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3+、CD8+、CD4+/CD8+)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BUN、Scr、β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3+、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可改善肾功能指标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病肾功能,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
终末期肾病为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肾小球滤过率(GFR)≤15 mL/min,5年生存率<35%[1-2]。透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该病治疗中,目前临床上的透析技术主要包括高通量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均可清除机体中的毒素,控制终末期肾病的发展[3]。本文比较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中终末期肾病相关诊断标准[4],且经超声、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等检查确诊;可接受透析治疗。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力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期接受激素、抗血小板治疗;合并恶性肿瘤。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9~62岁,平均(50.24±7.53)岁;病程5~10年,平均(7.46±1.02)年。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8~63岁,平均(50.17±7.40)岁;病程5~10年,平均(7.51±1.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仪器:德国Fresenius 408S血透机,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血流量为230~250 mL/min,透析器:聚砜膜14L、F15。以中心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痿等建立长期或临时血管通路,连接体外循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血管通路连接情况,查对机器治疗参数;血液透析完成后,依次关机液体平衡监护器、置换液泵及超滤泵,并进行回血操作,3次/周,4 h/次。治疗时间为6个月。
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仪器:Y型透析装置,透析液:1.5%~2.5%乳酸盐,2000 mL/袋,3~4次/d。局部麻醉,在机体腹正中线后左右旁作一1.5~2.0 cm切口,逐层分离腹壁肌膜,在膀胱直肠凹陷部放置透析管。指导患者进行腹膜平衡试验,随后开始腹膜透析。注射器将透析液注入腹膜腔,将透析管连接到腹膜透析袋上,打开透析管的夹子使透析液进入腹腔,透析液在腹腔内停留4~6 h,通过渗透压差进行废物的清除和水分的调节,透析结束后,将透析液从腹腔内抽出,拆除透析管和袋子,清洁腹部皮肤。治疗时间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半径为8 cm,离心10 min,分离上清液,利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通过肾脏核素扫描检测GFR。(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3+、CD8+、CD4+/CD8+水平。(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BUN、Scr、GFR、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β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CD4+、CD3+、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3+、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终末期肾病导致肾脏正常排泄功能受到影响,致使代谢废物与水分在机体内蓄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毒素蓄积、钙分布异常等[5-6]。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将机体中蓄积的毒素清除,促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恢复[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BUN、Scr、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工作原理主要为利用反超滤原理,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毒素,由于透析膜孔径相对较大,可一定程度提升透析膜的亲水性[9-10]。但通常治疗后6个月左右不会产生尿液,对机体的肾功能影响较大。腹膜透析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机体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腹膜交换达到溶质与水分交换的目的,且腹膜透析还能保留一定的残余肾功能,效果更佳。
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清除炎性因子的能力下降,且免疫功能减弱,导致机体TNF-α、IL-6、hs-CRP水平异常升高[11-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TNF-α、IL-6、hs-CRP、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高通量血液透析仅能清除机体内的中、大分子毒素,而腹膜透析除能清除小分子、中分子物质外,还能彻底清除炎性因子,纠正机体的内环境紊乱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13]。
本研究结果又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安全性相当。
综上所述,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可改善肾功能指标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捷,何华妮,吴伟,等.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对比[J].海军医学杂志,2023,44(2):141-145.
[2]禤晓燕,李杰峰,梁子安,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功能和IL-6、IL-8、TNF-α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5):347-350.
[3]杨彦平,李海燕,刘国.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6):77-80.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1):805-809.
[5]李杨,唐倩,艾利,等.急诊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Meta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1,21(6):447-454.
[6]曾颖,冯胜,姜林森,等.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40(9):749-753.
[7]刘琳娜,邓志良.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与甲状旁腺激素对比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21(6):542-544.
[8]程高飞,蔡香香.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钙磷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1,32(18):2341-2344.
[9]张席军,李红莉,陈延平,等.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生存率影响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1):76-79.
[10]刘爱英,冯国徵,孙秀丽.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0,23(1):57-61.
[11]鲁冰,任东升,陶雅非,等.维持性血液透析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钙磷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39(9):833-837.
[12]鲁乃宏,李晓蕾.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对腹膜透析不充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行性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5):760-762.
[13]傅巧,王筱霞.腹膜透析替代治疗对终末期肾脏病病人钙磷代谢、炎症因子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0,42(5):528-53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