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2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白山医院收治的21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血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神经损伤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损伤程度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及30 d后,观察组神经损伤程度及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及生活能力。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脑血栓,临床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脑血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可导致偏瘫、失语及其他神经损伤相关表现,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脑血栓相关的研究显示,本病患者的神经受损情况相对突出,生活能力受之影响较大,因此表现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相对较差的情况,因此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上述评分均为疾病治疗方案的重要评估与参考方面[1-2]。近年来临床中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不断增多,且多数研究认为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其对脑血栓患者上述评分的改善程度研究仍相对不足[3-5]。因此,本研究现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对NIHSS、ADL评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22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白山医院收治的21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0~75岁;确诊脑血栓且于本院诊治。排除标准:既往神经损伤及颅脑创伤、手术史;肝肾功能异常;合并肿瘤;既往消化系统出血。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5例。对照组男55例,女50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3.73±9.10)岁,病灶部位:椎-基底动脉者37例,颈内动脉者26例,大脑前动脉34例,其他8例。观察组男56例,女49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3.69±9.06)岁;病灶部位:椎-基底动脉38例,颈内动脉27例,大脑前动脉31例,其他9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白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和/或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脑血栓治疗,主要为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改善神经功能、降血脂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补阳还五汤加减方:黄芪(生)60 g,当归尾12 g,赤芍9 g,地龙(去土)、川芎、桃仁各6 g,红花3 g,其中头昏耳鸣者加生龙骨及生牡蛎各20 g;血瘀者加丹参9 g,鸡血藤15 g;心烦不眠者则加酸枣仁3 g,夜交藤15 g,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30 d。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以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
改善幅度>90%为基本痊愈;NIHSS评分改善幅度在46%~90%为显效;NIHSS评分改善幅度在18%~45%为有效;NIHSS评分改善幅度<18%为无效[6];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肝肾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分别采集两组的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0 mL,常规离心取血清,采用比色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酐(Cr)等肝肾功能指标。(3)神经损伤程度:于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分别采用NIHSS评分评估,本标准的评分范围为0~42分,其中≤4分、5~15分、16~20分及>20分分别表示轻度、中度、中重度及重度神经损伤的情况[7]。(4)ADL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分别采用ADL评分评估两组的生活能力,其包括躯体生活自理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2个方面的分量表,其分别包括6个和8个评估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范围为1~4分,且均以得分越高表示功能状态越差[8]。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神经损伤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及30 d后,观察组神经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 d、30 d后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及30 d后,两组ADL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脑血栓的临床危害极大,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状态乃至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对于脑血栓的诊治重视程度极高[9-10]。临床中与脑血栓相关的研究显示,NIHSS评分与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及变化转归密切相关,因此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NIHSS评分可作为治疗措施选择的参考方面[11-12]。再者,本类患者因神经受损情况的存在,其生活活动能力不同程度受限,表现为ADL评分的异常,而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ADL评分的改善程度可也是本病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估方面。临床中关于脑血栓治疗的研究中,关于中西医的治疗方案及用药研究均可见,且较多研究认为,对本类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本病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3-15];而补阳还五汤作为具有较好的补气活血及通络的中药,其在多类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可见,且其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可见[16-17];但是其在本类患者中的全面应用效果研究仍不足,且其对患者上述各方面的全面改善作用研究不足,同时,本药对于患者肝肾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更为匮乏,因此其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需求仍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仅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同时其对神经损伤程度及ADL评分的改善幅度均相对更大,因此认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在脑血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波动,说明其应用的安全性等方面值得肯定,而上述优势也进一步肯定了补阳还五汤加减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可取性。分析原因,补阳还五汤的活血通络等功效对于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具有针对性的改善作用,同时本药对于血液黏度、血管内皮损伤及血脂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上述方面对于改善局部血流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18-19]。因此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应用为脑血栓治疗与改善提供了必要且针对性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故认为本方药对于脑血栓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改善作用[20-21]。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及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包泽岩,胡琼力,庄思典,等.急性脑血栓形成治疗中实施加味补阳还五汤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6):2160-2161,2179.
[2]张雪松,史立彬,何晓燕,等.CT影像对脑血栓患者诊断及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的疗效[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6):172-173.
[3]张彩云,卢美珍,林玮明.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对恢复期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3,20(1):51-52,59.
[4]刘辉,罗文芳.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效果观察及NIHSS评分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02):227-229.
[5]黄思聪.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影响分析[J].北方药学,2022,19(2):68-70.
[6]苑九水.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7):3204-3206.
[7]郑会芬,张妙时,牛悦虹.温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178-181.
[8]汤军克,陈林利,陈建平.居家养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4):528-529.
[9]LI X,LI T,FAN Y.Efficacy of intra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combined with thrombolysis and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and its effect 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indices[J].Am J Transl Res,2021,13(6):6921-6928.
[10]LIU B F,LIU X H,DONG X H,et al.Effect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on neurologic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venous thrombosis[J].Am J Transl Res,2022,14(3):2101-2108.
[11]BRUGGEMAN A A E,ABERSON N,KAPPELHOF M,et al.Association of thrombus density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M1 occlusions[J].Neuroradiology,2022,64(9):1857-1867.
[12]刘晨阳,李金燕.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的应用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6):951-953.
[13]庄志江,刘冲冲.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7):86-88.
[14]张琪,李慢中,冯雪枫,等.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脑区新生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1):1002-1010.
[15]GUO Y,HU H,XU G,et al.Cerebral hemodynamic changes assessment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Butylphthalide[J].Pak J Pharm Sci,2022,35(S2):613-618.
[16]YANG T,CHEN X,MEI Z,et al.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Naotaifang in treat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Drug Des Devel Ther,2021,7(15):3783-3808.
[17]李伟艺,刘红松,高山瑛,等.基于Notch1/NF-κB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J].西部中医药,2022,35(11):16-21.
[18]代雅洁,刘振权,江洋,等.补阳还五汤入脑成分治疗缺血性中风潜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与验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5):799-806.
[19]刘小明,李红阁.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观察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8):40-41.
[20]胡雪香,汤文萍,喻敏.康复训练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对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2):2078-2080.
[21]姚明月.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9):15-1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