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在 2% 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效果, 以及对患儿病损部位血流峰值、静脉血阻力系 数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2 年 6 月苏州大 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 90 例血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各 45 例。对照组患儿以 2% 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 观 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两组患儿均于治疗 6 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病损 部位血流峰值、静脉血阻力系数及血清 VEGF 、bFGF 水平,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病损部位血流峰值显著降低,静脉血阻力系数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与治疗前 比,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VEGF 、bFGF 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 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儿血管瘤, 可提升治疗效果, 阻断病损部位血流并调节 VEGF 与 bFGF 水平,使血管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安全性良好。
血管瘤在婴儿群体中较为多见,其属于良性肿瘤疾 病。婴儿血管瘤的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其次在躯 干与四肢上。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患儿的病损区域出现皮 肤感染、破溃,甚至导致局部出现瘢痕。卡替洛尔滴眼液 属于 β- 受体阻滞剂,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对于表浅血管瘤,可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但该药 物对于血管瘤的治疗难以取得彻底根治的效果 [1] 。因此需 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脉冲染料激光是通过介导器以 脉冲形式发射激光,对氧化血红蛋白产生作用,因此可取 得较好的祛红效果 [2] 。目前研究报道中,对于两者联合应 用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并不多见。因此开展本研究,旨在 探讨婴儿血管瘤治疗中 2% 卡替洛尔滴眼液基础上加用脉 冲染料激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2 年 6 月苏州大 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 90 例血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5 例。对照组中男患儿 25 例,女患儿 20例;月龄 3~6 个月,平均(4.20±1.05)个月;皮损面积为 4~20 cm2 ,平均(11.65±4.82 )cm2 ;病 损位置:头颈部 26 例,躯干部 11 例,四肢 8 例。观察 组中男患儿 23 例,女患儿 22 例;月龄 3~6 个月,平 均(4.25±1.18 )个月;皮损面积为 4~19 cm2 ,平均 ( 11.40±4.77 )cm2 ;病损位置:头颈部 28 例,躯干部 10 例,四肢 7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实用皮 肤性病诊疗图鉴(第 2 版)》[3] 中婴儿血管瘤的诊断标准; 皮损深度未超过 3 mm者;未合并其他皮肤疾病者等。排 除标准:重大脏器功能异常者;合并雷诺综合征者;合并 支气管哮喘者等。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 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 2%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 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94041.规 格: 0.6 mL ∶ 12 mg)治疗,对折医用纱布,使其厚度为 4 层,然后修剪医用纱布,边缘比血管瘤病损部位大 1 cm 左右,使用 2% 卡替洛尔滴眼液浸湿医用纱布,敷贴于病 损部位上,并采用保鲜膜将医用纱布覆盖,提高药物渗透 效率,每次敷贴时间为 1 h,2 次 /d,早晚各 1 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脉冲染料激光照射治疗,采 用脉冲染料激光仪(赛诺龙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 号:Vbeam 595 nm),治疗时设置光斑大小为 7 mm,脉宽 为 3~10 ms,能量密度为 10 J/cm2 ,动态冷却持续时间为 30 ms ,间隔 20 ms,每隔 1 个月治疗 1 次。在脉冲染料激 光治疗后,以夫西地酸软膏(Bright Future Pharmaceuticals Factory,注册证号 HC20150043.规格: 5 g/ 支)进行 涂抹,治疗 1 周后,再为患儿应用 2% 卡替洛尔滴眼液 治疗,用法与对照组相同,以患儿自身的具体情况,确 定治疗总周期。两组患儿均于治疗 6 个月后进行疗效 评估。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血管瘤面积较治疗前缩小 ≥ 75% 为治愈; 50%< 血管瘤面积较治疗前缩小 <75% 为显效; 25%< 血管瘤面积较治疗前缩小≤ 50% 为有 效;血管瘤面积较治疗前缩小≤25% 为无效 [3] 。总有效 率 = 治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病损部位血流峰值与 静脉血阻力系数。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仪 [ 大为医疗(江苏)有限公司,型号:DW-T5] 检 测患儿病损部位血流峰值与静脉血阻力系数。③血清学 指标。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儿 5 mL 晨起空腹静脉血, 随后进行离心处理(3 000 r/min,15 min)取血清,以酶 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 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④不良反应。统 计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溃疡、湿疹、水疱、红肿等发生 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经 K-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 行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儿病损部位血流峰值与静脉血阻力系数比 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病损部位血流峰值显著 降低,静脉血阻力系数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 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儿血清 VEGF、bFGF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VEGF、bFGF 水平均显著降 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血管瘤的发生多是由于胚胎时期的血管组织出现增生 导致,疾病特点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是一种出现于皮肤与软组织的良性肿瘤疾病。由于血管瘤易发生于头面 部,因此会对婴幼儿的面容产生影响,同时躯干与四肢部位 的血管瘤在摩擦作用下可能发生破溃,导致患儿出现疼痛 感。卡替洛尔属于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在应用早期可 能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的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活性产生抑 制作用,从而改变患儿血管瘤病损部位的血流动力学,使 血管瘤病损部位的颜色变浅,质地变得更为柔软,达到治 疗效果,但由于该药物的首过效应较强,个体差异较大, 在使用过程中不仅生物利用度低,且易与其他药物相互作 用,导致效果减弱 [4]。
脉冲染料激光为临床上对浅表性血管瘤进行治疗的 常用方法,其可向血红蛋白传输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热 量,使血红蛋白结构受到破坏,出现凝血的情况,将血管 阻塞,同时热量在传输至血管壁后,可引起选择性微血管 损伤闭合[5]。将 2% 卡替洛尔滴眼液与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应 用,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影响和破坏婴儿血管瘤的病变 组织的血管生成与功能,从而使血管瘤组织无法得到充足 的血氧供应,促使血管瘤组织发生坏死,取得更好的治疗 效果 [6]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更 高,病损部位血流峰值更低,静脉血阻力系数更高,表明 2% 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儿血管瘤,可 将患儿病损部位的血管内径缩小,降低血流峰值速度,增 加静脉血阻力系数,疗效显著。
有报道称,增生期血管瘤内 VEGF 与 bFGF 呈现为过 表达状态 [7] 。VEGF 在血管瘤的增生期呈现出高表达,但 在血管瘤的消退期表达并不明显, 提示 VEGF 和血管瘤的 病情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bFGF 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 分裂、增殖起到刺激作用,使组织内的血管生成增加,由 此加重血管瘤患儿的病情 [8]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 儿血清 VEGF、bF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婴儿血管 瘤治疗中 2% 卡替洛尔滴眼液基础上加用脉冲染料激光, 可通过调节 VEGF、bFGF 水平,使患儿的血管瘤病情得 到有效控制。有研究报道称,激光治疗前后血管瘤患儿血 清中 VEGF、bFGF 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9] ,提示 2% 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 儿血管瘤,可降低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抑制血管形成, 这亦可能是两者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另外,本研究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应用,并不 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是脉冲染料激光在应用 过程中,其照射剂量可控性好,同时局部应用后,导致的 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红肿,且处于可控范围,因此,脉冲 染料激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有研究报道称, β 受体阻滞剂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后,可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认为联合治疗可更快速地控制血管瘤 病情进展,减少局部溃疡的出现,同时随着血管瘤治疗效 率提升,可减少由于血管瘤导致的表皮厚度减小引发的湿 疹 [10]。但本研究与上述报道存在差异, 可能和本研究选取 的样本量较小存在关联,后续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分析 2% 卡替洛尔滴眼液基础上加用脉冲染料激光对于婴儿血 管瘤患儿的不良反应的影响。
综上,婴儿血管瘤治疗中 2% 卡替洛尔滴眼液基础上 加用脉冲染料激光,可提升治疗效果,阻断病损部位血流 并通过调节 VEGF 与 bFGF 水平,使患儿的血管瘤病情得 到有效控制,且安全性良好。但目前关于 2% 卡替洛尔滴 眼液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临床报道较为少见,因此未 来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汪城河 , 余淑萍 , 苏振民 , 等 . 脉冲染料激光、曲安奈德注射和 外用卡替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J]. 中国美 容整形外科杂志 , 2022. 33(8): 488-491. 515.
[2] 曾颖 , 林琼珠 , 占魁 .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长脉冲 Nd: YAG 激光序 贯发射治疗婴儿血管瘤患者 37 例 [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 2013.22(1): 31-34. 68.
[3] 郑和义 , 李军 . 实用皮肤性病诊疗图鉴 [M]. 2 版 . 福州 : 福建科 学技术出版社 , 2007: 228-230.
[4] 刘建中 , 邓霞 , 谭卫群 , 等 . 外用 2% 盐酸卡替洛尔和 0.5% 马来 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浅表性婴儿血管瘤临床观察 [J]. 中国皮 肤性病学杂志 , 2021. 35(3): 277-282.
[5] 房慧 , 欧阳飞 , 万焰 , 等 . 595 nm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 0.5% 马来 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儿浅表性血管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 察 [J]. 肿瘤预防与治疗 , 2021. 34(4): 342-347.
[6] 王攀 , 郑源泉 , 卢静静 , 等 . 2% 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多磺酸粘多 糖乳膏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中国麻风皮肤 病杂志 , 2021. 37(6): 360-364.
[7] 吴杉英 , 王彪 , 陈丽芬 , 等 . 普萘洛尔治疗对增生性血管瘤患儿 血清中 VEGF、bFGF、MMP-9 的影响 [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杂志 , 2014. 10(4): 181-182. 186.
[8] 徐荣建 , 王法刚 , 党伟 , 等 . 激光治疗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 血浆 VEGF 及 bFGF 表达的影响 [J]. 山东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13. 51(4): 96-99
[9] 汪珩 . 激光治疗对小儿皮肤血管瘤患者血浆中两种细胞生长因 子表达影响的临床研究 [J].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4. 11(15): 2149-2150.
[10] 王思 , 杨丽君 , 刘春景 . 595 nm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马来酸噻吗 洛尔滴眼液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J]. 河北医药 ,2021. 43(8): 1204-12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