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褐斑应用氨甲环酸外用联合调 Q 开关 1 064 nm 激光治疗对患者皮损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所收治的 92 例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调 Q 开关 1 064 nm 激光治疗 6 个月) 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氨甲环酸外用治疗 6 个月),各 46 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血清褪黑素(MS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环氧化酶 -2(COX-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水平及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 评分、黄褐斑生活质量量表(MELAS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血清 MSH 、 COX-2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 VEGF 、SOD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皮 损面积、皮肤颜色、MELASQOL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氨甲环酸外用联合调 Q 开关 1 064 nm 激光 治疗有助于缓解黄褐斑患者皮损症状,抑制应激反应,减少色素沉着,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黄褐斑, 调 Q 开关激光, 氨甲环酸, 皮损, 应激反应, 生活质量
黄褐斑主要是以颜面部黄褐色、形状不规则斑片为 临床特征,且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可影响患者面部美观, 不利于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暂无彻底根 治黄褐斑的疗法,多是采用调 Q 开关 1 064 nm 激光进 行治疗,可通过光热作用以破坏体内的黑色素细胞,进 而促进色素团的吸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在应 用中存在易遗留色素沉着、易复发等问题,治疗效果欠 佳 [1]。氨甲环酸属于一种赖氨酸类似物,其可通过减少 黑色素生成、抗皮肤光老化等作用,以发挥美白效果, 临床常用于 Riehl 黑变病、炎症后色素沉着等疾病患者的 治疗中,且效果显著 [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褐 斑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外用联合调 Q 开关 1 064 nm 激光治 疗对其皮损程度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92 例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 例。对照组患者均 为女性,年龄 26~56 岁,平均(43.52±3.31)岁;病程 3 个月 ~7 年,平均(3.42±0.26)年;中央型 25 例、面 颊型 15 例、下颌型 6 例;Fitzpatrick 皮肤分型 [3]: Ⅲ型 20 例、 Ⅳ型 18 例、 Ⅴ型 8 例。观察组患者均为女性,年 龄 26~57 岁,平均(43.59±3.34)岁;病程 3 个月 ~8 年,平均(3.47±0.25)年;中央型 27 例、面颊型 14 例、下 颌型 5 例;Fitzpatrick 皮肤分型: Ⅲ型 22 例、 Ⅳ型 17 例、 Ⅴ型 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临床皮肤病学 (第 3 版)》[4] 中黄褐斑的相关诊断标准;⑵颜面部黄褐 色、形状不规则斑片;⑶首次治疗。排除标准:⑴存在激 光治疗禁忌证;⑵皮肤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或损伤;⑶处 于备孕期间或妊娠期女性;⑷近 6 个月接受其他相关治 疗;⑸凝血功能异常等。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医学伦 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 括口服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同时嘱患者避免日光照 射,禁止应用增白、祛斑化妆产品等。对照组患者在 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调 Q 开关 1 064 nm 激光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皮肤消毒,佩戴眼部护具,采用 Qx-Max 激光仪(欧洲之星激光公司,型号:M031-3A/2) 进行治疗,治疗时激光头与皮肤表面呈 90° ,手具前端与 皮肤紧贴,模式选择大光斑低能量模式,将参数调整为: 1 064 nm 的激光波长,能量密度 1~1.5 J/cm2 ,光斑直径 6~8 mm,频率 5~10 Hz,重复局部扫描,终点反应:皮肤 轻微潮红,治疗后使用胶原蛋白修复面膜进行冷敷或冰 敷,时间 20 min,同时告知患者加强防晒, 1 次 / 月。观察 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调 Q 开关激光、氨甲环酸外用治疗,其中调 Q 开关激光治疗操作与对照组一 致,将氨甲环酸注射液(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32022142,规格: 5 mL∶0.2 g)5 mL 溶于 45 mL 生 理盐水中,然后于皮损位置均匀涂抹,使用舒敏专家导入 手柄(重庆半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erma),将探 头置于皮损位置轻压,采用画圈式、直线往返等方式移 动,从外到内,从下到上,导入时间: 10 min,1 次 / 周。 两组均治疗 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皮肤病学(第 3 版)》[4] 中的标准来评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包括 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4 个等级,标准依次为 色斑消退率=90%、60% ≤色斑消退率 <90%、30% ≤色 斑消退率 <60%、色斑消退率 <30%。色斑消退率 = 治 疗前后色斑面积差值 / 治疗前色斑面积 × 100%。总有效 率 = 基本治愈率 + 显效率 + 好转率。⑵氧化应激指标水 平。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 3 mL 并离心(10 min、 2 500 r/min)取得上层血清,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 清褪黑素(M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 酶 -2(COX-2)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水平。⑶临床评分。治疗前后使用通 过皮损面积评分 [5] 评估皮损面积,使用皮损颜色评分 [6] 评估颜色评分,黄褐斑生活质量量表(MELASQOL)[7]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其中皮损面积评分 0~3 分分别对应无 皮损、面积 <2 cm2、2~4 cm2、>4 cm2 ;皮损颜色评分 0~3 分 分别对应颜色正常、淡褐色、褐色、深褐色;MELASQOL 评分总分 70 分,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⑷典型病 例图片与详细介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 料首先采用 S-W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 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血清 MSH、VEGF、COX-2、SOD 水平比 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MSH、COX-2 水 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 VEGF、SOD 水 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 MELASQOL、皮损面积、 颜色评分比 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面积、皮肤颜色、 MELASQOL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 典型病例图片与详细对应介绍 病例 1, 女,38 岁。 面颊黄褐色斑片 1 年余,双侧面颊部黄褐色斑片,以颧 部为重,两侧对称分布,见图 1-A。经调 Q 激光治疗,1 次 / 月,同时联合氨甲环酸外用, 1 次 / 周,治疗 6 个 月后颧部及面颊斑片基本消退,见图 1-B。病例 2,女, 35 岁。两侧面颊现褐色斑片 2 年余,两侧面颊、颧部褐 色斑片,双侧对称分布,以颧部为重,见图 2-A。经调 Q 激光治疗, 1 次 / 月。治疗 6 个月后两侧面颊、颧部色斑减 退、颜色变浅,见图 2-B。
3 讨论
黄褐斑主要受雌激素水平异常、紫外线照射等多种因 素影响而导致黑色素细胞发生炎症反应, 进而使得黑色素过 度沉着于面部的一种皮肤病。纤溶酶在皮肤角质细胞中活性 增加时,可促进花生四烯酸的合成以及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 的释放, 进而刺激黑色素形成, 诱发黄褐斑。现阶段, 临床 治疗黄褐斑的方式较为多样化,其中调 Q 开关激光作为一 种物理疗法, 可通过较强的激光能量作用于黄褐斑组织, 以 粉碎黑色素颗粒, 进而有效去除患者皮肤中的黑色素, 改善 黄褐斑面积、颜色, 但其在应用中存在治疗不彻底、治疗周 期长等不足,从而难以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8]。
氨甲环酸属于一种抗纤溶药物,可通过竞争性抑制酪 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酪氨酸代谢的最终产物黑素蛋白的合 成, 抑制色素沉着, 改善患者面部症状 [9]。本研究中, 较对 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皮损面积、 皮肤颜色、MELASQOL 评分均更低,表明黄褐斑患者开 展调 Q 开关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外用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皮 损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MSH 含量升高可促进黑素细胞活化,增多脂褐素沉 积,进而加重患者病情;VEGF 含量升高可促进皮损组织修 复, 进而改善患者皮肤症状;COX-2、SOD 作为氧化应激 指标, 其中 COX-2 含量升高、SOD 含量降低可加重机体氧 化应激性损伤,导致大量脂质过氧化蓄积,加速黑色素形 成 [10-11]。本研究中, 较对照组,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MSH、 COX-2 水平均更低,血清 VEGF、SOD 水平均更高,表 明黄褐斑患者开展调 Q 开关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外用治疗有 助于抑制应激反应,减少色素沉着。分析其原因在于:一 方面,氨甲环酸具有具有良好的皮肤生理相容性,通过仪 器导入可增加氨甲环酸透皮吸收,通过拮抗酪氨酸,减少 其合成,并可逆性结合赖氨酸位点,以竞争性抑制纤溶酶 原激活物的活性,进而阻碍黑色素细胞活化,减少色素沉 着;另一方面,氨甲环酸可通过改善毛细血管功能,影响 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和脱落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增强皮肤的 上皮细胞功能,以加快黑色素细胞代谢,促进黑素颗粒排 出,进而有助于保护皮肤屏障,抑制应激反应 [12-13]。
综上, 黄褐斑患者开展调 Q 开关 1 064 nm激光、氨甲 环酸外用联合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皮损症状,抑制应激反 应,减少色素沉着,进而提升生活质量,但本研究随访时 间短、研究中心单一,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临床可进一步 延长随访时间进行多中心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永庆 , 陈永平 . 氨甲环酸巴布剂联合大光斑低能量 Q 开关 Nd: YAG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J]. 应用激光 , 2019, 39(5):900-904.
[2] 吴磊 , 蔡美红 , 陈小建 .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途径联合 Q 开关 Nd: YAG 激光治疗黄褐斑 [J]. 中国美容医学 , 2022, 31(12): 81-84.
[3] 夏米娜 , 王学民 , 刘彦群 . Fitzpatrick 皮肤分型和最小红斑量 [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11, 37(6): 376-379.
[4] 赵辩 . 临床皮肤病学 [M]. 3版 . 南京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035.
[5] 田霞 , 邵芳 . Q- 开关 Nd: YAG 激光、强脉冲光在黄褐斑临床治 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J].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 57(3): 4-7.
[6] 胡南 , 肖志平 , 温云鹏 , 等 . 调冲消斑汤联合妥塞敏治疗女性 黄褐斑的效果评价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18, 18(6): 163-164.
[7] 孙小瑜 . 中文版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的考评及影响因素分 析 [D]. 沈阳 : 中国医科大学 , 2019.
[8] 屈欢欢 , 高妮 , 鲁美恒 , 等 . Q 开关 1 064 nm 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中重度黄褐斑临床疗效分析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 14(4): 206-210.
[9] 董子瑄 , 王琪 .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 效分析 [J]. 中国医疗美容 , 2022, 12(1): 54-57.
[10] 杨冠军 , 刘金竹 , 褚廷广 . 针灸背俞穴结合局部围刺、放血治疗 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效果及对血清 SOD 和 MDA 水平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19, 18(3): 227-230.
[11] 栾迎春 , 张秀丽 , 荣莉 . 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对 血清促黑素水平临床观察及其机制的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19, 18(5): 471-473.
[12] 张玲玲 , 钱晓莺 , 金艺 , 等 . Q 开关 755 nm 紫翠宝石激光联合氨 甲环酸外用治疗面部黄褐斑 25 例疗效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22, 21(6): 498-501.
[13] 陈旭 , 牛悦青 . 氨甲环酸、烟酰胺和曲酸联合激光治疗黄褐斑的 耐受性和有效性 : 一项单中心、前瞻性、半脸对照试验 [J]. 中华 皮肤科杂志 , 2022, 55(9): 8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