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究药物性牙龈增生给予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6 年 7 月至 2018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 12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64 例,观察组给予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时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增生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 P< 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显著。
关键词: 牙龈增生;药物性;牙周基础治疗;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李天明. 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临床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77.
0引言
牙龈增生是口腔科常见不良反应,药物性牙龈增生多由长期服用药物导致牙龈体积增大,纤维性增生,牙龈增生覆盖牙冠大部分,影响牙齿排列、咀嚼、发音、吞咽、菌斑控制、视觉效果,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为探究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有效治疗方式,本次探究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 年 7 月至 2018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 128 例,经确诊所有患者均符合药物性牙龈增生诊断标准 [1],排除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后,采用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64 例。观察组男 34 例,女 30 例; 年龄 18-61 岁,平均(34.6±3.6)岁。对照组男 31 例,女 33 例; 年龄 19-60 岁,平均(34.5±3.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液(爱诺天健,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10365),刷牙前、后 15
mL/ 次,强力漱口 1 min,4 次 /d。
1.2.2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常规检查明确牙龈增生的牙齿,检测牙龈增生部位菌斑指数、牙龈增生指数、亚洲探诊深度及出血指数;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洁治器去除菌斑、色泽、牙龈上下牙石,对牙面作抛光处理;术后给予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宣传;治疗 3 月(T1)、6 月(T2)后随访。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增生指数。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经 SPSS 17.0 处理,计量资料行 t 检验, 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T1 时,观察组菌斑指数(0.84±0.19)mm,出血指数(1.76±0.11)mm,牙周探诊深度(2.51±0.24)mm,牙龈增生指数(1.54±0.22)mm;对照组菌斑指数(1.12±0.37)mm,出血指数(1.94±0.21)mm,牙周探诊深度(3.41±0.36)mm,牙龈增生指数(1.86±0.54)mm。T1 时观察组各项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 5.385、6.097、16.641、4.390, P< 0.05。T2 时,观察组菌斑指数(0.34±0.11)mm,出血指数(1.16±0.09)mm,牙周探诊深度(2.11±0.17)mm,牙龈增生指数(1.12±0.17)mm;对照组菌斑指数(0.84±0.46)mm,出血指数(1.64±0.28)mm,牙周探诊深度(2.51±0.48)mm,牙龈增生指数(1.54±0.32)mm。T2 时观察组各项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 8.457、13.056、6.284、9.273, P< 0.05。
3讨论
药物性牙龈增生主要发病原因为长期服用环孢菌素、苯妥那英及钙通道阻滞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加速病情发展 [2],其发病机制不详。对患者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停 / 换药可根治本病,但停 / 换药影响患者全身病情,因此临床治疗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为治疗原则。
有研究认为菌斑与药物性牙龈增生关系密切 [3],某种机制作用导致炎性反应、菌斑促进牙龈增生,牙龈增生加大菌斑清除难度,加剧炎性反应;菌斑除储蓄细菌、软垢外,也储蓄药物分子,菌斑部位药物浓度升高,成纤维细胞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牙龈增生。牙菌斑长时间作用引起免疫应答, 产生炎症,牙龈表现为出血指数升高。常规治疗多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液消毒杀菌,抑制菌斑形成,缓解本病临床症状, 但起效较慢,且治疗时间较长。这一点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证实,T1、T2 时对照组菌斑指数及各项指标均低于观察组,提示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本病疗程较常,且疗效不理想。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龈上洁治、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治疗时间短,治疗效率高,抑制菌斑形成、牙龈出血、牙龈增生作用明显。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加大患者对口腔卫生的了解程度,介绍正确刷牙方法,通过正确刷牙减少菌斑,降低出血指数,抑制牙龈增生。治疗后观察组各时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增生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单纯牙周基础治疗改善患者牙龈出血,抑制菌斑面积,控制牙周探诊深度,抑制牙龈增生,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显著,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兆宏. 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临床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111.
[2]贾平.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病因和治疗[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03):119+122.
[3]蔡仁刚. 探究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 [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3(12):41-42.
《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临床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3/2018112303450790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