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站 -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采供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10-11 09:38: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观察“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采供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血站于2022年1月建立并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选取2021年1—12月10名血站工作人员、100名献血者以及2022年1—12月10名血站工作人员、10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血站采供血量,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采供血差错发生率,以及采供血血液合格率。结果: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血站采血总量增长11.26%,供血总量增长12.76%,单采血小板增长28.49%,红细胞增长9.62%,血浆增长12.41%,冷沉淀增长1.05%;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血站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采供血差错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采供血血液合格率为100.0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用于采供血质量管理中可提高血站采供血量、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评分、工作人员操作技能评分、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和血液合格率,降低采供血差错发生率。
 
  【关键词】“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供血,质量管理,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献血满意度,差错发生率
 
  采供血过程中任一环节发生差错均会影响血液质量,因此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保障血液质量,至关重要[1-2]。已知“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确保血液信息得到精细化、实时化管理,从而提高用血安全性[3]。本文观察“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采供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血站于2022年1月建立并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选取2021年1—12月10名血站工作人员、100名献血者以及2022年1—12月10名血站工作人员、10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年龄≥18岁。排除标准:不识字,无法配合研究。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10名工作人员中,男6名,女4名;年龄27~39岁,平均(33.89±3.92)岁;学历:专科1名,本科7名,研究生2名;婚姻状况:已婚8名,其他2名;于血站工作时间4~18年,平均(8.92±3.11)年;用工类型:在编5名,聘任制3名,合同制2名。100名献血者中,男54名,女46名;年龄23~45岁,平均(37.37±4.8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名,高中或中专29名,大专及以上60名。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10名工作人员中,男6名,女4名;年龄27~39岁,平均(33.89±3.92)岁;学历:专科1名,本科7名,研究生2名;婚姻状况:已婚8名,其他2名;于血站工作时间4~18年,平均(8.92±3.11)年;用工类型:在编5名,聘任制3名,合同制2名。100名献血者中,男56名,女44名;年龄21~47岁,平均(37.93±4.9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名,高中或中专31名,大专及以上57名。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工作人员、献血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血站于2022年1月建立并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1)建立管理系统。调查医院输血科与血站工作人员,掌握与了解全市的血液供应量、临床用血需求、成分血的供应现状,借鉴国内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经验,建立符合我市用血实情的“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2)“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与硬件配置:血站部分软硬件包括联网血站端的硬件设备、服务器,输血科、血站的软件系统;输血科的软硬件包括输血科软件系统、输血科联网血站端硬件设备、输血科服务器、标签打印机、扫码枪、工作电脑、发血单。(3)培训操作:在系统启用前,对血站工作人员、输血科负责人等进行培训,讲述“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知识,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等,如库存不足的预警提醒、血液信息的追溯、血液预约、血液调配等。工作人员在掌握“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知识后,熟练运用此管理系统开展日常工作。
 
  1.3观察指标   (1)观察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血站采供血量。(2)比较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血站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血站每年定期考核,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工作人员采供血理论、操作技能越强。(3)比较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采用自拟量表评估,内容包括献血前健康教育、血型检查、心理疏导、不良反应,各项目满分25分,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4)比较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采供血差错发生率。(5)比较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采供血血液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血站采供血量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血站采血总量增长11.26%,供血总量增长12.76%。见表1。

\
 
  2.2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血站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比较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血站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和采供血差错发生率比较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采供血差错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前后采供血血液合格率比较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采供血血液合格率为100.00%(100/100),高于实施前的95.00%(9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
 
\
 
  3讨论
 
  血站在进行血液采集、检测、分离制备、储存等工作时,任何环节发生差错均会影响血液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4-6]。“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7-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血站采血总量增长11.26%,供血总量增长12.76%;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血站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分析原因为“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提高采供血工作效率,规范采供血工作操作,同时可为血站工作人员实时提供采供血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故此提高了血站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与血站的采供血量。
 
  已知采用“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能减少采供血差错事件,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10-11]。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实施“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后,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和血液合格率高于实施前,采供血差错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分析原因为人为因素是采供血差错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规范血站工作人员采供血全流程,降低采供血差错发生率,提高血液合格率和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
 
  综上所述,“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用于采供血质量管理中可提高血站采供血量、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评分、工作人员操作技能评分、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评分和血液合格率,降低采供血差错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马莹.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的思考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290-291.
 
  [2]连晓征,陈玉燕,连航征.采供血服务中实施差错管理对血站管理水平及血液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1):78-79.
 
  [3]谢伟梅.差错管理在血站采供血服务水平及血液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3):186-189.
 
  [4]赵秀萍.差错管理模式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2,33(10):69-71.
 
  [5]蒋保云,刘群.采供血过程关键控制点控制对血站血液质量管理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453-3456.
 
  [6]刘沛.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差错管理的效果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8):974-976.
 
  [7]郭萍莉,王绒和.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1):196-198.
 
  [8]梁若鹄,吕均芳,梁燕丽,等.基于互联网概念的“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采供血情况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7):767-769.
 
  [9]丛培芳,赵会霞,李大玮,等.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构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9):71-73.
 
  [10]王翠娥,陈江天,孔长虹,等.区域血站与医院联网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9):968-970.
 
  [11]邓云芳,梁若鹄,颜沛云,等.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的可行性报告[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7):1104-110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1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