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与磁共振成像(MRI)平扫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清丰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MRI平扫和MRI-DWI检查,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MRI-DWI与MRI平扫检查诊断宫颈癌的效能,对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病理活检结果显示,9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中阳性65例,其中Ⅰ期12例,Ⅱ期24例,Ⅲ期18例,Ⅳ期11例;阴性31例。MRI平扫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1例,阴性45例;MRI-DW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64例,阴性32例。MRI-DWI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平扫检查,漏诊率低于MRI平扫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RI-DWI检查与病理活检诊断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的一致性高于MRI平扫检查。结论:MRI-DWI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高于MRI平扫检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平扫,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宫颈癌,临床分期,诊断
宫颈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加,且趋于年轻化[1-2]。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对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3]。磁共振成像(MRI)平扫检查具有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但部分患者无法准确判定瘤体边界[4]。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可对水分子微观扩散运动进行评价[5]。本文比较MRI-DWI与MRI平扫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清丰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存在接触性阴道出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临床症状;术前未接受过放疗、化疗。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障碍;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检查。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清丰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205180010)。其中年龄35~71岁,平均(51.32±4.72)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MRI平扫及MRI-DWI检查。检查前嘱咐患者禁食5~6 h,适量饮水,以保持盆腔适当的充盈。采用美国GE公司1.5T MRI仪实施MRI检查,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嘱患者轻呼吸,双手举过头顶;自耻骨联合向髂骨上棘进行扫描。首先实施MRI平扫,其参数设置:矢状面T2加权成像(T2WI)序列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分别设置为4.0 mm、1.0 mm,扫描矩阵设置为320×256,重复及回波时间分别设置为3340.0 ms、101.7 ms;轴位T2WI序列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分别设置为5.0 mm、1.0 mm,扫描矩阵设置为320×224,重复及回波时间分别设置为3800.0 ms、87.7 ms。待平扫结束后行MRI-DWI检查,按照0.1 mmol/kg标准剂量使用动态增强扫描造影剂(钆双胺),使用高压注射器行肘静脉团注用药,速率设置:2.5~3.0 mL/s,行连续性动态增强扫描(LAVA序列行矢状面),扫描共进行10期,扫描层数不超过60层。参数设置:矢状面DWI序列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分别设置为4.0 mm、1.0 mm,扫描矩阵为128×128,重复及回波时间分别设置为5600.0 ms、83.5 ms;轴位T1加权成像(T1WI)序列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分别设置为5.0 mm、1.0 mm,扫描矩阵为320×192,重复及回波时间分别为500.0 ms、9.5 ms;冠状面T2WI序列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分别设置为4.0 mm、1.0 mm,扫描矩阵为320×224,重复及回波时间分别设置为4.0 mm、60.2 ms;轴位DWI序列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分别设置为5.0 mm、1.0 mm,扫描矩阵设置:128×128,重复及回波时间分别设置5600.0 ms、81.6 ms。将影像上传至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
1.3观察指标 (1)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统计金标准诊断结果。(2)比较MRI-DWI与MRI平扫检查诊断宫颈癌的效能。(3)比较MRI-DWI与MRI平扫检查对不同分期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不同方法的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金标准诊断结果 经病理活检结果显示,9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中阳性65例,其中Ⅰ期12例,Ⅱ期24例,Ⅲ期18例,Ⅳ期11例;阴性31例。
2.2 MRI-DWI与MRI平扫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结果比较 MRI平扫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1例,阴性45例;MRI-DW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64例,阴性32例。见表1。
2.3 MRI-DWI与MRI平扫检查诊断宫颈癌的效能比较 MRI-DWI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平扫检查,漏诊率低于MRI平扫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MRI-DWI与MRI平扫检查对不同分期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经MRI-DWI检查与病理活检诊断不同分期宫颈癌的一致性(Kappa=0.851)高于MRI平扫检查(Kappa=0.578)。见表3。
3讨论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吸烟、过早性生活及性生活混乱等均是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6-7]。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易发生漏诊、误诊[8]。MRI平扫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准确提供病灶部位、大小、信号特点,但其无法准确提供病灶的浸润及累及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9]。而MRI-DWI检查可反映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的情况,以ADC值作为量化指标[10]。
本研究结果显示,MRI-DWI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平扫检查,漏诊率低于MRI平扫检查,经MRI-DWI检查与病理活检诊断不同分期宫颈癌的一致性高于MRI平扫检查。分析原因在于MRI-DWI检查是将扩散作为物理基础,通过分析人体中水分析弥散运动的无创成像的影像学方法,通过将ADC值描述方向不同的分子扩散的范围及速度,作为组织变化过程的定量对比依据[11]。而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细胞的密度大,水分子在细胞之间、细胞内的活动受到限制,可清晰观察到高信号的肿物及低信号的周围组织,使DWI序列成像呈现高信号,ADC呈现低信号改变[12]。且部分患者存在合并宫颈糜烂等情况,极易导致宫旁组织水肿,因此MRI检查无法准确判断病灶边界、浸润程度等情况,出现误诊现象。
综上所述,MRI-DWI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高于MRI平扫检查。
参考文献
[1]王贝贝,梁慧,李观得,等.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患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7):91-92.
[2]王延洲,梁志清.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方案优化[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3):262-265.
[3]高成,刘萍,李献玲,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16):80-82.
[4]张晰,柏根基.磁共振常规平扫结合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转移的价值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8,21(1):15-19.
[5]李长海.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5):930-932.
[6]Zhang H,Kong W,Zhao X,et al.N6-Methyladenosine-Related lncRNA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predicting prognoses and immune responses in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J].BMC Genom Data,2022,23(1):8.
[7]张春林,龚权,梅冰.Toll样受体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致宫颈癌中的作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2,42(1):73-77.
[8]陈文林,胥明婧,李绍东.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纹理分析在对宫颈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J].广西医学,2018,40(13):1440-1443.
[9]李燕,刘祥龙,房凌宇.MRI弥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4,39(2):311-314.
[10]孙璐,丁文,张宏彬.早中期宫颈癌患者MRI与常规CT影像学特点及对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4):2720-2722.
[11]崔娟.DWI-MR、DCE-MR对宫颈癌诊断及放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117-120.
[12]杨涛,程敬亮,王伟,等.DWI联合MRI常规序列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与病理对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7):1275-127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