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疼痛程度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22 10:49: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疼痛程度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接收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予以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分娩控制感[分娩控制量表(LAS)]、分娩方式、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L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产妇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产妇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可以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减轻其疼痛,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及分娩控制感,同时有助于提升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感染率。
 
  【关键词】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初产,妇产程,新生儿健康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分娩方式和助产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1]。传统的助产方法虽然成熟,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产妇个体的感受和需求,因此,寻求一种既能确保母婴安全,又能提升产妇分娩体验的护理方法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作为一种创新护理模式,能更好地适应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2]。分娩球是一种大型弹性球体,可以用于孕期运动和分娩过程中,能够帮助调整产妇的姿势,减轻腰背部压力,促进胎儿下降,从而缩短产程、减轻疼痛[3]。自由体位指的是允许产妇根据自身感受自由选择分娩时的姿势,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妇的舒适度,还有助于利用重力促进胎儿下降,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并发症[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疼痛程度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这种助产方法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疼痛,提升产妇满意度,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助产护理策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接收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55±2.2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56±1.02)周。观察组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51±2.2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54±1.0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初产妇;(2)生理、心理健康,孕期体检符合正常范围;(3)产妇已充分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孕期并发症,(2)多胎妊娠,(3)不良孕产史,(4)胎儿有严重畸形、宫内生长迟缓等,(5)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在孕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经苏州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助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产妇入院后,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产前评估,以确定母婴健康状况。在整个产程中,医护人员会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胎儿心率,确保母婴安全。产妇采取仰卧位,根据产妇的需要和状况,提供药物缓解疼痛。此外,医护人员会提供口头鼓励和支持,帮助产妇放松,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和缓解压力。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医学干预,如进行侧切或使用产钳等。分娩后,产妇接受身体恢复指导和新生儿护理教育。
 
  观察组产妇予以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产前教育与准备:在产妇入院后,进行详细的健康评估。通过一对一的教育会话,介绍分娩球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在分娩过程中改变体位以缓解疼痛和促进宝宝下降。同时,提供自由体位分娩的相关知识,包括不同体位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身体感受自主调整。(2)分娩球使用:产妇在进入活跃分娩期时开始使用分娩球。医护人员会指导产妇如何坐、靠或躺在球上,以减轻腰背部疼痛,同时也可帮助其调整胎位。产妇被鼓励根据舒适度和效果频繁变换姿势,每1~2 h至少更换1次体位。(3)鼓励自由体位: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鼓励产妇根据个人舒适度和偏好,选择站立、蹲坐、行走或任何其他非限制性的体位。医护人员每0.5~1.0 h观察1次产妇的体位调整,以确保安全,同时评估效果。(4)疼痛管理:除了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外,还提供其他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温水浴。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每2~4 h评估1次疼痛,并根据需要调整疼痛管理计划。(5)情绪支持和鼓励:医护人员提供持续的情绪支持,包括鼓励、安慰和倾听。此外,每隔1 h至少提供1次积极的反馈,强调产妇的努力和进展,增强其自信心和控制感。(6)分娩过程监测:严格监测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包括每0.5~1.0 h监测1次胎心率和产妇生命体征以及观察胎儿下降和宫缩的情况。(7)分娩后护理:分娩结束,立即进行新生儿初步评估和产后身体恢复指导。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产后护理建议,包括身体恢复、母乳喂养支持和情绪调节等。
 
  1.3观察指标
 
  (1)产程:记录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持续时间。
 
  (2)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记录产后出血量。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5]评估疼痛程度,范围为0(无疼痛)~10分(最严重的疼痛)。
 
  (3)分娩控制感、分娩方式:使用分娩控制量表(LAS)[6]观察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控制感,产妇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完成29个条目的自评,每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1分为非常不同意、7分为非常同意。分值29~203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感受到的控制感越强。同时记录自然分娩产妇例数。
 
  (4)应对方式:入组时及分娩前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7]评估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CP)12项和消极应对(CN)8项。每项评分0~3分,其中积极应对得分越高、消极应对得分越低,表示产妇的应对策略越有效。
 
  (5)新生儿健康:评估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Apgar评分。Apgar评分[8]:评估新生儿出生1 min时的生理状况,包括皮肤颜色、心率、反射、肌张力和呼吸五项,每项0~2分,共1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程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分娩控制感、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LAS评分及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产妇应对方式比较
 
  入组时,两组产妇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产妇CP评分高于对照组,C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2.4两组新生儿健康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在当今医疗护理领域,分娩方式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妇产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分娩方法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分娩的安全性,但在满足个体化需求、减轻疼痛、提高产妇控制感等方面存在局限性[9]。长时间的分娩过程、高强度的疼痛和对分娩缺乏控制感,可能导致产后应激反应,甚至影响母婴情感的建立和母乳喂养的实施[10]。因此,探索更加人性化、有效的分娩护理方法,以提高产妇的分娩体验和新生儿健康水平,已成为现代助产护理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助产护理模式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重视。分娩球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能够帮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自由地改变体位,不仅可以减轻疼痛感,还有助于调整胎儿位置,促进分娩进程[11-13]。而自由体位助产则提供了更多的体位选择,使产妇能够根据自己的舒适度和分娩进程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姿势,从而增强产妇的自主性和控制感,减少焦虑和疼痛,提高分娩的满意度[14]。这种结合使用的护理方式,旨在通过支持产妇的自然生理过程,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有效的分娩体验。此外,分娩方式的改变不仅影响产妇,也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15]。适当的体位调整和分娩过程的优化能够减少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的风险,提高Apgar评分,为新生儿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起步[16]。因此,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助产护理不仅是对产妇的一种关怀,也是对新生儿健康的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缩短整个分娩过程有显著效果,这一结果与王保红[17]的研究相符。分析其原因为,分娩球的使用帮助产妇更有效地进行下蹲或半蹲等体位变化,有助于利用重力促进胎儿下降,加快宫颈扩张,从而缩短第一产程;同时,自由体位使产妇能够根据身体的舒适度自主调整体位,有利于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焦虑和疼痛,提高宫缩效率,缩短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LAS评分及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助产护理可降低疼痛程度,提升分娩控制感。产后出血量减少可能与有效的体位变换有关,体位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定位胎儿和更顺利地娩出胎儿,减少了产道损伤的可能性;疼痛程度的减轻可能是由于体位的自主调整使产妇感到更舒适,同时分娩球的使用减轻了身体压力;分娩控制感的增强和自然分娩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产妇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调整体位,增强了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姚维银等[18]研究也指出,采用自由体位和辅助工具如分娩球可显著降低产中出血量并改善分娩体验。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娩前,观察组产妇CP评分高于对照组,CN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在经过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后,产妇在面对分娩时采取了更多积极的应对策略,减少了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增加可能与产妇感受到的控制感增强有关,因为当产妇感到自己能够控制分娩过程时,她们更倾向于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同时,减少的疼痛感和更短的产程也可能直接减轻了产妇的心理压力。陈宝琼等[19]研究发现提供个性化的分娩护理和增强产妇控制感可以有效提升产妇的积极应对方式。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不仅对产妇有益,对新生儿的健康也有正面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改善可能与产程的缩短和母体疼痛的减轻有关,因为更短的产程和较轻的疼痛可以减少对胎儿的压力,减少胎儿窒息和感染的风险。此外,较高的Apgar评分表明新生儿在出生后的整体生理状态更佳,与郑文惠[20]的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助产护理能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降低产中出血量,并提升分娩控制感与新生儿健康状况。然而,本研究仍存在局限,如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未来研究需扩大样本量,探讨不同背景下产妇的反应,以进一步验证这一助产方法的效果,并完善其应用于临床实践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欧阳平,沈凌庆,曹英英.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联合分娩镇痛仪对初产妇产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3):561-565.
 
  [2]滕磊,厉丹丹,庄钰.责任制助产护理联合体位干预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8):158-160.
 
  [3]王桂荣,王飞飞.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控制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7,41(11):1136-1138.
 
  [4]夏敏艳,徐兵,张梦洁.正念减压疗法结合助产士全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6):91-93.
 
  [5]林丽丽,王蕾茜,王丹,等.分娩球联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NRS评分、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3):5366-5368.
 
  [6]王文仪,崔蕾,刘智慧.初产妇无痛分娩第二产程中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2):288-290.
 
  [7]张莉,张璐,郭芳,等.聚焦式护理对存在产前焦虑抑郁的初产妇干预效果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1126-1129,1147.
 
  [8]刘凯,赵慧敏,郭慧君.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分娩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9):104-106.
 
  [9]成金焕,郭晓燕.产时体位护理与责任制助产联合应用对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2):1398-1399.
 
  [10]胡顺平.助产士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106-107.
 
  [11]曾媛媛,曹静.孕期体质量管理联合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降低初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难产及剖宫产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10):1647-1648.
 
  [12]梁全英,黎法文,宋思思,等.心理弹性支持结合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结局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5):677-680.
 
  [13]郭颖,张艳华,王晓娟.无隙衔接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22,44(16):2556-2558.
 
  [14]于长莉,吴海珍.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配合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129-132.
 
  [15]黄丽珍,谭海青,黄玉莲,等.分娩球联合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增刊1):280-281.
 
  [16]林岸芸,萧玉莹,刘会云.分娩球合并滚轮按摩器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8(4):89-91,98.
 
  [17]王保红.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9):1483-1484.
 
  [18]姚维银,黄欢,王双.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937-3940.
 
  [19]陈宝琼,杨杏娟,黄育霞,等.AIDET沟通模式联合助产士产前服务对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2):111-113.
 
  [20]郑文惠.柔性护理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中的应用及对新生儿出生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5):316-31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8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