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脉冲染料激光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7 16:02: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比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运用脉冲染料激光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0例在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和对照组(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各65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与对照组(83.08%)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2%)较高(P<0.05)。结论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相比,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运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脉冲染料激光;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本文引用格式:丁宏辉.脉冲染料激光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68+71.

0引言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存在色素沉着改变情况,对患者心理和外观均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十分关键[1],遂本文主要对在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运用脉冲染料激光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30例在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其划分标准为:随机分组原则。观察组包含34例男患者和31例女患者,对照组包含33例男患者和32例女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为13-7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0-74岁,平均(42.18±2.06)岁和平均(42.35±2.09)岁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一般基线数据的比较中,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并且可以实施比较统计。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运用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主要方法为:仔细清洁治疗区皮肤,将复方利多卡因凝胶涂抹于治疗区,同时使用保鲜膜进行覆盖,覆盖时间大约40 min,按照瘢痕的深浅度、形态及大小等,对激光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使其处于合适状态,激光枪头和瘢痕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2 cm左右,对瘢痕部位进行逐层气化烧灼处理。治疗3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激光治疗,对患者持续治疗3-4次。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运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主要方法为:595 nm为波长大小,治疗参数为:7 mm为光斑大小、8.75 J/cm2为能量密度、6 ms为脉宽大小,将复方利多卡因凝胶涂抹于治疗区,对其进行麻醉处理,1小时以后进行有效治疗,对瘢痕部位进行逐层气化烧灼处理。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为3个月,对患者持续治疗6-10次。

1.3疗效评价标准[2]。其评价标准为:瘢痕平整度超过80%,瘢痕颜色和周围正常皮肤比较接近时,则表示为显效;瘢痕平整度在50%至80%范围内,明显减轻色泽不均情况时,则表示有效;没有改善患者色泽不均症状,瘢痕平整度较差,同时有新生瘢痕出现时,则表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有效分析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计数资料,运用“[n(%)]”表示、“χ2”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08%)、(96.92%),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较低(P<0.05),具体见表1。


\
 

3讨论

在病理性瘢痕中,增生性瘢痕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机体真皮层细胞外基质堆积异常是导致增上性瘢痕出现的主要原因。成纤维细胞能够对多种细胞因子进行释放,并对细胞外基质代谢具有调控作用[3-4]。因此,对于成纤维细胞来说,其功能活性的失调是引起瘢痕出现异常增生的关键因素。

通过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能量略低的数值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可以达到真皮浅层部位,不要对皮肤进行过深的磨削。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浅表性瘢痕、皱纹及光老化的治疗,治疗后具有较快的创面愈合速度,不易出现色素减退和色素沉着等相关不良反应[5]。相关研究显示[6],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方法能够使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有效降低,使胶原蛋白的沉积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显著减少,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7-10]。

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3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运用脉冲染料激光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相关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83.08%),(P<0.05),表明相比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综上所述,相比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运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其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1]马建斌 , 李红卫 , 王亚菲, 等. 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观察 [J]. 广东医学,2018,39(24):3714-3717.
[2]邹平志 , 刘斌 , 姜任武 .595nm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 CO_2 点阵激光修复错位表浅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J]. 中国美容医学,2018,27(01):63-64+132.
[3]蒋昌华 , 李栋梁. 不同周期脉冲染料激光对兔耳创面上皮间充质交替对话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J]. 激光杂志,2017,38(10):156-159.
[4]李东霓 , 蔡冰 , 刘艳华, 等. 比较优化脉冲技术与超脉冲点阵CO_2 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 [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7,26(04):195-199+234.
[5]沈燕娜, 吴忠孝, 张丽, 等.595nm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得宝松对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4):330- 331+333.
[6]雷颖, 谭军, 李高峰 . 超脉冲点阵 CO_2 激光在浅表性瘢痕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2004-2006.
[7]娄霞, 黄金龙 , 马志兵,etal. 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 [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7):413-415.
[8]佚名. 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研究[J].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8,41(4):296.
[9]禹丽峰. 护理干预对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中药治疗烧伤后瘢痕的影响 [J]. 循证护理,2017,3(6):662-664.
[10]吴燕虹 , 程飚 , 苑凯华, 等. 超脉冲CO2 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比较 [J].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511-15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