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10 13:52: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连续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连续性护理,心肌梗死,心绞痛,生活质量
 
  0引言
 
  心肌梗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极高,若不及时展开对病人的救治,可危及生命[1]。目前一般采用介入治疗此病,效果更明显[2]。除了临床治疗外,患者的心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等,也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就会引发应激,从而引起心脏疾病的复发,所以采取良好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意义的[3]。心肌梗死患者常存在心绞痛症状,且往往持续于出院后,需要采取特殊的护理模式。连续性护理旨在通过持续的护理,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提高病人的舒适程度,使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将此法应用于有心脏病的病人是有利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9.51±2.66)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7.21±3.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心绞痛;②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连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1)心理关怀:心理状态对心脏科病人的症状会有较为关键的影响,若病人过度紧张和焦虑,就会出现不利于治疗疾病的应激反应。因此,需要展开全面的心理关怀,与病人进行细致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实施针对性的辅导,开展健康宣教,让病人以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人为例,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自我关怀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治疗的信心,安抚他们的不良情绪。引导病人采取听音乐等放松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
 
  (2)药物护理方面:在进行用药时,对不良反应的用药方法,要向病人说明。病人是年纪较大的人,记忆力一般都会减退,所以在纸上打印药物使用方法给病人,避免他们误服药物。同时,将正确用药的意义和重要性,告知他们,避免私自换药的情况发生。
 
  (3)环境护理: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夜间定时开窗通风、设置窗帘等,帮助病人遮挡光线,禁止无关人员出入,为他们塑造更好的康复环境。
 
  (4)饮食调养: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尽量满足病人的个人喜好,提高饮食依从性,保证维生素的丰富摄入,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加强鲜果蔬菜的摄取量,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疾病的康复有帮助。
 
  (5)出院护理:患者出院前,保留联系方式,出院后,定期随访,并建立微信群,提供问题解答,生活指导等。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情况:包括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率。
 
  (2)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采取我院自制评分表,满分100分,0~50分为严重功能缺陷;50~8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86~95分为中度功能缺陷;96~100分为功能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绞痛持续时间、发生频率
 
  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讨论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肌梗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行为模式、应激反应、情绪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单纯的药物等医疗手段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结合良好的护理工作,从患者的心理、环境等方面入手,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可以避免应激反应的产生[4-5]。从患者的心理、环境等方面同时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使其能保证良好的自护行为,对病情的发展能起到全面的控制作用,使病人的心功能得到改善,降低心绞痛发生率。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6]。心绞痛是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会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胸痛、气短等不适感。连续性护理是指在患者出院后,通过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测和干预,以及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研究显示,连续性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通过定期的心电图监测和血压监测,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心绞痛的征象,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药物治疗、提供心理支持等[7]。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连续性护理还可以提供心脏康复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的来说,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具体的影响还需要结合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进行评估[8]。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展开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态和疾病复发有着积极的影响[9]。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心理支持:连续性护理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和焦虑。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引起患者对身体健康的担忧和恐惧。通过定期的沟通和心理辅导,连续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疾病复发预防:连续性护理可以通过定期的监测和干预,帮助患者控制危险因素并监测病情变化[10]。医护人员可以定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心电图、血压、血脂等指标的监测,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复发的征兆,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健康教育:连续性护理可以提供患者和家属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心脏康复、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掌握管理自己健康的方法,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提升:连续性护理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强度,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定期的随访和指导,患者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包括药物合理使用、饮食控制、适度运动等方面的指导,从而改善身体状况和生活体验。需要注意的是,连续性护理的影响因人而异,具体的效果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实际护理计划进行评估[11-12]。因此,在实施连续性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与患者密切合作,共同管理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综上所述,对于心梗病人采用连续性护理,对病人的心功能能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惠望春,牟改变.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对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0):1658-1660.
 
  [2]石红梅,石咏梅.移情护理结合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415-3418.
 
  [3]于乐洋,储红梅,张敏.分级分区护理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10):1240-1242,1250.
 
  [4]李彩霞,杨林敏,黄安卉,等.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家属照顾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481-2484.
 
  [5]赵文君,陶丹,薛小静.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术后不良反应积分、QOL-35量表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医学,2020,48(10):1351-1354.
 
  [6]王文娟.探析延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的效果[J].智慧健康,2019,5(32):86-87.
 
  [7]何文凤,薛成,郑健康,等.淫羊藿苷联合可注射壳聚糖/胶原复合水凝胶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25):3992-3998.
 
  [8]李冰,丁水印,李新春,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浆vaspin、periostin及Lp-PLA2水平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广东医学,2023,44(4):494-498.
 
  [9]边毓尧,修明文,侯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NL RP 3炎性小体和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3,30(2):175-179.
 
  [10]关正宇,洪林巍,张光华,等.心肌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合并2型糖尿病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及微循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3,39(1):32-36.
 
  [11]朱红英,黄金艳,陈芳.基于运动耐力下细节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6):86-89.
 
  [12]蔡宝裕,张晶,王先丽.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4):844-84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6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