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07 11:08: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 该院收治的 124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给予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双源 CT 灌注成像检查,根据化疗效果分为 敏感组(n=81)和不敏感组(n=4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 [ 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 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前,敏感组 BF、 PS、BV 均高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BF、PS、BV 均低于治疗前,且敏感组低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 BF、PS、BV 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67、0.824、 0.803、0.932. 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关键词】 双源 CT 灌注成像;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预测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redictive value of dual-source CT perfusion imaging parameters for chemotherapy effect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24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chemotherapy after admission. Dual-source CT perfusion imaging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chemotherapy eff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ensitive group (n = 81) and insensitive group (n = 43). The dual-source CT perfusion imaging parameters [blood flow (BF), blood volume (BV),permeability surface (P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as drawn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dual-source CT perfusion imaging parameters for chemotherapy effects in th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sults:Before the treatment, the BF, PS and BV of the sensitiv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nsensitiv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BF, PS and BV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in the sensitiv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insensitiv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OC curve showed that the areas under the curve of single detection of BF, PS, BV and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the chemotherapy effects of th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as 0.767. 0.824. 0.803 and 0.932. separately, and the combined detection had the highest predictive value. Conclusions:The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dual-source CT perfusion imaging parameters in the prediction of the chemotherapy effects in th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detection of the three.

  【Keywords】 Dual-source CT perfusion imag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effect; Prediction value

  肺癌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病死率 较高,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 80%, 由于其早期无 典型症状,发病较为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 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因此,临床主要采用 化疗治疗 [1]。含铂化疗方案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 常用方案,但部分患者对化疗敏感性较差,甚至化疗后病情仍会持续进展,影响后续治疗及预后 [2]。因此,尽早评估化疗效果,针对性给予后续干预方案至关重要。双源 CT 灌注成像为新型功能性成像技术, 注射造影剂后可对感兴趣区进行连续扫描,获取灌注组织时间 - 密度曲线,从而准确呈现肿瘤血流灌注变化 [3]。本文分析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6 月本院收治的 124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 癌;临床分期为Ⅲ ~ Ⅳ期;可接受本研究化疗、检 查方案;生存时间 >3 个月。排除标准:合并其他 恶性肿瘤;不耐受化疗,无法坚持治疗;合并双 源 CT 灌注成像检查绝对禁忌证;合并自身免疫系 统疾病、重大脏器功能障碍、全身感染性疾病;有 精神障碍或无法沟通交流。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 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敏 感组( n=81)和不敏感组(n=43)。敏感组: 男 58 例, 女 23 例; 年 龄 58~76 岁, 平 均(67.25± 3.18)岁;体质量指数20.2~27.5 kg/m2.平均(23.52± 1.31)kg/m2 ;鳞癌 60 例,腺癌 21 例。不敏感组: 男 28 例, 女 15 例;年龄 55~78 岁, 平均(67.63± 3.42)岁;体质量指数20.5~27.7 kg/m2.平均(23.39± 1.25)kg/m2 ;鳞癌 32 例,腺癌 11 例。两组一般资 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铂类联合多西他赛 化疗方案治疗。第 1 天给予多西他赛注射液(辰 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3648. 2 mL ∶ 80 mg)静脉滴注, 75 mg/m2;第 1、2、3 天 给予顺铂注射液(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 药 准 字 H53021741.6 mL ∶ 30 mg) 静 脉 滴 注, 25 mg/m2.每 28 d 为 1 个周期,共治疗 2 个周期。

  疗效评估:肿瘤完全消失,无新发病灶,维持 4 周及以上,为完全缓解(CR);肿瘤最大径总和 与基线相比缩小≥ 30%,维持 4 周及以上,为部分 缓解(PR);肿瘤最大径总和与基线相比缩小 <30% 或增大 <20%,为稳定(SD);肿瘤最大径总和 与基线相比增加≥ 20%,或出现新病灶,为进展 (PD)。将 CR、PR 归为化疗敏感,SD、PD 归为 化疗不敏感。

  双源 CT 灌 注 成像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 Somatom Drive 双源 CT 扫描仪,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深吸气后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肾脏 中部,先行常规肺部 CT 平扫,电压 120 kV,电流 40 mA,螺距 1.0.确定肺部肿瘤位置和基本情况。 对比剂采用 350 mgI/mL 碘海醇,采用高压注射器 经肘静脉注射 40 mL 碘海醇, 注射速率为 2.5 mL/s, 采用 LungNodules 序列,分别于注射后 3、60 s 进 行扫描,A、B 球管管电压分别为 140、80 kV, 管 电流分别为 56、133 mAs, 旋转时间 0.28 s, 准直 器宽度 64×0.6 mm, 螺距 0.55. 将所有图像及数 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和分析,在肿瘤区域内选择 70~180 mm2 的感兴趣区,绘制时间 - 密度曲线,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均由两名主治医师以上的放射科医师分别进行独立处理,测得数据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2) 分析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对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绘制受试者 工作特征(ROC)曲线, 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评估分析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比较 治 疗前,敏感组 BF、PS、BV 均高于不敏感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BF、PS、 BV 均低于治疗前,且敏感组低于不敏感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 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分析 ROC 曲线结果显示,BF、 PS、BV 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 疗效果的 AUC 分别为 0.767、0.824、0.803、0.932. 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见表 2、图 1.

\
\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为临床最为常见的肺癌类型,其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需给予化疗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命质量 [4]。化疗虽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但部分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差,导致肿瘤细胞难以被完全杀死,影响后续治疗 [5]。因此,尽早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针对性制订后续干预方案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常采用 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但MRI 易受心脏、呼吸伪影等影响,成像质量较差,对于疗效判定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双源 CT 灌注成像通过对比剂可重复、快速扫描,获取时间 - 密度曲线,有效反映组织器官中血流速度、血流量变化情况,且可反映肿瘤内微血管变化情况,量化评估肿瘤微血管密度、组织代谢情况,从而判断肿瘤分期及治疗效果 [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敏感组 BF、PS、BV 均高于不敏感组;治疗后,两组 BF、PS、BV均低于治疗前, 且敏感组低于不敏感组。 分析原因为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中 PS 值可反映 血管表面通透性,可评估肿瘤新生血管成熟度,用 于观察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当 PS 升高时,肿瘤 血管表面通透性较高,化疗药物可充分进入肿瘤内 部发挥药效, 因此化疗敏感性较高;当 BF 升高时, 肿瘤组织处于高灌注状态,化疗药物能更好到达 肿瘤内部,从而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 BV 水平较低时,提示肿瘤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药物难以顺利到达肿瘤组织中,导致化疗效果不 佳 [7-8]。双源 CT 灌注成像利用物质在不同能量下的 衰减特性差异,将碘与其他物质分离,通过彩色编 码技术呈现碘分布图像,从而对肿瘤内碘浓度、碘 覆盖值进行分析,以充分反映病灶内微血管分布 情况,从而评估化疗效果 [9]。本研究 ROC 曲线结 果显示,BF、PS、BV 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 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 AUC 分别为 0.767、0.824、0.803、0.932.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提示临床可通过双源 CT 灌注成像检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双源 CT 灌注成像参数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参考文献

  [1] 吴冠锦,刘祎,焦丽静,等 .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药耐药通路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3.39(6): 893-897.

  [2] 贾莉,朱亚宏,付英,等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8.35( 10): 1533-1537.

  [3] 钟嘉良,卢笑霞 . 双源 CT 灌注成像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7(2): 116-118.

  [4] 刘芳,彭岚竹,席菁乐 . 高表达 MYH9 通过激活 AKT/c-Myc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3.43(4): 527-536.

  [5] 李青黛,吴萌,王红兵 .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J]. 肿瘤药学, 2023.13( 1): 99-105.

  [6] 王炜然,牛向欣,邹芳,等 . CT 灌注成像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 EGFR 基因突变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分析 [J]. 中国 CT 和MRI 杂志, 2023.21(4): 70-72.

  [7] 罗才旭,任龙,刘宁川,等 . 128 层容积 CT 单入口、双入口联合模式全瘤灌注成像用于肺内孤立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6( 13): 25-27.

  [8] 贾靖 . 多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辅助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28(2):65-67.

  [9] 周存凉,丁勇生 . 双源 CT 灌注成像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装备, 2019.16( 11):59-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69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