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生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于 该院行剖宫产的 162 例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8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生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 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 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护理 3 个月后,两组 EPDS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BSES 评分高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05); 出院当天、护理 3 个月后, 研究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出院当天,两组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生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可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提 高 BSES 评分、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降低 EPDS 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
Application effects of holistic nursing ofbio-psycho-social function in Puerper aftercesarean section
GUAN Yonghui
(Puy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Puyang 457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holistic nursing of bio-psycho-social function in puerpe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62 puerper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March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8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he holistic nursing of bio-psycho-social function. The first ambulation time, the first exhaust time,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 score, 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 (BSES) scor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the neonatal care skill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first ambulation time, the first exhaust time,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 the EP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SE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On the day of discharge and 3 months after nursing, the breastfeeding rat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on the day of discharge, the scores of neonatal care skil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The holistic nursing of bio-psycho-social function in the puerpe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can shorten the first ambulation time, the first exhaust time,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mprove the BSES scores, th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the neonatal care skills scores, and reduce the EPDS scor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Bio-psycho-social function; Holistic nursing; Cesarean section; Postoperative; Neonatal care skills score
剖宫产术后产妇易产生抑郁情绪,影响术后恢 复 [1-2]。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缓解产 妇生理、心理压力,以提升产妇母乳喂养效能尤为重要 [3-4]。已知生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 可满足产妇生理、心理等方面需求 [5]。本文观察生 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 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 于本院行剖宫产的 162 例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足月、单胎、初次妊娠产妇;行剖宫产; 术后精神状态良好;新生儿健康无畸形;无认知、 视听功能障碍;无严重分娩并发症。排除标准:新 生儿吸吮无力;乳腺发育异常;患传染性疾病;免 疫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血液系统疾病;肝、肾、 心功能不全。产妇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 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 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81 例。 研究组年龄 24~40 岁, 平均(28.51±2.25) 岁; 体质量 57~76 kg, 平均(68.92±2.27)kg; 孕 周 37~41 周, 平均(39.02±0.43) 周;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12 例,初中 35 例,高中及以上 34 例。 对 照 组 年 龄 22~41 岁, 平 均(27.98±2.18) 岁; 体质量 56~78 kg, 平均(69.22±2.43)kg ;孕周 37~40 周, 平均(38.98±0.39) 周; 文化程度: 小 学及以下 13 例, 初中 37 例, 高中及以上 31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密切监测 产妇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处理。 (2)遵医嘱用药护理。(3)口头讲解产后注意事项, 如产后饮食宜忌、术后康复锻炼等内容。(4)口 头讲解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喂养技能。(5)出院 指导:出院当天再次进行健康教育, 包括营养补充、 心理疏导、卫生清洁等, 并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 (6)院外随访:每月 1 次电话随访,了解母婴近 期情况,及时解决产妇喂养中遇到的问题。持续护 理至出院后 3 个月。
研究组给予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 (1)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对存在抑 郁情绪的产妇,采用正念减压、肌肉放松、听舒缓 音乐等方法帮助其释放负性情绪,充分放松身心。 (2)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属产妇产后情 绪波动较大,嘱其多关心、理解、陪伴产妇,并 尽可能参与婴儿照护工作,以缓解产妇照护负担。 (3)建立“宝妈妈”微信群聊并邀请产妇加入, 鼓励产妇在群内交流婴儿哺乳、喂养经验,分享放 松身心、提升睡眠质量、促进产后恢复的方法。(4) 添加产妇微信,嘱其有任何疑问可随时进行提问, 护理人员及时进行耐心解答。(5)产妇出院后每 周进行电话、微信随访,了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 身体恢复情况、心理状态等,及时解答产妇疑问。 (6)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处理;遵医嘱用药护理;常规健康教育和 出院指导。持续护理至出院后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2) 比 较两组护理前、护理 3 个月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评分 [6]。总分 0~30 分, 分值与抑郁程度呈 正相关。(3)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 3 个月后母乳 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 [7]。总分 0~150 分, 分数越高,产妇母乳喂养效能越高。(4)比较两 组术后 24 h、出院当天、护理 3 个月后母乳喂养率。 (5)比较两组护理前、出院当天新生儿照护技能 评分。采用本院自制新生儿照护技能量表评估,包 括脐带护理、科学喂养、疾病预防、臀部护理 4 个 方面,总分 0~100 分,分数与新生儿照护技能呈正 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 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首次下床活 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 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EPDS、BSE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EPDS、BSE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 3 个月后, 两组 EPDS 评分低于 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BSES 评分高 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术后 24 h,两组母乳 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 当天、护理 3 个月后,研究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当天,两组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 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剖宫产可影响产妇消化系统,造成术后排气、 排泄、活动等功能障碍 [8]。常规护理多关注产妇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 对其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生物-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更为全面化、人性化 [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 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护理 3 个月后,研究组 EP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 析原因为生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中的心 理护理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减轻产妇心理压力, 缓解其产后抑郁情绪,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恢复。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 3 个月后,研究组 B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当天、护理 3 个月后, 研究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当天,研究 组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生 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理通过微信平台对产 妇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照护知识水 平与技能,利于其照护新生儿及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生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整体化护 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可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提 高 BSES 评分、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照护技能评分, 降低 EPDS 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高洁,叶睿雪,王庆志,等 . 四川省某市农村地区妇女产 后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健康教育,2021.37 (12):1064-1069.
[2] 陈晨,罗文舒,黄杏贤,等 . 深圳地区产后抑郁现状及危险 因素分析 [J]. 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235-240.
[3] 党永妮 . 主客观结合评估护理对剖宫产后产妇恢复的影响 [J]. 贵州医药,2020.44(1):137-139.
[4] 石志华,黄春玲,柯继红 . 产妇剖宫产后动机行为转化的 快速康复护理效果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9): 117-119.
[5] 陆芸,施华 . “生物 - 心理 - 社会”整体化护理对腹腔镜下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J]. 西部中医药, 2019.32(5):123-126.
[6] 毋小茜 .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产后抑郁症筛查中的应用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2):343-346.
[7] 周晶,林琴微,姚微 . 围生期健康教育对提升孕产妇健康 素养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的价值研究 [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35(18):3336-3339.
[8] 程桂芝,倪倩倩,辛友地,等 . 加速康复外科对剖宫产产 妇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影响 [J]. 安徽医药,2021.25(7): 1335-1339.
[9] 蔡会英,郑红 . 基于生物 - 心理 - 社会功能的整体化护理在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 [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7(4):247-2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