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 )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 取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48 例 CHB 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24 例)患者采用恩 替卡韦治疗, 观察组( 24 例) 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两组均于治疗 1 年后评估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 指标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复常率、HBeAg 血清转换率、乙型肝炎病毒 DNA( HBV-DNA )转阴率、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 转阴率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 [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白蛋白( ALB )]、肝纤维化指标 [ Ⅳ型胶原 (Ⅳ -C )、层粘连蛋白( LN )、Ⅲ型前胶原( PC Ⅲ) 、透明质酸( HA )]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 ALT 复常 率、HBeAg 血清转换率、 HBV-DNA 转阴率、HBeAg 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ALT 、 TBiL、AST 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更低;血清 ALB 水平显著升高, 且观察组更高(均 P<0.05 );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更低(均 P<0.05 );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聚 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CHB 能够有效抑制机体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改善患者肝功能, 减少肝脏纤维组织增生, 且不会明显 增加不良反应。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指机体 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导致肝脏发生炎症和 (或)肝纤维化的慢性疾病,常见临床症状有乏力、食欲 减退、肝掌、肝脾肿大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转变为肝 癌或肝硬化,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 。临床治 疗 CHB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为恩替卡韦,该药物属于鸟嘌 呤核苷类似物,可抑制 HBV 复制,改善肝脏炎症,但有 研究显示,长期应用单一药物容易导致药物耐药突变,影 响疗效,且停药后病情易复发 [2] ,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 果,临床多联合用药。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作为干扰素 分子与聚乙二醇分子的复合物,具有相对持久的病毒学 应答率,对 CHB 患者具有免疫调节与抗病毒双重作用 [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 卡韦对 CHB 患者临床指标、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 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8 年 10 月 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48 例 CHB 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两组,各 24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3、11 例;年龄 19~70 岁,平均(43.52±10.12 )岁;病程 2~31 年,平均(19.15±5.42)年。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 别为 14、10 例;年龄 20~69 岁,平均(44.61±10.23 )岁; 病程 3~30 年,平均(19.24±5.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 性。诊断标准: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 版)》[4] 中 CHB 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上述诊断 标准者;近 1 年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或免疫调节剂治疗者; 特异血清病原学诊断结果显示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 呈阳性者;无长期饮酒史者等。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使用 药物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失代偿期肝硬化者等。本 研究经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 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护肝、免疫调节药物治 疗及饮食指导,此外,给予对照组患者恩替卡韦片(北 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193077.规 格: 0.5 mg/ 片)口服治疗,0.5 mg/ 次,1 次 /d。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 α -2a 注射液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J20150056.规格: 180 μg ∶0.5 mL)皮下注射,180 μg/ 次,1 次 / 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1 年后评估疗效。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 2 mL,离心(3 500 r/min,15 min)后取血清,采用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 [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型号: cobas 8000 c 702] 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 HBeAg 水平, 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HBV-DNA)水平,记录两组患者 ALT 复常率、HBeAg 血清转换率、HBV-DNA 转阴率(<5× 102 copies/mL)及 HBeAg 转阴率。②肝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 组患者血样,采集、血清处理方法同①,采用全自动生化 分析仪(同①)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③肝 纤维化指标。采血、血清制备方法同①,使用酶联免疫吸 附法检测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 -C )、 Ⅲ型前胶原(PC Ⅲ)、透明质酸(HA)水平。④不良反应 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腹泻、发热等发生 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 数据,计数资料包括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包括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指标,经 S-W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 表示,采用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 ALT 复常率、 HBeAg 血清转换率、HBV-DNA 转阴率、HBeAg 转阴率均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1.
2.2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者血清 ALT、TBiL、AST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 更低;ALB 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 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中 2 例 患者有恶心症状、2 例患者有腹泻症状、1 例患者有发热 症状,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0.83%( 5/24 );观察组中 2 例患者有恶心症状、3 例患者有腹泻症状、3 例患者有发 热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33.33%( 8/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9. P>0.05 )。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 CHB 患者主要目标是抑制 HBV 复 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长患者 生存时间等。恩替卡韦是临床治疗 CHB 的一线用药, 口服 后可以在体内代谢为三磷酸盐,竞争性地抑制HBV 多聚酶 的自然底物三磷酸脱氢鸟嘌呤核苷,高选择性抑制HBV 多 聚酶活性,能够强效抑制病毒复制,且长期应用可改善肝 硬化患者组织学病变,然而长期用药会引起耐药性问题, 难以实现持久的免疫应答 [5]。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是干扰素 α-2a 与聚乙二醇的复 合物,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长效干扰素,具有调节免疫 功能与抗病毒的双重作用,且其半衰期长,可获得相对持 久的应答作用 [6]。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 ALT 复常 率、HBeAg 血清转换率、HBV-DNA 转阴率、HBeAg 转阴 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提示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 卡韦治疗 CHB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 果。恩替卡韦对 HBV-DNA 多聚酶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 病毒核酸合成,抑制病毒复制,减轻机体肝组织的炎症坏 死程度;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作为聚乙二醇与干扰素互相 结合后形成的一类新型长效干扰素,不仅具有调节机体的 免疫功能、抑制 HBV 复制及清除 HBV 的能力, 还增加了 分枝状的聚乙二醇多聚物, 能够使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在 患者血液中大量积聚,有利于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延长 了药物作用时间 [7]。

HBV 的持续复制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而在 淋巴细胞清除病毒的同时,会间接损伤肝细胞,引发肝细 胞的炎症反应与肝纤维化进程加快。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ALT、AST、TBiL、 Ⅳ -C、LN、PC Ⅲ、HA 水平均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 照组, ALB 水平均升高, 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明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恢复 CHB 患者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Toll 样受体 (TLR )4 是机体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能够特异性识别 受体蛋白,在感染初期与免疫细胞接触后增加免疫应答, 并启动细胞内核转录因子 -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恩 替卡韦能够抑制 HBV 对 TLR4 的上调作用, 降低NF-κb 的 活化, 从而有效改善 CHB 患者肝功能, 逆转肝脏的纤维化 进程。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通过诱导 MyD88(TLR 信号 级联放大系统中的重要成分)而抑制 HBV 复制, MyD88 被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诱导产生后, 增强 NF-κb 活性, 从 而抑制 HBV 转录 [8]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能激活被感染肝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基因,从而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提 高特异性 T 淋巴细胞功能,改善 Th1 和 Th17 细胞水平, 控制机体免疫调节,进而减轻炎症刺激,减少肝组织受到 的损伤, 从而阻滞肝组织纤维化, 控制肝纤维化进程 [9-10]。 此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恩替卡韦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多为恶心、腹泻等轻 微的消化系统症状;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最常见的不良反 应为流感样症候群(发热、乏力、恶心等),一般情况下 减少用药剂量即可自行缓解。
综上,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CHB 能够有效抑制机体 HBV 复制, 改善患者肝功能, 减少肝脏 纤维组织增生,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后续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 究,以证实本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周薇薇 , 黄俊 , 潘发明 .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2. 38(12): 1420-1424.
[2] 王春莹 , 屈耀宁 , 乔炜 , 等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 清 HBV cccDNA 和 HBVpgRNA 水平变化 [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2. 25(5): 641-644.
[3] 涂杰霞 , 王安娜 , 廖若汐 . 干扰素 α-2b 与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治 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研究 [J]. 实用肝脏病杂志 , 2019.22(5): 648-651.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 慢性乙型肝 炎防治指南 (2015 年版 )[J].实用肝脏病杂志 , 2016. 19(3): 389-400.
[5] 王健 , 吴东洋 , 郑建兴 , 等 . 恩替卡韦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 肝炎抗病毒效应评估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23. 33(5): 652-656.
[6] 刘忠伟 , 刘明 , 龚红梅 , 等 . 血清 pgRNA 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 低HBeAg 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 清除的预测意义 [J]. 陆 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2. 44(2): 155-161.
[7] 李瑾 , 董京涛 , 董振博 , 等 .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卡韦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2): 92-96.
[8] 焦向鲲 , 高玉金 , 王春颖 , 等 .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 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中国药房 , 2017.28(32): 4552-4555.
[9] 张娟 , 高润平 . 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在成人 HBeAg 阳性免疫耐受慢性 HBV 感染者中的应用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2): 430.
[10] 周红 , 杨凤 , 王容 , 等 .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联合恩替卡韦治 疗 CHB 的效果及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 [J]. 疑难病杂志 ,2019. 18(7): 682-6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0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