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青春期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70例青春期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征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多毛评分和痤疮评分]水平、性激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水平、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微纤丝关联蛋白5(MFAP5)水平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HR、BMI、痤疮评分和多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HBG水平高于对照组,FSH、E2、LH和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FPG、FINS、AMH、MFAP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青春期肥胖型PCOS患者可降低体征指标水平、糖脂代谢指标水平、AMH水平和MFAP5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
【关键词】青春期,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糖脂代谢,性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疾病,可发生于青春期。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型青春期PCO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多有月经失调、多毛、痤疮等症状,并伴有性激素分泌、糖脂代谢等的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影响患者身心发育,且存在不孕、继发糖尿病等远期健康风险[1-2]。炔雌醇环丙孕酮可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但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效果不明显[3]。二甲双胍为常用降糖药,对调节糖脂代谢具有良好的效果[4]。本文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青春期肥胖型PCOS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70例青春期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PCOS诊断标准[5];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初潮后出现闭经或月经稀少,持续≥2年;存在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存在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入组前3个月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因库欣综合征及其他原因导致雄激素异常;存在影响胰岛素、性激素的内分泌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存在甲状腺、心、肝、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存在免疫、凝血功能障碍;依从性差未完成治疗。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年龄12~17岁,平均(14.63±0.63)岁;病程2~5年,平均(3.51±0.43)年;月经紊乱26例,闭经10例。观察组:年龄12~18岁,平均(14.75±0.71)岁;病程2~6年,平均(3.60±0.50)年;月经紊乱22例,闭经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479,每片含醋酸环丙孕酮2 mg和炔雌醇0.035 mg)口服治疗,于月经来潮第5天(闭经者同期)开始晚上睡前服用,1片/次,1次/d,连续服用21 d后停药,待撤退性出血后5 d进入下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50,0.5 g)治疗,餐后口服,0.5 g/次,3次/d,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两组治疗期间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规律锻炼,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征指标水平。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使用量尺(精准度1 mm)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BMI、腰臀比(WHR)。依据Rosenfield的面部痤疮临床评分法评估患者面部痤疮情况,0分:面部无痤疮;1分:面部痤疮直径≥2 mm,数目<10个;2分:面部痤疮10~20个;3分:面部痤疮>20个或存在脓疮<20个;4分:脓疮≥20个;5分:炎性病损≥5 mm。依据Ferriman-Gallwey评分法对患者上唇、颏、胸、上背、下背、上腹、下腹、上肢、下肢等9个部位毛发进行评分,按照0~4分评分法,≥4分提示存在多毛症状。(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集患者月经来潮第3~5天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3500 r/min,半径8 cm,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冷冻储存待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终点法测定总胆固醇(TC)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和微纤丝关联蛋白5(MFAP5)水平。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体征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BMI、WHR、痤疮评分和多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HR、BMI、痤疮评分和多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SHBG、FSH、E2、LH和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HB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FSH、E2、LH和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C、FPG、FIN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FPG、FIN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AMH和MFAP5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AMH和MFAP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MH和MFAP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34);对照组出现2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2/3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60)。
3讨论
青春期肥胖型PCOS患者具有与成年患者相似的代谢特征及临床症状,以面部痤疮、多毛、月经紊乱等表现最为常见[6]。
AMH是女性生殖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影响卵泡、窦卵泡的生长与发育,防止卵泡过早消耗,维持卵巢储备功能[7]。而PCOS患者AMH水平升高,造成窦前及小窦卵泡过量积聚,影响正常排卵[8]。MFAP5水平在PCOS肥胖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患者BMI、臀围、腰围等呈正相关[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WHR、BMI、痤疮评分、多毛评分,FSH、E2、LH、T、AMH、MFAP5水平,以及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HBG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炔雌醇环丙孕酮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孕激素,通过外源性补充性激素,抑制雄激素合成,从而改善雄激素水平过高而引发的多毛、痤疮等症状,还可增强抗促性腺效应,发挥调节性激素的作用,从而改善卵巢功能[10-11]。二甲双胍为双胍类降糖药物,通过激活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系统,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提高对葡萄糖的吸收与利用,发挥降血糖作用[12-13]。且二甲双胍还可通过抑制胃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弱患者食欲,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避免多余脂肪堆积,达到减重的效果[14]。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改善内分泌功能[15]。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青春期肥胖型PCOS患者可降低体征指标水平、糖脂代谢指标水平、AMH水平和MFAP5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
参考文献
[1]苏椿淋,林金芳.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0):728-731.
[2]林霞,孙启银,徐菊玲.枸橼酸氯米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患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的改善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8):1726-1729.
[3]黄永群,沈方方,黄润强,等.生酮饮食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超重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2,31(5):64-68.
[4]朱琦,胡红琳,黄莹芝,等.恩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2):189-192.
[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1):2-6.
[6]滕薇,刘夏星,朱艳.肥胖型PCOS患者的氧化应激、糖脂代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23,34(7):991-994.
[7]胡亚南,邵坤,崔悦.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FSH、AMH及ES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3):285-289.
[8]刘文娟,孙小红,刘晓娟,等.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DHEA、AMH及SHBG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2):109-113.
[9]廖明钰,李行,赵欢,等.血浆微纤丝关联蛋白5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38(1):30-35.
[10]黄驰,张稳健,解敏.来曲唑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效果及对性激素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2):287-290.
[11]钟沛文,关宝星,张四友,等.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和IP-10、HSP90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1,22(3):276-278.
[12]刘素萍.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5):168-169.
[13]何爱芬,张焕丽.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9,47(3):206-209.
[14]陶艳林.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9,16(3):13-14.
[15]梁芳娟,穆建玲.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脂肪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2):78-80.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