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肠道益生菌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对患者的腹泻反应及抗肿瘤疗效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10:52: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益生菌对吡咯替尼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对患者抗肿瘤疗效、腹泻反 应、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诊治的 HER-2  阳性晚期 乳腺癌患者(4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0 例)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接受吡咯替尼治疗,观察组(20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 础上联合双歧杆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T 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以及腹泻发生情 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 CD4+   百分比、CD4+/CD8+   比值与治疗前比均升高,CD8+   百分比及血清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 、肿瘤坏死因子 -α 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观察组患者腹泻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肠道益生菌可以增强吡咯替尼对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抗癌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并可缓解吡咯替尼治疗所致的腹泻反应。

  【关键词】 HER-2 阳性;  晚期乳腺癌;  吡咯替尼;  肠道益生菌;  T 淋巴细胞亚群;  腹泻;  炎症因子

  乳腺癌是现代社会常见的恶性肿瘤,人表皮生长因 子受体 -2(HER-2)在乳腺癌中过表达提示预后较差,因 此,HER-2 阳性乳腺癌一直是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 [1] 。吡 咯替尼是一种靶向 HER-1、HER-2、HER-4 的酪氨酸激酶抑 制剂,其抗肿瘤疗效好,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药物。有研究证明,吡咯替尼可 明显延长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2] 。但 长期应用吡咯替尼,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以腹 泻最为常见,其中≥3 级的腹泻反应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 平,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现阶段针对吡咯替尼引起 腹泻的原因、应对方式等研究仍是空白。基于此,本研究 旨在探讨肠道益生菌在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对 患者抗肿瘤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 诊部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诊治的 40 例 HER-2 阳 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 照组患者病程 0.8——4 年,平均(2.35±0.25 )年;年龄  32——78 岁,平均(48.18±2.15 )岁;体质量 40——55 kg,平 均(48.58±2.58 )kg。观察组患者病程 0.5——5 年,平均 (2.39±0.27 )年;年龄 31——79 岁, 平均(48.15±2.14 )岁;体质量 41——57 kg,平均(48.61±2.59 )kg。比较两组一般 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 准:①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  年版)》[3]  中的 HER-2 阳性乳腺癌诊断标准;②癌症晚期; ③美国东部协作肿瘤组体能状况(ECOG-PS)[4] 评分 0——1  分;④拟接受吡咯替尼治疗至少 6 个月;⑤预计生存期 >0.5 年。排除标准:①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或肠炎;②具有 肠道手术史或腹盆部放疗;③大小便失禁;④正在使用活 性泻药、抗腹泻、抗生素、抗真菌、抗寄生虫或抗病毒药 物;⑤存在器官功能不全。本研究已经上海美中嘉和肿瘤 门诊部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静脉滴注多西他 赛注射液(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注册证号 H20140086,规格: 0.5 mL  ∶20 mg ),75 mg/m2 ,化疗第 1 天给药,1 次 /3 周,每 3 周为 1 个治疗周期,静脉滴注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Genentech Inc.,注册证号 S20181016, 规格:440 mg(20 mL )/ 瓶 ],首次 8 mg/kg 体质量,化疗第 1 天给药,1 次 /3 周,后续使用剂量为 6 mg/kg 体质量,每 3 周为 1 个周期,共治疗 6 个周期。同时,给予对照组患 者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20180013,规格: 80 mg/ 片)治疗,400 mg/ 次, 1 次 /d,依据《化疗相关性腹泻的评价与防治》 [5]  中的相关标准评估腹泻程度,如出现 3 级及以上腹泻,加用 止泻药,并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减量,减量为 320 mg/ 次, 1 次 /d,或者停药。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联合双歧杆 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10950032,规格: 0.21 g/ 粒)治疗,0.63 g/ 次,3 次 /d。均 治疗 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其中完全缓解为患者症状、 体征、病灶完全消失,且维持 4周及以上时间;部分缓解 为患者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肿瘤病灶最大长径总和缩小 >30%,且维持 4 周及以上时间;疾病稳定为患者症状、 体征无加重,肿瘤病灶最大长径总和缩小≤30% 或者增 大≤20% ;疾病进展为患者症状、体征加重,肿瘤病灶最  大长径总和增大 >20% [6] 。客观缓解率 = 完全缓解率 + 部  分缓解率。② T 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 空腹静脉血 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 [ 贝克曼库尔特国际 贸易 ( 上海 ) 有限公司,型号:CytoFLEX  SRT] 测定外周 血 CD4+、CD8+  百分比,并计算 CD4+/CD8+  比值。③炎症  因子。采血方式同②,血液以 3 500 r/min 离心 15 min 后 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6、肿  瘤坏死因子 - α 水平,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测定法检测血清 C- 反应蛋白。④腹泻发生情况。依据《化疗相关性腹泻 的评价与防治》[5]  中相关腹泻分级的相关标准进行腹泻分级,每天大便较治疗前增加 <4 次,排出物量轻度增加为 1 级;每天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增加 4——6 次,排出物量中度 增加,不影响日常生活为 2级;每天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增 加≥7 次,失禁,需 24 h 静脉补液,住院治疗,影响日常 生活为 3级;危及生命(如血液动力学衰竭)为 4 级;死 亡为 5 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符 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后两组患者 CD4+  百分比、CD4+/CD8+   比值均升高,CD8+ 百分比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 因子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腹泻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及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类 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人数超过 26 万, 在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占比约 15%,在罹患乳腺 癌的患者中近 30% 表现出 HER-2 基因过表达的情况,且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临床预后不佳 [7] 。近 年来,随着创新药的应用,新药吡咯替尼在乳腺癌领域中 获得显著的科研成果,采用吡咯替尼靶向药治疗可抑制癌 细胞生长、扩散。但吡咯替尼应用的同时,会产生腹泻等 药物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辅以肠道益生菌治疗。

  吡咯替尼是一种小分子不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 HER-1、HER-2、HER-4 的胞内酪氨酸激酶区 ATP 结合位 点共价结合,阻断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通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免疫指标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客 观缓解率及 CD4+ 百分比、 CD4+/CD8+  比值更高, CD8+ 百 分比更低, 提示吡咯替尼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 HER-2 阳性 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研究发现, 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正常细胞也被破坏,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微环境发生改变,而吡咯替尼在恶性肿瘤免疫应答抑 制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可杀死大量癌症细胞,促使更多的 新抗原被释放入血, 从而使血液循环中的更多 T 淋巴细胞 被激活, 激活后的 T 淋巴细胞可向肿瘤组织周围进行迁移 和浸润, 从而增加 T 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提高 抗肿瘤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8] 。肠道菌群参与形成一 种由免疫与化学等多种功能共同构成的微生态屏障系统, 可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发育和维持协助人体代谢。益生 菌与吡咯替尼联合治疗,可能进一步放大肿瘤组织局部的 免疫反应,改善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增强患者胃肠道免疫 功能 [9]。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而各种抗 癌药物的应用可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腹泻的发生导致胃 肠微生物环境失衡,同时增加了炎症反应刺激,导致炎症 加重,从而导致实质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严 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因此,炎症因子促进了癌细 胞的扩散与转移,加重了乳腺癌的进展,不利于癌细胞的控制。益生菌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可维持机体免疫功 能, 促进食物消化与吸收;当肠道微生物群失衡时, 炎症 因子升高,而增加益生菌的摄入,可起到促进肠道微生物群 平衡的作用,对炎症因子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改善肠道 炎症反应, 缓解腹泻 [10]。同时, 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 为肠道的有益菌群,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 安全性 [11]。本研究中,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均低于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泻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吡咯 替尼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可以有 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腹泻症状。

  综上, 吡咯替尼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 HER-2 阳性晚期 乳腺癌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炎 症因子水平,缓解吡咯替尼治疗所致的腹泻反应。但本研 究对样本观察时间较短,需进一步完善设计后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何思怡 , 李贺 , 曹毛毛 , 等 . 全球及我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年 龄分布及变化趋势 [J]. 中国肿瘤 , 2023, 32(1): 1-7.

  [2]   任文静 , 张婉璐 , 王慧冰 , 等 . 吡咯替尼治疗 HER2 阳性乳腺 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 2023, 20(1): 5-9,14.

  [3]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 指南与规范 (2019 年版 )[J].  中国癌症杂志 , 2019, 29(8): 609-679.

  [4]   林燕 , 宋雨 , 徐颖 , 等 . 简化老年综合评估分级在老年女性乳腺 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2021, 43(3): 395-401.

  [5]    张程亮 , 桂玲 , 刘东 . 化疗相关性腹泻的评价与防治 [J]. 药品评 价 , 2011, 8(14): 27-30, 33.

  [6]   柳影, 程颖 .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 [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 18(2): 149-152.

  [7]   段帅 , 郭晨明 , 李慧芳 , 等 . 1990—2019 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 病死亡趋势及年龄- 时期- 队列模型分析 [J].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2, 49(10): 586-591.

  [8]   左永刚, 刘家才, 郭鑫, 等 . 外周血T 淋巴细胞及双阴性T 细胞在 乳腺癌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22, 42(24):5945-5950.

  [9]   史晓艳 . 双歧杆菌对化疗后肠道菌群紊乱及相关性肠炎的防 治 [D]. 大连 : 大连医科大学 , 2017.

  [10]  古晓东 , 兰超 , 张华一 , 等 . 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 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肿瘤研究与临 床 , 2023, 35(3): 200-204.

  [11]  郑雅琦 , 秦子涵 , 盛世盈 , 等 . 微生物群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 进展 [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 2022, 14(5): 581-5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10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