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有创 - 无创序贯通气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 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 法 选取淮安市淮安医院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200 例 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100 例)和试验组( 100 例),两组均各有肺部感染者 30 例,急性肺水肿者 3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 )者 38 例。对照 组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肠内营养治疗,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待发生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撤离有创通气, 再开展无创序贯通 气治疗。比较两组中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24 h 后血气指标, 临床指标, 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 治疗 24 h 后两组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 )均显著升高, 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显著降低, 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 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均显著缩短(均 P<0.05 );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24 h 后组内、组间 pH 值及治疗后死亡率、重新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经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有创 - 无创序贯通气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ICU 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能够缩短机械通 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可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提高通气功能,改善血气指标,预后效果良好。
呼吸衰竭是 ICU 危重症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容易出现 的并发症,因肺部疾病或肺外疾病引起的肺部通气障碍, 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开展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 疗手段必不可少,有创机械通气能够积极改善呼吸衰竭 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和呼吸功能,且联合肠内营养治疗 方法可预防 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积极改善 其机体营养状况,最终缩短患者的病程时间和住院时间 等。但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长期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 疗会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导 致撤机受阻,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不利于促进患者早 期康复 [1] ;而无创通气无法良好地清除患者呼吸道阻塞 物,因此考虑采用有创- 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其以患者发 生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两种通气切换点,先使用有创通 气增加患者肺部通气量,待患者肺部感染控制良好后,便 撤离有创通气而开展无创通气,可避免同步间歇正压通 气模式对机体的伤害,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有创 - 无创序贯通气联合肠内 营养支持对 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淮安市淮安医院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200 例 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 100 例。对照组患 者中男性 66 例,女性 34 例;年龄 65.29~76.07 岁,平 均(70.23±4.84)岁;肺部感染者 30 例,急性肺水肿者 3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stage of the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AECOPD)者 38 例。 试验组患者中男性 60 例,女性 40 例;年龄 66.55~75.79 岁,平均(71.17±3.62)岁;肺部感染者 30 例,急性肺 水肿者 32 例,AECOPD 者 3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 入标准:符合《现代临床危重病诊疗学》 [3] 中关于呼吸衰 竭的诊断标准,且经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综合检查确诊 者;均为首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可耐受机械通气者; 动脉血氧分压(PaO2 )<60 mmHg( 1 mmHg=0.133 kPa)者 等。排除标准:肺部通气功能不稳定者;全身感染性疾病 者;存在间质性肺病、肺水肿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等。本研究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肠 内营养支持治疗:首先开展气管插管通气治疗,取仰卧 位,采用呼吸机(北京易世恒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型号:SH300),设定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 + 压力支持 通气模式,必要时可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设置潮气量 8~10 mL/kg 体质量,呼吸频率 10~20 次 /min,吸入氧浓度 40%~50%,待患者意识好转后撤机。撤机标准:压力支 持下降 5~8 cmH2O( 1 cmH2O=0.098 kPa),且维持 5~6 h。 机械通气后 24~48 h 患者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经鼻肠 管、鼻胃管等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采用胃肠营养液进行 输注,输注的营养液需现配现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配 制和选择输注时间与速度 [4]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控制窗(胸片显示病灶控制情况 良好,患者可自主排痰,同时血液流变学趋于平稳)撤离 有创通气,再开展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经口鼻面罩实施无 创正压通气,呼吸模式选择同步 / 时间模式直至撤机,设 置呼吸频率 10~20 次 /min,吸入氧浓度 30%~40%,呼气 压力 5~10 cmH2O,吸气压力 12~20 cmH2O,待患者病情改 善时,然后撤机。撤机标准:意识清晰,PaO2 ≥ 60 mmHg, 自主呼吸恢复 >48 h,血氧饱和度(SaO2 )≥90%。两组患 者均观察至出院。
1.3观察指标 ①血气指标。于治疗前、治疗 24 h 后采 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Co.,型 号:GEM Premier 3000)检测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 pH 值、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②临床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有创通气时间。③预后情况。统计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 住院期间死亡、重新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的发生 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两组间行 χ2 检验,多组间行 χ2 趋势检验;计量资料经 K-S 法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 且方差齐则以 (x ±s) 表示,两组间行t 检验,多组间采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 治疗 24 h 后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 PaO2 水平均显著升 高,PaCO2 水平显著降低, 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 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不同疾病 类型患者治疗前、治疗 24 h 后组内、组间 pH 值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 试验组中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AECOPD 患者的总机械 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住院期间两 组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AECOPD 患者死亡率、重新插 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均P>0.05),见表 3.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时经典且有效 的治疗方式,其中有创机械通气可有效引流痰液,利于控 制感染,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同时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 疗可促进营养摄入,有效调节其免疫功能和代谢紊乱 [5] 。 但单独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所需通气时间较长,易增加铜 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进一步造成肺功能损伤。而无创通气经由口鼻面罩与患者相互连接,不会对 正常呼吸通路产生伤害,克服了气道内阻力,提高了通气 量,也可缓解呼吸肌疲劳,还能够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但 无创通气不能引流分泌物,单独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方法关键举措在于准确把握肺部 感染控制窗,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机械 通气的节点, 可准确判断拔管时机, 最终缩短 ICU 危重患 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6] 。同时与单独有创机械通 气相比,在肺部感染控制后转为无创通气,可根据患者自 主呼吸强度给予压力支持,利于呼吸肌功能恢复,改善患 者肺功能,降低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性,缩短呼吸机使用 时间,降低因气囊滞留物下流、呼吸机管道污染等因素引 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死亡率 [7] 。而与肠内营养 支持联合治疗,可促进患者更多营养吸收,也可进一步改 善患者呼吸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试验组 中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AECOPD 患者总机械通气时 间、住院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均显著缩短,提示有创 -无 创序贯通气联合肠内营养治疗 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 可 有效缩短患者通气和住院时间,加快促进病情恢复。但本研究中,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死亡率、重新插管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两组不同类型患者 样本量少,且未进行长期随访所致。
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气 短、机体供氧量不足等, 导致 PaCO2 异常升高, PaO2 异常 降低 [8]。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够改善患者细胞缺氧情况, 从而平衡机体氧供,调节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充分利用高 吸气压,降低气道阻力,便于二氧化碳排出,缓解患者的 缺氧症状,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PaO2 水平随之升高 [9] 。一 项研究也指出,有创 -无创序贯通气通过增加患者的机体 氧气含量,从而积极改善其气体交换受损状况,便于患者 顺利度过危险期 [10]。本研究中, 治疗 24 h 后试验组不同疾 病类型患者 PaO2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PaCO2 水平显 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有创 -无创序贯通气联合肠内营养治 疗 ICU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通气功能。
综上,有创 -无创序贯通气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ICU 危重呼吸衰竭,可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通 气功能,改善血气指标,且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天明, 陈远平, 杨丽平, 等 . 单纯有创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 气治疗 ICU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对 比分析 [J]. 当代医学 , 2019. 25(35): 58-60.
[2] 刘素霞 . 有创 - 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 影响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21. 21(6): 67-68.
[3] 黄居科 , 关春保 , 胡国斌 , 等 . 现代临床危重病诊疗学 [M].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128-137.
[4] 赵建军 .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联合肠内营养治疗 ICU 危重患者 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J]. 医药前沿 , 2021. 11(4): 65-66.
[5] 杨亚芳 .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的 效果分析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018. 31(15): 2263-2265.
[6] 徐方林 , 雷睿 , 姜玉芬 , 等 .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的有 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观察 [J]. 江西医药 , 2015.50(3): 236-238.
[7] 李继南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 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2019. 25(10): 48-49. 121.
[8] 黑耀宗.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 的效果观察 [J]. 承德医学院学报 , 2019. 36(5): 380-383.
[9] 苗桧勇 .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的 疗效对比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0. 31(1): 98-100.
[10] 余荣花 .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 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2016. 8(5): 93-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