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患儿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儿血气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竹溪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两组,各36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包括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止咳、平喘、抗炎等,同时对照组患儿接受鼻塞式CPAP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用药,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肺部阴影消失、止咳、退热时间均更短;与治疗前比,治疗24 h后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两组患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CPAP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调节血气指标,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盐酸氨溴索;血气指标;炎症因子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新生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因病原体入侵所致,与新生儿免疫系统、脏器功能不成熟有关,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诱发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等高危并发症,对患儿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机械通气吸氧是临床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措施,但传统机械通气方法属于侵入性操作,作为一种应激源,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发展,使患儿病情程度、危害性严重恶化[1]。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优化,在新生儿肺炎疾病治疗中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常规机械通气相比,鼻塞式CPAP技术安全性更高,操作相对更为简单,操作过程中不会造成医源性的创伤,具有无创性特点,且改善患儿缺氧状态效果良好,可满足临床通气治疗需求[2]。在鼻塞式CPAP技术进行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还需注意新生儿气道狭窄,良好的呼吸道通畅性至关重要。盐酸氨溴索是一种缓解肺部损伤、保护肺组织的润滑祛痰剂,可加速痰液排出,强化支气管纤毛运动,确保呼吸通畅[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新生儿肺炎患儿72例进行分组,开展前瞻性研究,旨在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儿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竹溪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日龄6~16 d,平均(12.68±2.43)d;男患儿20例,女患儿16例。观察组患儿日龄5~18 d,平均(12.94±2.50)d;男患儿18例,女患儿1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新生儿学》[4]中肺炎的诊断标准;②伴有呼吸困难、咳嗽症状;③足月儿;④生长发育正常。排除标准:①接受其他治疗;②巨大儿、早产儿;③伴有先天性心、肝、肺等脏器功能不全;④存在颅内出血患儿;⑤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疾病患儿;⑥对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本研究经竹溪县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法定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均接受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止咳、平喘、抗炎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患儿接受鼻塞式CPAP治疗:使用医用给氧仪(广东鸽子医疗机械有限公司,型号:AB2型),设置吸入氧浓度40%~60%,压力水平4~6 cmH2O(1 cmH2O=0.098 kPa),CPAP流量6~8 L/min,直至氧分压≥7.98 kPa、血氧饱和度≥85%即可。基于上述基础,观察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223,规格:2 mL∶15 mg)静脉滴注治疗,每日用药剂量为7.5 mg/kg体质量,分两次滴注完毕。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结合患儿体征与病症进行评价,治愈:患儿经过1周治疗后肺部阴影X线片检查显示完全消失,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主要症状与体征均全部消失;好转:患儿经过1周治疗后,肺部阴影X线片检查显示明显缩小,患儿主要症状与体征出现好转;无效:经过1周治疗后,肺部阴影X线片、主要症状与体征等无改善,甚至病情恶化加重[4]。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②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肺部阴影消失、止咳、退热时间。③血气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URIT-8036)检测患儿治疗前、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④炎症因子: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采集患儿5 mL清晨空腹肘静脉血,以3 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首先采用S-W法检验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24 h后两组OI、PaO2、S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比较相较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各项炎症因子(血清IL-10、IL-6、CRP)含量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讨论
与成人相比,新生儿支气管、气管较为狭窄,支气管血管弹性纤维、呼吸肌的活性较差,气管的分叉处较高、气管壁较为薄弱,一旦致病微生物侵入引起肺炎后,极易因气道水肿造成气流阻力升高,导致小儿呼吸困难,诱发心衰、呼吸衰竭等。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意义重大。
鼻塞式CPAP是临床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一种通气措施,在保持患儿自主呼吸的基础上,通过施加一定气道内正压,促使萎陷肺泡打开,预防气道萎缩,提高弥散面积、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部顺应性,提高氧合作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常规的CPAP干预方法相比较,本研究采用的鼻塞式通气干预具有鼻腔气道优势,使气道阻力水平降低,进一步改善患儿肺通气。但单独鼻塞式CPAP可能造成鼻腔黏膜干燥,导致分泌物增加,引起鼻塞问题,影响后续治疗[5]。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可增强呼吸道润滑效果,促使大量分泌肺表面活性物,并对支气管纤毛蠕动起到强化效果,一定程度抑制浆液性物质、黏液性物质分泌,促进患儿痰液排出,改善患儿肺通气效果[6]。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更短,提示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CPAP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疗效显著。
OI、PaO2、SaO2是评价患者血气分析的重要参数,其水平越高提示新生儿肺炎患儿呼吸功能恢复越好。PaCO2是反映酸碱平衡中呼吸因素、衡量肺泡通气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水平表达越高则提示患儿可能存在酸碱平衡紊乱情况,病情加重[7]。通过对比分析两组血气指标结果,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改善更优,说明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CPAP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可有效调节血气指标。分析其原因,鼻塞式CPAP能够快速降低肺泡萎缩风险,提高肺残气量,改善患儿缺氧情况,调节血气指标;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能够促进患儿排痰,进一步改善肺通气效果;同时氨溴索能够提高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进而增加抗生素的抗菌作用,降低肺组织损伤,改善血气分析指标[8]。
新生儿肺炎发生后大量炎症介质入侵机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造成炎症损伤,持续的肺部组织缺血缺氧、炎症介质刺激,可能损害患儿机体肺部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患儿肺功能的障碍,加剧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9]。IL-10、IL-6、CRP是常用的炎症因子指标,其表达水平越高,则机体炎症反应越强烈。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均更低,说明鼻塞式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儿症状快速缓解。分析其原因,盐酸氨溴索可刺激合成肺泡Ⅱ型细胞,该细胞可抑制肺泡萎缩,同时强化对机体内、病灶区域的氧自由基快速清除效果,进一步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患儿肺组织起到保护效果;同时采用鼻塞式CPAP通气治疗操作简单,且属于无创性治疗措施,避免经口通气对患儿呼吸道造成过度损伤,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促使患儿病症快速缓解[10]。
综上,在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调节血气指标,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但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小,后期需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席娥,朱晓飞,席艳.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疗效及血气指标、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414-416.
[2]何涓.盐酸氨溴索静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2324-2325.
[3]郝娟,陈旭婷,杨慧,等.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及对预后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9,42(5):952-955.
[4]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5-397.
[5]陈方,陈全景.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分子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47(9):1080-1084.
[6]梁俊霞,袁二伟.氨溴索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5):676-678.
[7]王海君,赵立明,高健东,等.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动脉血气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2):199-203.
[8]杨芳芳,尚朋娟.盐酸氨溴索联合常规治疗对新生儿肺炎的支气管黏膜纤毛结构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2):229-232.
[9]李秋林.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幼儿肺炎并呼吸衰竭[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9):76-78.
[10]王秀玲,张晔,宋伟,等.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0):6-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