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27 14:02: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评析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3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对比组,每组各纳入患者41例,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炎性指标变化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eAg转阴率及HbeAb转阳率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比组相比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与炎性指标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具有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效果,肝功能
 
  0引言
 
  乙型肝炎肝硬化就是由于慢性乙肝病毒所导致的肝脏纤维化的病理特征[1]。肝硬化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还有丙型病毒性肝炎,除此之外,还有酒精性肝炎或者脂肪性肝炎。在我国发生最多的就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肝硬化,肝硬化以后肝脏的功能严重受损,包括肝脏的排泄、转运、分泌和合成功能都严重受损[2],所以患者会表现出很多的临床症状,比如黄疸、低蛋白血症、腹水、食欲不振、乏力等。针对肝硬化尤其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硬化,除了针对肝硬化进行对症治疗之外,还要进行系统的抗病毒治疗,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3],减轻肝脏的损伤。本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进行治疗,并对总体治疗效果进行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为29~71岁,平均(48.66±6.12)岁;平均病程(3.71±0.82)年。对比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为28~71岁,平均(48.92±5.87)岁;平均病程(3.63±0.97)年。将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资料完整有效,知晓本次调查且可研究中采用的治疗方式。将合并有严重精神障碍、恶性肿瘤、无完全行为能力、对治疗药物存在过敏、禁忌证患者排除在研究之外,无抵触或拒绝配合治疗者。
 
  1.2方法
 
  两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入院后均接收常规检查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恩替卡韦治疗,选择口服恩替卡韦(生产单位: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129),服用方法:1次/d,1粒/次。
 
  观察组患者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选择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73185),服用方法:1次/d,1片/次,可饭前或与食物同时服用。
 
  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半年治疗。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显著、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价,治疗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2)将观察组和对比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转阳率进行比较。
 
  (3)比较观察组和对比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
 
  (4)评价对比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介素-6(IL-6)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 HbeAg转阴率和HbeAb转阳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HbeAg转阴率和HbeAb转阳率均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评价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对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指标AST、ALT低于对比组,研究组的PTA指标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评价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TNF-α和IL-6)对比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和IL-6指标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乙肝肝硬化是由慢性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所形成的慢性进展结局[4-5],乙型肝炎肝硬化是由慢性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所造成的肝脏持续炎症,从而逐渐进展到肝硬化的过程。乙肝肝硬化本身是由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然后在乙肝病毒持续复制的基础上,肝细胞长期受损,从而形成乙肝肝硬化。乙肝肝硬化一旦形成包括两个阶段,没有出现并发症之前的阶段称为肝硬化代偿期[6],一旦出现了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如门脉高压所继发的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之后,称为乙肝肝硬化的失代偿阶段。无论是乙肝肝硬化的代偿阶段还是失代偿阶段,关键都是以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为主要原因,从而导致病情持续进展所形成。但是随着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增加以及核苷(酸)类药物[7]的出现,乙型肝炎新感染率明显下降,对于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来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长期规律地服用抗病毒药能够大幅延缓肝病的进展。抗病毒药物在中国不断的升级换代,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可以有极低耐药率和更好安全性保障的用药选择。
 
  现如今,由于药品价格的降低,在控制乙肝病毒的同时,还要考虑慢性乙肝进展终点,也就是肝癌发生风险降低的长远获益[8]。乙肝肝硬化通常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及替诺福韦酯等口服药物进行治疗[9-10]。肝硬化患者如果通过积极治疗,去除或控制病因,肝硬化早期可以逆转[11]。临床上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是一种专科的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用,用于治疗成人HIV1的感染,也可以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成人和大于12岁的患者。这种药物是一种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12],可以和肝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可以抑制逆转录酶,从而具有潜在的抗HIV1的活性。这种药物的活性成分替诺福韦双磷酸盐可以通过直接竞争性地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从而抑制病毒聚合酶以及通过插入DNA中来终止DNA链,在体外这种药物有多效对抗多种成分的减毒作用,包括那些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的菌株,对于乙肝肝硬化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选取我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患者的数据进行计算,观察组患者的数据相比对比组更有优势。
 
  综上所述,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时,让患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能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有助于肝功能提升并取得令患者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张明云,刘梦云.肝化纤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9):1496-1499.
 
  [2]曹玫华,林欢.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淋巴细胞因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6):94-97.
 
  [3]刘舟.调肝化纤丸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载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8):12-15.
 
  [4]陈尚军,张继,蒋蒙,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7):826-829.
 
  [5]宣王益,陈乔,伍竹君,等.恩替卡韦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5):609-611.
 
  [6]付广双,申恩华,王茉莉,等.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夫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35):121-124.
 
  [7]刘立,李俊义,刘春云,等.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联合肝爽颗粒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1):134-139.
 
  [8]高得勇,娄小丽,马爽,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肝脏,2021,26(10):1142-1145.
 
  [9]镇华安.比较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7):1022-1024.
 
  [10]孙宏,刘冰,肖婷婷.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21,30(6):80-82.
 
  [11]刘芳,季良,姜海燕,等.肝爽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PRI、FIB-4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1,34(5):104-106,110.
 
  [12]刘华梅,张鑫.恩替卡韦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7):11-1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3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