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胃肠炎的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10 14:44: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分析对胃肠炎患者实行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79例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89)。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病症好转时间、炎症因子指标及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病症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肠炎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藿香正气,胃肠炎,临床分析
 
  0引言
 
  胃肠炎在消化内科中极为常见,其诱发因素较多,如不良饮食、情绪紧绷、压力过大等,临床常见急性胃肠炎,多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1]。该疾病临床表现轻者会有呕吐、轻微恶心等症状,重者会出现吐出胆汁、血状物质,同时伴随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机体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营养不良等表现,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本文主要针对胃肠炎的治疗进行研究,通过对胃肠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分析具体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79例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89)。对照组:女33例,男57例;年龄为23~80岁,平均(48.16±5.84)岁;病程为1~15h,平均(7.96±1.74)h。观察组:女31例,男58例;年龄为24~81岁,平均(48.74±5.97)岁;病程为1~16h,平均(7.79±1.55)h。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
 
  纳入标准[3]:①临床相关检查完善并根据专科医师确诊为胃肠炎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用药无过敏、无禁忌的患者;③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④临床依从性高,能够配合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⑤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非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的患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传染疾病等;③意识不清、精神障碍的患者;④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或其他禁忌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51,规格0.1g/粒),0.1~0.2g/次,2次/d,根据患者病情最多增加至3次/d,连续使用药物1周。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山西旺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379,规格10g/袋)进行治疗。用法用量:10g/次,2~3次/d,连续使用药物1周。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病症缓解时间,包含恶心、发热、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等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
 
  ②比较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包含IL-2、IL-6、TNF-α;
 
  ③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的用药不良反应,包含头晕、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何分辨疾病症状与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以用药后15min左右出现的不良反应列为药物不良反应;
 
  ④采用本院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分数区间0~100,非常满意为91~100分,一般满意为70~90,不满意为0~69,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病症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各项病症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2.4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胃肠炎多为细菌、病毒感染所致,也可由于患者长期饮食作息不良而诱发,临床病症表现极为复杂,若不及时治疗可诱发患者出现脱水、全身中毒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有效的治疗能够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4]。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是胃肠炎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用药,其药物作用具有抗菌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着强大的抗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而达到抗菌作用。此外,该药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比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雷氏菌属、沙门氏菌属等,都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因此在针对胃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5]。目前针对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最终效果仍然不理想,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数据显示中医药物在针对胃肠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中医针对胃肠炎的辨证可分为脾胃虚弱型、寒湿痰盛型、肝脾不和型、气滞血瘀型、热毒侵袭型、腰肾虚弱型等,主要通过采用对症治疗以达到理想效果,而无论哪种中医辨证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均需对患者进行饮食生活上的调理,例如补益脾胃、疏肝理气。而藿香正气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其含有很多种中药成分,例如广藿香、白术、厚朴、紫苏叶、白芷、甘草、半夏等,可起到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对出现头痛、身重、胸闷、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该药用于胃肠炎中化湿降浊、升清散表,治疗胃肠炎效果良好,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能够得到应用。
 
  联合用药治疗方式主要为近年来诸多医师在临床治疗中逐步实施所得,如王培颖[6]的研究结果表示联合治疗效果明确,疗效显著,能够促进临床病症的缓解,加速患者病情康复,明确表示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其原因,联合用药主要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起到抗菌、广谱,改善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而藿香正气颗粒可调和脾胃,减少盐酸左氧氟沙星药效过重对肠胃造成的刺激性,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胃肠功能。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可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疗,从而减少临床病症反应,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均可得到缓解和改善,最终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同时在段佩佩等[7]的研究中,通过对胃肠炎患者实行单独采用诺氟沙星药物并联合藿香正气丸治疗进行分析,该联合用药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更高、用药效果更好。
 
  本次研究通过对肠胃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取单一治疗及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具体疗效,最终结果表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治疗临床病症缓解时间更短、患者炎性指标更优、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最终护理满意程度更高,明确联合治疗临床具体效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一致,证实研究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胃肠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对应症状,并改善炎症因子指标,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总体治疗满意程度,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洪刚.藿香正气胶囊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8):150-151.
 
  [2]于丹丹,廖星,谢雁鸣,等.藿香正气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4):2914-2925.
 
  [3]蒋淑美.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2):58-60.
 
  [4]李彬.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治疗胃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智慧健康,2022,8(36):68-70.
 
  [5]曹苗苗,门鹏,温剑,等.藿香正气口服制剂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循证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1,21(5):600-602,607.
 
  [6]王培颖.藿香正气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39例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5):1186-1187.
 
  [7]段佩佩,麦中娴,严海芳,等.藿香正气丸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2):171-17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7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