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 N 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PCI)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5 月该院收治的 109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行急诊 PCI 治疗,随访 1 个月统计预后不良发生情况,比较不同预后、不同心力衰竭程度(Killip 分级)患者的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 109 例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发生预后不良 26 例,预后良好 83 例;预后不良患者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Killip 分级越高, 血清 NT-proBNP 和 PCT 水平越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ROC 曲线显示,NT- proBNP、PCT 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54、0.886、0.993. 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 特异度、约登指数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 NT-proBNP 和 PCT 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且联合检 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Predictive value ofcombined detection ofserumNT-proBNPand PCTlevels onpoorprognosisinpatientswith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 after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
WANG Yi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of Dengfeng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247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redictive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 proBNP) and procalcitonin (PCT) levels on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09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May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mergency PCI and followed up for 1 month, the incidence of poor prognosi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levels of serum NT-proBNP and PCT in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 and different degree of heart failure (Killip grade) were compare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single and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NT-proBNP and PCT levels for poor prognosis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Results:There were 26 cases of poor prognosis and 83 cases of good prognosis in the 109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The levels of serum NT-proBNP and PCT in the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tients with good prognosi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higher the Killip grade was, the higher the serum NT-proBNP and PCT levels wer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ROC curve show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single NT-proBNP detection, single PCT detection and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poor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were 0.954. 0.886 and 0.993. separately, and the sensitivity, the specificity and the Youden index of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index detection. Conclusions:NT-proBNP and PCT can be used as the predictors of poor prognosis for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an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index detection.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N-terminal pro-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ocalcitonin; Prognosis; Prediction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引发的急性心肌坏死, 及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提高患者生 存率,但其术后仍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支架内再狭窄、 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 [1]。寻找能够预测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PCI 后发生预后不良的指标,有助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改善患者预后。N 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是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应用广泛 [2]。降钙素原(PCT)是 由甲状腺 C 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多用于感染性 疾病的诊断中,也有研究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后可导致炎症级联反应,引起 PCT 水平升高 [3]。基 于此,本文探讨血清 NT-proBNP 和 PCT 水平对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109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 料。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 南》[4] 中相关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力衰竭 程度(Killip)[5] 分级Ⅰ ~Ⅲ级;符合 PCI 治疗指征; 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 ≤ 12 h;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既往心脏介入治疗史;合并严重肝、肾功 能障碍;合并严重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 等;伴严重血管钙化。其中,男 76 例, 女 33例; 年 龄 43~76 岁, 平 均(63.45±8.47) 岁; Killip 分 级: Ⅰ级 53 例, Ⅱ级40 例, Ⅲ级 16 例;发病至入院时间 3~12h,平均(6.43±2.43)h。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治疗。术后即刻 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 2 mL,离心(转速 3000 r/min, 时间 10 min,半径 10 cm)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 附法检测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
1.3 观察指标 ( 1)统计患者 PCI 治疗后 1 个月 内预后不良发生率,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再次心肌梗死、死亡等,并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 良患者的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2)比较 不同 Killip 分级患者 NT-proBNP、PCT 水平及预后 不良发生率。(3)分析血清 NT-proBNP、PCT 水 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预后 不良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 两两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 评估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AUC ≥ 0.9 表示预测价值较高,0.7 ≤ AUC<0.9 表示 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 表示预测价值较低。
2 结果
2.1 预后不良发生情况及血清 NT-proBNP、PCT水平比较 109 例心肌梗死患者 PCI 治疗后发生预 后不良26例,其中心力衰竭 10例,心源性休克7例, 再次心肌梗死 6 例,死亡 3 例。预后不良患者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不 同 Killip 分级患者血清 NT-proBNP 和 PCT 水平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Killip 分级越高,血 清 NT-proBNP 和 PCT 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各级别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血清 NT-proBNP、PCT 水 平 单项及联合检 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 值 ROC 曲线显示,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 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 PCI 后预后不良 的 AUC 分别为 0.954、0.886、0.993.且联合检测 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 见图 1、表 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因冠状动脉阻塞而出现 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及时予以 PCI 治疗可恢复 心肌血流灌注,挽救患者生命,但部分患者受益不 大,可出现再灌注损伤、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预 后 [6]。寻找能预测 PCI 治疗预后不良的有效指标, 有利于及早采取防控措施,降低患者不良预后发 生率 [7]。
脑钠肽(BNP)为心室肌细胞分泌的神经激素, 具有排钠利尿、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 系统活性等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心肌 细胞可快速合成 BNP 并释放入血 [8]。NT-proBNP 是BNP 的代谢产物,其检测灵敏度较 BNP 更高,且 半衰期较长,是诊断心肌损伤的常用指标 [9]。PCT 属于炎性指标,其血清浓度可在机体发生感染、组 织损伤后升高。心肌细胞在缺氧情况下会大量产生 PCT,且梗死面积越大,血清 PCT 水平越高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109 例心肌梗死患者 PCI 治 疗后发生预后不良 26 例(23.85%),发生率较高; 预后不良患者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均高于预 后良好患者,且 Killip 分级越高,血清 NT-proBNP 和 PCT 水平越高;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NT- proBNP、PCT 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 PCI后预后不良的 AUC 分别为 0.954、0.886、 0.993.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 均高于单一指标。分析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 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心脏容量负荷和压力负 荷增加,会刺激心室肌分泌 NT-proBNP,而且 NT- proBNP 水平与心肌组织受损程度呈正比 [11]。此外, 心肌梗死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微炎症反 应,血清 PCT 水平高于正常,而 PCT 水平升高又 会加重血管内皮损伤 [12]。PCI 治疗虽能改善心肌缺 血症状,但不能挽救已坏死的心肌细胞,因此血清 NT-proBNP、PCT 水平越高, 提示心肌损伤越严重, 发生预后不良的风险越高,且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 度、特异度, 预测价值更高 [13]。建议临床在 PCI 治 疗后动态监测患者 NT-proBNP、PCT 水平,对二者水平升高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术后心血管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NT-proBNP 和 PCT 可作为急性心 肌梗死患者 PCI 治疗后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参考文献
[1] 高东方,梁岩,蔺亚晖,等 . 高敏肌钙蛋白 I 浓度及其变化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能分析 [J].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 (43): 3463-3468.
[2] 范建民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浆氨基 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药物 与临床, 2020.20(23): 3935-3937.
[3] 郑生 .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脉介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心功能及 cTnI,NSE,PCT 水平的影响 [J]. 现代医学与健康 研究, 2021.5(6): 55-57.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 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29( 12): 710-725.
[5] 武峪峰 . Killip 分级与 TIMI 评分联合用于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 死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 [J]. 临床荟萃,2012.27(10):892.
[6] 王家琦,王禹丹,吴路路,等 . 两项炎性指标联合对老年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院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J]. 中华老年 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24(8): 807-810.
[7] 薛会丽 . 血清 FGF-23、 MCP-1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治疗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1.30(26): 4966-4969.
[8] 张慧霞,张超红 .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急诊 PCI 对急性心肌 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术后血清 cTnI、NSE、PCT 水平及 生存质量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 (5): 748-751.
[9] 黄文蔚,洪李锋,祝聪聪,等 . NT-proBNP 联合 MR-proADM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 1 年内心力衰竭及死亡的预测价值 [J]. 中 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8( 13): 2117-2119.
[10] 周灿富,梁军,杨保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 清 PCT、BNP 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J]. 海南医学, 2023.34( 1): 10-13.
[11] 谈昀,马兰香,张树苗,等 . 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支架内 再狭窄患者的 CRP、Hcy、CysC、NT-proBNP、LDL-C 变化 及临床意义 [J]. 海南医学, 2022.33( 14): 1799-1802.
[12] 梁吉斌, 徐宏勇 . 血清 PCT, D 二聚体及 BNP 在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 PCI 后心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J]. 血栓与止血学, 2022.28( 1): 59-61.
[13] 贾艳芳 . 血清 NT-proBNP, 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血管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 ( 17): 3225-32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