。对比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5]中的诊断标准;②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现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③遗留不同程度肢体偏瘫;④病程在3个月以内。排除标准:①脑梗死病情不稳定、大面积脑梗死;②严重皮肤感染、血液系统疾病;③合并精神或认知障碍;④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并配以康复训练。对照组使用中药刮痧治疗,患者俯卧,暴露背部,在艾灸杯中插入艾条点燃,待杯口温热后开始刮痧,在背部涂抹适量刮痧油,刮拭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再刮拭偏瘫肢体的手三阳经及手三阴经,点揉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位,以透痧为佳,确保患者可耐受,结束后可适当饮用温水,6h内不得洗澡,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6]。
观察组使用中药刮痧联合艾灸治疗。刮痧前先取大椎、风池、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承山、委中等穴位艾灸,点燃艾条,15min/次,1次/d,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分率判定疗效。NIHSS评分减分率≥90%、46%~89%、18%~45%、<18%分别对应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7]。
1.4观察指标
①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mL,用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②根据生存质量量表(QOL-BRI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26个条目,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稠度、红细胞比容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QOL-BRIEF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QOL-BRI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脑梗死恢复期是减轻病残程度、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理机能的关键时期。中医认为,此时脏腑功能虚弱,阴阳失调,而瘀血仍阻滞脑络,羁留不去,临床辨证多属气虚血瘀证。若邪气、瘀血羁留在骨节、筋脉中,则关节屈伸不利、肌肤麻木,发为拘急。同时,瘀血阻滞经脉,无以濡养筋骨,致肢体疼痛。因此,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为主。
中医外治在本病的治疗中独具特色,刮痧是常用方法之一,可将皮肤、腠理间的病邪驱除出体外,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作用。本研究采用中药刮痧,以艾条温热之力行温通刮痧,能充分发挥温热、推拿、刮痧的作用,艾条能发挥温热、温补之效,补益脏腑虚损,避免患者体质过虚而无法耐受刮痧或刮痧泻法太过等出现头晕不适,从而有效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气血对脑络、肢节的荣养,改善肢体功能[8]。艾灸也是重要的中医外治方法,运用艾条对相应穴位施灸,不仅能刺激经络、激发经气,而且能平衡阴阳、补益脏腑。与常规针灸相比,艾灸在温补方面的作用更强,能有效补益脏腑,温通经脉,也避免了针刺因疼痛刺激造成的肌肉痉挛。现代研究显示,艾灸可发挥热辐射-远红外辐射作用,其温热之力直接渗入皮下深层组织,经毛细血管网进入血液循环,为损伤细胞提供修复能量,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同时,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强肌肉收缩力,提高肌力。刮痧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及微循环,增加对组织细胞的营养,促进损伤神经细胞的修复,达到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作用。
本研究,观察组康复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药刮痧联合艾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良好效果,能有效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对脑髓、肢节的濡养,提高肢体功能。当刮痧和艾灸联合应用时,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刮痧的活血化瘀和艾灸的温补元气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瘀和气虚状态。此外,刮痧和艾灸都能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进一步滋养筋骨肌肉,确保气血的通畅性,从而加速肢体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中药刮痧联合艾灸对脑梗死恢复期的康复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海楠.循经刮痧拔罐艾灸联合中药贴敷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3):152-153.
[2]陈岚榕,王林林,陈松,等.艾灸曲池、合谷穴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恢复疗效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5652-5655.
[3]宫政,李菲,陈松美,等.艾灸督脉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7(2):35-40.
[4]陈晓帆,郭育君,侯超,等.通痹活络汤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法及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2,43(9):1196-1199.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405-412.
[6]朱小燕,朱小丹,傅娟,等.温通刮痧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上肢痉挛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55(6):37-41.
[7]叶群.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新中医,2022,54(9):203-207.
[8]程勇,刘云,何可.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肌痉挛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41(12):57-5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