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清胰汤保留汤灌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病情程度[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肝素结合蛋白(HB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CTSI、APACHEⅡ评分及血清HBP、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清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确切,可加快症状缓解,降低MCTSI、APACHEⅡ评分和血清HBP、HMGB1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奥曲肽治疗。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清胰汤,奥曲肽,保留灌肠,肝素结合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急性胰腺炎是起病急骤、进展较快的一种急腹症,严重时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需尽早开展积极治疗。西医主要通过液体复苏、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但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存在全身性炎症反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不足[1-2]。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属“胰瘅”“脾心痛”“腹痛”等范畴,病因为湿热毒瘀互结于中焦,导致腑气不通,应以清热泻火、祛瘀解毒、利湿通腑为治则[3]。清胰汤中含有柴胡、黄芩、黄连、白芍等中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化瘀、通腑泻浊等功效,通过保留灌肠方式给药,可提高临床疗效[4]。本文观察加味清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5];中医诊断参照《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6]中瘀热(毒)互结证的诊断标准,主症为腹部刺痛、拒按,或有包块,皮青紫有瘀斑,发热烦躁,口干,大便燥结,小便短涩,舌红或有瘀斑,脉弦涩;首次发病;病程≤72 h;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入组前未接受治疗。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需手术治疗;伴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伴有免疫、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或哺乳期。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1~70岁,平均(54.28±8.31)岁;病程12~69 h,平均(38.62±9.75)h;病因分类:胆源性27例,高脂血症性12例,酒精性9例;病情程度:轻度16例,中度3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18~69岁,平均(53.49±8.22)岁;病程10~72 h,平均(39.57±9.41)h;病因分类:酒精性12例,高脂血症性10例,胆源性26例;病情程度:轻度15例,中度3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给予镇痛、解痉、抗感染、补液、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57,1 mL∶0.1 mg)治疗,0.1~0.2 mg/次,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泵注,泵注速度25μg/h,3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组方:北柴胡、木香、黄芩、枳实、炒白芍各15 g,黄连、大黄、姜厚朴、连翘、金银花、芒硝各10 g。1剂/d,水煎30 min后取药汁150 mL进行保留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将药汁(温度38~40℃)倒入灌肠袋内,悬挂在输液架上,液面高于肛门水平40~60 cm。以石蜡油润滑灌肠管前端,将其缓慢插入患者肛门15~20 cm,以10 mL/min速度注入药液,注完后改为平卧位,臀部垫高10 cm,保留1 h。2次/d,间隔时间不少于8 h。
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1.3观察指标(1)治疗7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7]。痊愈: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超声、CT检查显示胰腺正常,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著改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有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所好转,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评分。采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估胰腺炎症及坏死程度,总分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估病情危急程度,包含年龄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个维度,总分为0~71分,评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3)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复常(<135 U/L)时间。(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离心(转速3500 r/min、时间12 min、半径8 cm)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素结合蛋白(HB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CTSI、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CTSI、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血清淀粉酶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HBP、HMGB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BP、HMGB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多由胆石症、酗酒、高脂血症等导致,病理表现为腺泡细胞受损,导致胰酶对胰腺组织和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还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8]。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抑制胰酶分泌、胃肠减压、镇痛、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但由于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治疗后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9]。
中医将急性胰腺炎归于“胰瘅”“脾心痛”“腹痛”等范畴,认为其病因与饮食不节、酗酒、胆石等有关,导致脾胃受损,升降、传导失司,湿热内蕴于中焦而发病,应以清热泻火、祛瘀解毒、利湿通腑为治则[10]。清胰汤由大柴胡汤化裁而来,多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脾胃蕴热、腑实便结引发的急性胰腺炎[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MCTSI、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奥曲肽可抑制胰酶、胃酸分泌,促进胰腺自我修复,保护消化道黏膜。清胰汤中北柴胡可疏肝理气、解表退热;白芍缓中止痛、养血敛阴;黄芩、黄连均为苦寒之药,能解毒泻火、清热燥湿;大黄、芒硝泻热通腑、解毒凉血,可涤胃肠实热;木香可调中导滞、行气止痛;枳实、厚朴可破气消积、消除胀满;连翘、金银花可消肿散结、清热解毒[12]。全方共奏清热燥湿、解毒行瘀、通腑散痞之功效,通过保留灌肠方式给药,药物成分可直接由肠黏膜吸收,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了药物利用度,而且保留灌肠能刺激肠蠕动,起到导泻作用,加快腹痛、腹胀症状缓解[13]。中西医结合可标本兼治,保护胰腺功能,促进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BP、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HBP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多功能蛋白,可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发炎症反应;HMGB1作为一种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结合蛋白,在胰腺细胞受损时被释放至细胞外,可激活NF-κB通路,刺激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生成,增加纤溶酶原活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重胰腺损伤[14]。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清胰汤中多种药物成分具有抗炎作用,柴胡中所含皂苷成分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炎性因子生成,发挥抗炎活性[15];黄芩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保护胰腺细胞;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酚成分能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减轻胰腺损伤,蒽醌类成分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毒性物质排出[16];白芍总苷可发挥抗炎、抗氧化、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活性[17]。因此,加味清胰汤保留灌肠能提高抗炎效果,下调HBP、HMGB1的表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用加味清胰汤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加味清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确切,可加快症状缓解,降低MCTSI、APACHEⅡ评分和血清HBP、HMGB1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奥曲肽治疗。
参考文献
[1]李辉,贾文秀,李风华,等.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0,29(4):379-383.
[2]肖珊,江校辉,温揽月,等.综合干预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期间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9):1562-1565.
[3]吴珊珊,范铁兵.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2):370-372.
[4]李建洪,铁明慧,庞永诚,等.中医药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3):549-552.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7):730-739.
[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刘凤斌,胡玲,等.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4):1906-1913.
[7]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1):2052-2057.
[8]胥文瀚,夏志杨,张小明.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发生机制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胰腺病杂志,2023,23(2):146-149.
[9]马晓娟,张宗强,谢欣宇.奥曲肽结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J].兵团医学,2023,21(1):25-27.
[10]王志祥,陶相宜,李云华,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3,44(8):45-48.
[11]刘浩.针灸结合清胰汤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3,9(16):157-160.
[12]黄宽忠,邹会,刘文婷,等.清利通腑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22,44(8):8-11.
[13]万昌俭.柴胡清胰汤灌肠联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22,45(5):25-27.
[14]李瑞,张海蓉.生物学标志物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2):155-158.
[15]李艳凤,刘雅舒,李艳生.柴胡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22,37(5):186-192.
[16]张开弦,姚秋阳,吴发明,等.大黄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6):555-566.
[17]张燕丽,田园,付起凤,等.白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21,49(2):104-10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