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给予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Nd∶YAP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120例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Nd∶YAP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状况、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龈下菌群结构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高于对照组的8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探诊出血位点(BOP)、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基线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Shannon指数高于基线时,Simpson指数低于基线时,但研究组Shannon指数低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给予Nd∶YAP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牙周状况,调节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控制牙周致病菌生长。
【关键词】牙周炎,Nd∶YAP激光,牙周基础治疗,临床效果,龈沟液炎症因子
牙周炎是累积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是由牙菌斑引起了牙龈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牙周附着结构的破坏。严重的牙周炎会使患牙松动、移位甚至脱落[1]。牙周基础治疗是牙周病患者必需的基本治疗,其中临床诊疗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等,去除龈上及龈下菌斑和牙石,以及龈下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消除局部刺激,去除袋内细菌及毒素,消除牙龈炎症,控制附着丧失的进展。但临床中常规牙周基础治疗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龈下刮治时往往存在刮治器械难以进入深窄牙周袋及根分叉等病变部位,进而影响牙周基础治疗效果[2]。Nd∶YAP激光以光导纤维传输激光,对牙周袋内壁进行照射,可产生光热效应,发挥良好的杀菌、改善微循环作用,脉冲激光可充分作用于手动刮治器械难以到达的狭小部位,弥补传统治疗中存在的不足[3]。本研究对120例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牙周诊疗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Nd∶YAP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120例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牙周病学(第5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符合2018年牙周病新分类中Ⅲ期B/C级的诊断标准,其中分期标准为超过2个相邻牙齿的探诊深度(PD)>5 mm,最严重位点临床附着丧失(CAL)≥5 mm,骨吸收达到根长的1/2~2/3,或在Ⅱ期基础上存在Ⅱ~Ⅲ度根分叉病变、PD≥6 mm、垂直型骨吸收≥3 mm等情况;分级标准为牙周破坏程度超过生物膜沉积量或与之相符,骨吸收(%)/年龄≥0.25;(3)口中天然牙数量≥20颗(不包含第三磨牙),因牙周炎缺失的牙齿数量≤4颗;(4)精神状态良好,可配合维持口腔卫生。排除标准:(1)近6个月内接受过牙周基础治疗;(2)近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影响测量指标的药物;(3)吸烟;(4)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5)合并咀嚼功能障碍、口腔恶性肿瘤、咬合紊乱;(6)合并严重感染;(7)正在接受正畸治疗。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80颗牙)与对照组(82颗牙),各60例。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41±6.02);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6±0.55)年。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2.63±5.79);病程1~3年,平均病程(2.08±0.57)年。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京怀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强化指导、全口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龈上洁治以肉眼未发现龈上牙石、菌斑和色素沉着为洁治有效,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以探针探查根面光滑无结石为有效。
研究组给予Nd∶YAP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后,以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周袋,设置Nd∶YAP激光治疗仪参数,选择G-模式、320μm光纤,能量为160 mJ,功率为5 W;将光纤置入牙周袋底部,启动治疗仪,以“Z”字形轻柔移动,对牙周袋进行叠瓦式照射,直至光纤移动至牙周袋顶部;重复4次,完成4个牙面的治疗,每颗患牙的照射时间控制在40 s。完成治疗的第6周复诊。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参考《牙周病诊疗指南》[5]中的疗效评估标准,治疗后6周患者牙周炎典型症状基本消失,牙龈指数下降1/2以上,牙周袋深度减小>2 mm为显效;牙周炎典型症状有所缓解,牙龈指数下降1/3~1/2,牙周袋深度减小1~2 mm为有效;牙周炎典型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牙龈指数下降1/3以下,牙周袋深度减小<1 mm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牙周状况:于基线时(龈上洁治术后1周)、治疗后6周采用Florida电子压力敏感牙周探针系统探诊,记录每颗患牙的探诊出血位点(BOP)、PD、CAL,其中通过钝头牙周探针(佛罗里达探针系统)对颊侧、舌侧近中、远中4个区域进行探诊,记录BOP,探诊深度取4个区域平均值为PD,根据龈缘、最严重位点PD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对CAL进行计算。(3)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基线时、治疗后6周隔湿、吹干牙面,将无菌纸尖轻轻插入牙周袋最底部,使无菌纸尖吸取龈沟液,静置30 s后拿出,将未被血污染的纸尖置于离心管内称重,于-80℃条件下保存待检;将冻存的纸尖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0 min,加入125μL含有0.05%吐温-20的磷酸缓冲盐溶液,在4℃条件下离心15 min,离心速度3 000 r/min,测定龈沟液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4)龈下菌群结构指标:于基线时、治疗后6周刮取龈下菌斑,将未被血污染的菌斑样本置于装有1 mL无菌磷酸缓冲盐溶液的离心管内,于-80℃条件下保存待检,对菌斑样本进行微生物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计算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越大,Simpson指数越小,则群落多样性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高于对照组的8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基线时、治疗后6周牙周状况比较
基线时,两组牙周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BOP、PD、CAL均低于基线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基线时、治疗后6周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基线时,两组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HIF-1α、ICAM-1、IL-6水平低于基线时,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基线时、治疗后6周龈下菌群结构指标比较
基线时,两组龈下菌群结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Shannon指数高于基线时,Simpson指数低于基线时,但研究组Shannon指数低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牙周炎是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牙齿表面的菌斑生物膜引发异常免疫反应,诱导局部慢性炎症形成,牙龈、牙周组织被不断破坏,可表现出牙龈红肿、牙龈退缩、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症状[6]。当今,人们口腔健康意识尚缺乏,口腔卫生状况维护欠佳,导致牙周炎发病率仍然偏高,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的病情程度相对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减少牙槽骨丧失,延长患者牙齿在口腔内存留时间[7]。
牙周基础治疗以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为主,能够去除牙石和牙菌斑,平整牙根表面,消除局部刺激因素,促进牙周组织恢复健康,但受到牙体解剖结构的影响,难以实现感染物质的彻底清除,临床治疗效果往往受限[8]。Nd∶YAP激光的工作物质包括钙钛矿晶体、钕、钇等,能够发射出波长为1 340 nm的激光,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且激光产生的能量部分由水吸收,可有效避免激光损伤牙体或牙周组织的情况出现[9]。以光纤传导激光,能够深入手工刮治器械无法抵达的病变区域,激光瞬时产生的高能量促使致病菌气化、胞壁破裂,可迅速完成对牙周袋内壁的杀菌消毒[10]。Nd∶YAP激光还能够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改善牙周微环境,使牙周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尽快恢复,促进牙周膜改建、重塑,同时改善局部血流循环,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加快炎症消退速度[11]。
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激光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能够发挥协同作用,龈上洁治后,先利用手工刮治器械清除牙石和牙菌斑,再通过激光照射对牙周袋内壁进行消毒,有效抑制牙周感染,降低牙表面内毒素活力,有利于受损组织愈合,进而提高临床疗效。赖思煜等[12]在研究中指出,相较于单纯Vector系统治疗,Nd∶YAP激光联合Vector系统治疗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改善重度牙周炎患者的PD、CAL水平,优化整体改善效果。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6周,研究组BOP、PD、CAL临床数值优于对照组。充分验证了应用激光的优势,即能够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增加牙周组织血流灌注,减少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同时防止胶原蛋白变性或内基质破坏,更好地保护牙周组织,改善牙周状况。
HIF-1α可在炎症状态下发挥促进作用,诱导牙周组织细胞自噬、凋亡,加重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损伤程度;ICAM-1能够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强炎症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参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加剧牙周组织破坏;IL-6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具有促进B细胞分化、T细胞增殖的作用,能够增加炎症介质的合成及释放量,加重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反应。黄辛兆等[13]对26例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在牙周基础治疗后辅助使用Nd∶YAP激光,能够有效降低龈沟液ICAM-1水平,提示Nd∶YAP激光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本研究中,研究组HIF-1α、ICAM-1、IL-6水平较对照组更低,这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能够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纠正牙周组织中的微缺氧环境,减少炎症细胞聚集和炎性渗出,同时减轻致病菌对牙周组织产生的不良刺激,进一步改善局部炎症状态。
沈悦等[14]认为,Nd∶YAP激光能够改善牙周炎患者的龈下微生物分布情况,减少牙周致病菌属的相对丰度,促进有益牙周的微生物生长,有效调节龈下菌斑中的微生物组成。本研究中,治疗后6周两组Shannon指数升高,Simpson指数降低,但研究组Shannon指数较对照组更低,Simpson指数更高。表明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治疗能够发挥抗菌、抑菌作用,清除牙周袋内壁和牙龈上皮附着的致病菌,并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增殖,改善牙周健康状态,维持正常的龈下菌群分布。
综上所述,Nd∶YAP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可促进临床疗效提升,促进患者牙周状况改善,调节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牙周致病菌生长,对于牙周炎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在牙周炎的诊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及患者经济条件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翔,周洪玲,魏静,等.口腔洁含漱液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态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3,34(5):691-696.
[2]陈杨,宋卫健,周杨.牙周基础治疗对伴T2DM牙周炎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34):24-28.
[3]刘婷婷,吴佩玲,郑小珑,等.Nd∶YAP激光与三联抗生素糊剂在年轻恒牙根管消毒效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0,36(1):19-21.
[4]孟焕新.牙周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24-26.
[5]VALERIE C,ARADHNA T,ROBERT J G.牙周病诊疗指南[M].潘亚萍,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73-76.
[6]牛家慧,李创,李蓉,等.老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后龈下菌群变化及对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0):4365-4369.
[7]吕炳辉,颜丹.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种植体牙周指数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3):45-47.
[8]王密,李健,徐启蒙.重度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激光照射治疗对龈沟液炎症因子及种植体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5):51-55.
[9]董潇,曲行舟.Nd∶YAP激光联合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合并根尖周炎的疗效[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1,30(4):192-197.
[10]叶静,刘青,温特,等.DNaseⅠ与Nd∶YAP激光联合应用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清除作用的影响[J].天津医药,2023,51(1):58-61.
[11]金婕,沈烨青,杜嵘,等.Nd∶YAP激光联合宝氟锐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1,37(4):557-560.
[12]赖思煜,习利军,王素文.Nd∶YAP激光联合Vector系统治疗重度牙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11):119-122.
[13]黄辛兆,罗舒心,黄铮,等.Nd∶YAP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HIF-1α、ICAM-1水平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3,39(1):103-106.
[14]沈悦,张远,陈年杰,等.Nd∶YAP激光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评价及其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J].口腔医学,2022,42(5):446-450,46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