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和CC趋化因子配体4(CCL4)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Vd、Vm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XCL1、CC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以及降低CXCL1和CCL4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依达拉奉,老年,急性脑梗死,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急性脑梗死(ACI)是局部脑组织的血供发生中断使部分神经组织处于缺血状况,进而导致神经功能缺失、脑部坏死[1-2]。阿替普酶为血栓溶解药,可与纤维蛋白结合,激活纤溶酶原,溶解梗塞部位血栓,降低血液黏度[3];依达拉奉是一种常用的脑保护剂,能抑制机体内的过氧化损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但单一用药疗效不佳,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4]。本文观察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CI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ACI的诊断标准[5];经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首次发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16分。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合并血液疾病。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ETH-2024-12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2~75岁,平均(68.76±2.4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平均(1.68±0.22)h。研究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1~76岁,平均(68.27±2.1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平均(1.67±0.17)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国药准字SJ20160054,20 mg)静脉溶栓治疗,取45 mg本品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匀,静脉推注10%,剩余90%静脉泵注,泵注时间1 h。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20 mL∶30 mg)治疗,取30 mg本品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匀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 min,早晚各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80%,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40%~80%,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为有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40%,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使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测定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C趋化因子配体4(CCL4)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3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CXCL1、CCL4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治疗前,两组Vs、Vd及Vm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Vd及Vm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CXCL1、CCL4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CXCL1、CCL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XCL1、CC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ACI致死、致残率均较高,需尽早清除血栓,增加病灶区域的血供,以保持脑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减轻神经缺损程度[6-7]。注射用阿替普酶是一种糖蛋白,能与纤维蛋白结合,激活纤溶酶原,开放脑血管,实现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显著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脑部的微循环[8-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Vs、Vd及Vm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依达拉奉为脂溶性脑保护剂,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缺血半暗带,清除自由基,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减小病变面积,调控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10-11]。已知CXCL-1、CXCL-4作为新型趋化因子,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二者水平可反映ACI病情严重程度[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CXCL1、CC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依达拉奉具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提高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抑制小胶质细胞神经毒性,控制缺血级联反应,联合阿替普酶可减轻脑缺血程度,进而减轻神经细胞与血管损伤,降低CXCL-1、CXCL-4水平[13-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依达拉奉用药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以及降低CXCL1和CCL4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参考文献
[1]于百洋,徐武.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LR、hs-CRP、CHI3L1水平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4,17(1):59-64.
[2]李耘,周洪飞.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海峡药学,2020,32(5):155-156.
[3]叶静,姜爱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12):1509-1513.
[4]张红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1,29(9):34-35.
[5]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7):2097-2101.
[6]郭文敏,郭喜玲,和红霞,等.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递质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内科,2020,15(2):156-158.
[7]Li B,Liu 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age segmentation und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 for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butyphthalid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Front Neurorobot,2021,15:719145.
[8]吕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1):112-113.
[9]Hu R,Guo Y,LinY,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harmazie,2021,76(2):109-113.
[10]冯瑞雪.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1):158-159.
[11]李隽静,宫淑杰,黄银辉,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5):7-8.
[12]位慧芳,张珍珍,曾芳,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XCL1、CCL4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8):1513-1516.
[13]刘平,王明飞.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9):104-105.
[14]贾国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112-11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