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洛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胸痹心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需要加用营养心肌、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药物,治疗2个月)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2个月),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每搏心排出量(SV)、每分钟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及血清TC、TG、LDL-C、HDL-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SV、CO、CI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降低,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均P<0.05)。结论胸痹心痛患者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血脂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胸痹心痛;血府逐瘀汤;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脂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症状,以胸部疼痛、胸背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多因情绪激动、劳累、寒冷等诱发,也可以无明显诱因,且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突然发病的特点。临床西医通常使用硝酸酯、β受体阻断剂等对症治疗,但由于长期服用西医药剂会引发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且治疗后易复发,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中医认为,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情志损伤、寒邪内侵等引起的胸部发作性胸闷、疼痛为主的中医病证,痰浊、瘀血、气滞是引起胸痹心痛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医逐渐被应用于心绞痛的治疗中,中医治疗胸痹心痛应以活血化瘀、祛瘀止痛为治疗原则,并根据不同病机增加祛寒、化痰、温中等治法[2]。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生地等药材组成,属于中医理血剂,通常用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用来治疗血瘀、血行不畅所导致的胸痛、头痛[3]。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洛南县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接诊的62例胸痹心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6、15例;病程1~5年,平均(3.58±0.35)年;年龄26~56岁,平均(38.62±2.69)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7、14例;病程1~6年,平均(3.60±0.32)年;年龄26~57岁,平均(38.59±2.71)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参照《内科学(第9版)》[4]中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符合《实用中医心病学》[5]中胸痹心痛的诊断标准;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或阵发性心绞痛者;治疗前未服用过其他心绞痛药物者等。排除标准:有相关药物过敏史者;合并重度高血压、心肺功能障碍者等。本研究已经洛南县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对本研究目的、意义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接受营养心肌、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方法[6]。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紫丹参20 g,牛膝12 g,天麻、赤芍、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各10 g;随证加减,阳虚血瘀伴制冷胃寒者加细辛、桂枝各9 g;胸痛、瘀血痹阻者加丹参、没药、乳香各10 g;胸闷痛及气滞血瘀者,加檀香、沉香各10 g。取400 mL水煎至200 mL,1剂/d,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显效:胸部不适(憋闷、疼痛等)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胸部不适症状有所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检查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胸部不适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基本无改善,心电图改善不明显[4]。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②临床症状。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胸痛、胸闷、乏力、情志不畅等4项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各项分值范围均为0~3分,分数越低则病情越好[5]。③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使用数字式心电图机(厦门纳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aECG-12PW)记录患者每搏心排出量(SV)、每分钟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水平。④血脂水平。采集所有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市鸿美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型号:HM-200)检测血清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包括TG、TC、LDL-C、HDL-C。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均服从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较对照组的67.7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胸痛、胸闷、乏力、情志不畅等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SV、CO、CI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低;血清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较对照组,观察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讨论
心绞痛发病原因主要是心肌供血的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产生代谢产物,刺激心脏神经,使患者出现放射性疼痛。西医主要应用药物降低心肌耗氧、减少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服用后心绞痛仍会复发,远期疗效欠佳。
中医认为,冠心病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多表现为上焦阳气亏虚,下焦寒邪内盛,胸痹心痛主要病理基础为气机失调引起血行失常,该病病位在心,心主血脉,心系病变则血脉运行受阻,易导致血脉瘀滞,且该病发生涉及多个脏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相关,肾阳虚衰,脾失健运及肝病疏泄功能失常均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气滞血瘀进一步造成心脉失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因此治疗该病的应注重活血化瘀止痛、祛瘀通络、疏肝理气。血府逐瘀汤是由王清任创立,其具有攻补兼施、气血同调的功效,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心、胸、肺等上焦气血瘀滞所致的诸多病证,方剂中桃仁可润肠通便、活血祛瘀;红花可通经活血,活络止痛;紫丹参可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天麻可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平肝抑阳;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当归补血养血,具有活血祛瘀之效;川芎可理气活血、行气开郁、活血化瘀;牛膝具有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之效,诸药共奏通络止痉、散瘀活血的功效[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77%)较对照组(67.74%)更高,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表明血府逐瘀汤可以提高胸痹心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SV可用于表示左心室或右心室注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液量,CO指每分钟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CI指心脏泵出的血容量,临床通常使用以上指标评价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和红花苷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增加冠脉血流及营养心肌细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心肌缺血造成的胸口疼痛[7];川芎中的川芎嗪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以及促进血液流通等作用,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预防心肌细胞凋亡,还可逆转心室重构,改善患者心脏功能[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V、CO、CI均较对照组更高,表明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胸痹心痛患者心功能。
心绞痛与血脂代谢异常具有一定的关系,高血脂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易导致心脏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疼痛症状。TC及TG均为血脂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代表患者体内血脂水平较高;HDL-C能够将胆固醇运输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LDL-C主要负责将肝脏生成的胆固醇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组织中,如果其水平过高而超过巨噬细胞的清除能力时,巨噬细胞就会变成泡沫细胞沉积在血管中,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中的阿魏酸能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达到降低血脂,防止血脂在血管内皮沉积的目的,并能够防止脂质过氧化,从而抗动脉粥样硬化[9];桃仁中的苦杏仁苷、亚麻酸甘油酯能够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溶解胆固醇,调节血脂水平,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幅度更大,表明血府逐瘀汤可以调节胸痹心痛患者血脂水平,促进病情好转。
综上,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脂代谢并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应萍,赵珍,许远.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8):40-42.
[2]张云波.血府逐瘀汤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2):3117-3119.
[3]葛岚,程晓昱.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及FIB、MMP-9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8):98-101.
[4]葛均波,徐永建,王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9-234.
[5]焦树德,路志正.实用中医心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99-605.
[6]杨琴,唐军,张婧.血府逐瘀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12):71-74.
[7]杨凯麟,曾柳庭,葛安琪,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分子机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12):2208-2216.
[8]罗仁书,何治勇.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9):1294-1296.
[9]杨飞霞,王玉,夏鹏飞,等.当归补血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1):2677-2685.
[10]张洪源,刘光辉,王洋,等.基于数据挖掘和整合药理学对中药桃仁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8):1917-19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