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犯罪心理学在审讯盘问过程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8:02: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犯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在犯罪刑事管理工作当中,这也是 当下刑事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对刑事案件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发现犯罪心理学的 应用价值较大,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学分析,掌握犯罪者的动机和心理变化情况。在警察盘查工 作当中,犯罪心理学分析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专业化的犯罪心理学分析,能够进一步 促进刑事案件的处理, 让嫌疑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说出自身的犯罪动机以及具体的犯罪行为。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心理分析,警察盘查,犯罪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 逐渐提升,社会治安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大城市内的人流量相对较大,在鱼龙混杂的环境 下,更容易滋生犯罪行为。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 社会治安,在当下的警务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警 察盘查工作主要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统一排 查。而传统化的盘查工作,无法快速锁定犯罪嫌 疑人,这也导致了破案成功率的下降。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在警察盘查的过程中,犯罪心理学专家可以 通过科学的心理疏导、心理分析等,从犯罪者身 上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于破案有着 直接的影响。在心理学视角下,人的任何行为都 是通过大脑以及内心想法所指引,在犯罪过程当 中,犯罪者依照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实行犯罪,而 在犯罪现场必然会留下一定的犯罪痕迹。警察在 进行盘查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找到直接的犯罪 证据,对嫌疑者们进行统一排查,而实施犯罪的 犯罪者,对于自身的犯罪行为有着明确的认知, 通过犯罪心理学专家的引导,能够直接从嫌疑人 的行为,分析出具体的动机。在刑事案件的出现 中,警察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划分犯罪嫌疑人的 范围,将嫌疑人带到警署进行盘查,盘查的过程 当中,嫌疑人的任何行为以及言语都直接反映了 嫌疑人内心的心理变化情况。犯罪心理学家主要 是针对嫌疑人的言语、行为等情况来进行心理分 析,犯罪心理学专家的分析结果,虽不能够直接作为刑事案件判断的相关依据,但警察可以根据 专家的心理分析结果,来对嫌疑人展开讯问,说 出其犯罪的动机以及具体行为,这对于警察盘查 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犯罪心理和 行为规律的学科,属于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狭义的犯罪心理学, 只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其中 包括犯罪人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 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等等。广义的犯罪心理学 则不仅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而且研究有犯罪倾 向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以及被害 者、证人、诉讼过程中司法人员的心理和罪犯改 造过程中的心理等 [1] 。我国开始注重犯罪心理学 的应用是在近十年以内,由于初期的警察管理体 系不够健全,忽略了许多新型学科以及创新学科 的应用,这使得我国初期的治安管理质量不高。 而在当下的发展过程当中,十分注重犯罪心理学 在警察盘查工作中的应用,由于犯罪心理学能够 从多方面来研究犯罪人的心理以及犯罪主体的 心理变化,通过科学化的心理引导,来让犯罪人 的心理防范意识下降,在盘查的过程当中说出重 要的信息,这对于警察盘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影响。在西方的发展中,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曾根据人的面色、头型等来判断一个人 的善与恶,这是初步的犯罪心理学萌芽 [2] 。在往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同样也有不少的学者针对犯 罪心理学实施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理 论,有效促进了心理学在各方面的应用。犯罪心 理学不仅是从犯罪人的行为和语言上进行分析, 更重要的是从观察犯罪人的主体变化以及细节处 来深入研究,通过科学化的判断,来评估犯罪人 在犯罪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对警察盘查工作提供 了一定的参考范围 [3] 。

\

 
  二、警察盘查工作的目的分析

  (
一 ) 日常勤务

  警察盘问工作是日常警务工作开展的基本内容,由于大城市内的人流量相对较大,社区出入 人员的身份验证不够明确,使得社区内的安全保 障效率不高。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持管辖区域内的 治安安全,巡警需要在日常巡逻的过程当中,对 可疑行为人进行盘查、讯问,及时发现犯罪的苗 头,这样才能避免后续犯罪的影响范围扩大 [4] 。 在日常的盘查询问过程当中,主要是对人员的基 本信息以及行为轨迹进行基本的盘查询问,若发 现被盘查人员存在有刻意遮掩以及表达不清楚的 情况,巡警可以将被盘查人转移至警局进行系统 化的盘查,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社区中的犯罪发生 率,更能够保障日常的辖区安全 [5] 。在巡警的日 常巡逻过程当中,也可以及时帮助到辖区内需要 帮助的居民。巡警定期在辖区内进行巡逻,能够 在第一时间发现辖区内的异常行为,然后及时进 行警力调用,快速解决安全事故以及犯罪行为。 例如,在上海某辖区内的巡警在日常的巡逻过 程当中,通过自身丰富的经验,排查到了吸毒人 员,主要是针对人员的外貌特征以及行为习惯进 行基本分析,并通过基本的盘查讯问,掌握了关 键信息,将吸毒人员转移至警局后,通过科学的 验证,确定该人员属于吸毒人员,则立即进行关 押处理 [6] 。

  ( 二 )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份辨认

  在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时,警察需要对犯罪嫌 疑人进行具体的讯问、盘查,从犯罪嫌疑人口 中,获取到关键的犯罪信息,这对于警察破案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警察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 讯问盘查的过程当中,可以从犯罪嫌疑人的表述 逻辑以及细微行为上,分析出嫌疑人是否存在有 犯罪迹象,如果在讯问盘查的过程当中,犯罪嫌 疑人的前后表述逻辑存在矛盾现象,这也会加大其嫌疑,警察可以将盘问的结果作为侦查的参 考,来对嫌疑人进行相应的调查,这样能够使得 案件的处理更加地高效 [7] 。在案件发生的过程 当中,警察需要在第一时间确定好犯罪嫌疑人, 并将其转移至警局进行详细的盘问,从不同的犯 罪嫌疑人口中获取到相关的信息,然后综合多人 的口供,来初步梳理出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锁 定具有较大嫌疑的犯罪人员 [8] 。警察盘问工作的 开展,充分体现了对刑事犯罪案件的重视,起到 了有效打击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作为关键性的工 作,警察需要积累丰富的盘查经验以及犯罪心理 分析经验,通过与多名嫌疑人进行沟通交流,能 够快速获取到重要的信息内容,甚至还能够在与 多名嫌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瓦解犯罪 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提高破案率。

\

 
  三、犯罪心理学视角下的犯罪心理特征 ( 一 ) 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主要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心理特征总和,一个人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下,会 根据自身对于环境的感触,表达出具有个人特色 的行为、兴趣、性格等,这些都能够作为犯罪心理 学研究的重点。不同人的个性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化,从需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多个方面 都具有突出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日常的生活中, 也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 [9] 。为此,在犯 罪心理学视角下,初步的心理学分析主要是从个 人的基本特征进行切入,初步掌握个人的需求、 兴趣等情况,这些对于后续的深入分析研究起到 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与犯罪嫌疑人进行周旋的 过程当中,犯罪心理学家首先可以通过对犯罪嫌 疑人的个人特征进行掌握,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沟 通了解,逐步瓦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让犯 罪嫌疑人对于犯罪心理专家的防备放低,更加愿 意说出重要的案件线索 [10] 。

  ( 二 ) 无意识特征

  无意识特征也是犯罪心理学家对犯罪嫌疑人 进行特征分析的重要部分,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 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行动。这种无意识心理往 往会使犯罪嫌疑人不自觉留下犯罪痕迹,从许多 社会盗窃案件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盗窃现场所 留有的指纹、脚印等,都是犯罪嫌疑人所留下的 痕迹,这些主要是由于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的过程 当中,无意识所留下的痕迹,这对于后续的侦查破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1] 。在犯罪嫌疑人 的无意识行为中,可以充分表达出犯罪嫌疑人的 内心状况,当犯罪嫌疑人在行窃的过程当中,发 现了大量现金时,内心激动无比,脱去手套直接 触摸,在触摸的过程当中,忽略了指印可能会留 到桌面上,或者是玻璃材质的门窗上,成为后续 警察勘查现场所发现的重要痕迹。为此,在当下 的警察盘问以及调查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对 犯罪现场进行细致化的勘察,从现场获取到具体 的犯罪痕迹,然后在盘问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 细节处的痕迹,来不断探测犯罪嫌疑人的内心防 线,让犯罪嫌疑人能够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情绪暴 露在警察面前 [12] 。

  ( 三 ) 定势心理特征

  定势心理特征主要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 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 专注性。许多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容易形成一 定的习惯,这些习惯会伴随着人们的各种行为, 出现在人们所触及的任何地方。在犯罪心理学视 角下,定势心理特征能够直接反映出犯罪嫌疑人 的性格特征以及行为习惯,警察可以针对犯罪现 场的定势心理特征反映情况,来对嫌疑人进行逐 一排查,这样能够使得嫌疑范围进一步缩小,有 利于案件的侦破 [13] 。在定势心理特征的分析过程 当中,警察可以通过犯罪心理痕迹来进行预测, 判断出犯罪嫌疑人在成功作案之后所形成的深刻 印象,然后依照这一思路来预判犯罪嫌疑人的后 续动机,这样能够使得犯罪嫌疑人露出更多的马 脚。尤其是针对犯罪嫌疑人属于惯犯的情况,在 犯罪现场更能够展现出犯罪嫌疑人的定势心理特 征,警察在确定犯罪嫌疑人范围时,可以通过现 场反馈的定势心理特征,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针 对性的盘问,并从中获取到更多的价值信息,这 样能够有助于突破案件,更可以帮助推测犯罪嫌 疑人的下一个侵犯目标,使得侦查工作变得更加 的积极主动,有效打击犯罪分子 [14] 。

  四、犯罪心理学在警察盘问中的应用分析

  ( 一 ) 分析心理变化

  在警察盘查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犯罪嫌疑 人的内心,会随着警察的盘问以及证据的出现而 发生一定的变化,警察应当初步掌握犯罪嫌疑人 的心理变化情况,通过盘问逐步瓦解犯罪嫌疑人 的心理防线,这样可以更加快速地获取到重要的案件信息。不同的犯罪嫌疑人拥有不同的心理品 质和心理活动,会在犯罪现场留下不同的心理痕 迹,在进行盘问的过程当中,警察可以通过提问 的形式,来引导犯罪嫌疑人说出犯罪事实。故意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通常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 和选择行为、活动能力,他们的行为表现、行为内 容、行为方式等心理表现具有特殊性。因此,根 据不同程度的情绪色彩和明显意识成分,能够从 犯罪现场的痕迹来分析出具体的动机以及行为。 在深入的犯罪心理学分析过程当中,犯罪心理学 专家可以辅助警察通过心理暗示和心理引导的方 式,从犯罪嫌疑人口中获取到更多重要的案件信 息,这对于案件侦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二 ) 分析无意识行为

  在犯罪心理学的应用过程当中,犯罪嫌疑人 自身的无意识行为,能够直接反映出犯罪现场的具体动机。警察在盘问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与 犯罪嫌疑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犯罪嫌疑人自身的 无意识行为,通过无意识行为所反映出的案件信 息,对于案件侦破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无意 识行为的展现能够突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以 及个人习惯,这对于警察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个性 特征以及行为习惯起到了较大的帮助。无意识行 为是受到内心以及多年行为习惯的影响,在自身 无意识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举动,会在犯罪现场留 下一定的痕迹。另外,在警察盘问的过程当中,犯 罪嫌疑人也会根据自身的习惯,暴露出自身的无 意识行为。警察在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无意识行为 时,可以快速关联到犯罪现场的各种犯罪痕迹, 通过可知性的预判,来分析出犯罪现场所发生的 具体情况。许多犯罪心理学家,将犯罪嫌疑人的 无意识行为总结为四个特点,主要是受到了犯罪 嫌疑人自身动机、思维、个性、特殊特点的影响, 导致在犯罪现场表现出无意识行为的可能性增 加,这种无意识行为有助于警察在盘问的过程当 中掌握重要的案件信息。

  ( 三 ) 预判可知性特征

  预判可知性特征主要是警察基于重要的案件 线索,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自身特点的了解,以及 犯罪现场所留有的犯罪证据开展可知性预判,预 判出犯罪嫌疑人的下一个犯罪动作以及犯罪目标。 另外,在可知性预判的过程当中,警察还可以通 过与犯罪嫌疑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后续的心理变化以及无意识行为,这都是基于对 犯罪嫌疑人自身特点的掌握,来进行的可知性预 判,且这些可知性预判的结果能够作为侦查的参 考,有效提高了案件侦破的效率。

  ( 四 ) 分析个人性格特征

  警察在盘问之前,需要初步对嫌疑人的外貌 特征以及个人形象气质进行分析了解,与犯罪嫌 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嫌疑人 的语气、表述等多方面进行个人性格特征的分 析,这对于后续的调查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参考性 作用。在个人性格特征的分析过程当中,包括个 人兴趣、个人性格、个人需求、个人能力、个人口 才等。在性格较为沉稳的犯罪嫌疑人面前,警察 需要通过分析嫌疑人口述的逻辑,来判断嫌疑人自身的嫌疑程度。由于性格沉稳的犯罪嫌疑人在 处事方面相对较为稳定,口述表达方面逻辑性相 对较强,警察需要从嫌疑人自身的表述内容上进 行分析,初步判断出表述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 在犯罪心理学的应用过程当中,个人特征作为个 人的直观条件,可以从多个方面了解到个人的基 本情况,以及为后续的未知事情预判提供一定的 参考。在心理学上的个人特征分析,可以从个人 行为上进行了解,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无意识 行为可以直接反映出其较多的个人特征。

  ( 五 ) 分析情绪反应

  警察盘查勤务是具体的行为,由于它本身的 特殊性,决定了对被盘查者的刺激作用,容易引 起被盘查者的情绪反应。所谓的刺激,意指一般 环境中的任何客体,或者由于生理状况,而在个 体组织内发生的任何变化。所谓的反应,意指个 体做出的任何一种活动。反应可以按常识分成两 类:外部反应和内部反应。外部反应意指人类通常 所表现出的可见行为,有些反应可能限于体内的 肌肉和腺体系统。犯罪嫌疑人的情绪确认,主要 具有两个客观指标:一是反应模式,二是活动水 平,它包括内脏、腺体及全身的强烈变化,警察可 以在盘问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犯罪嫌疑人的内 在情绪变化情况,进一步确定情绪的客观可观察 性和可测量性实施原则,对于情绪研究而言,挫 折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反应,因为它能直接反映出 情绪的表现。

  五 、结束语

  犯罪心理学在警察盘问工作的开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心理学分析主要是通过科 学的视角,从多个方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特 征变化以及个人特征的分析,这样能够快速掌握 犯罪嫌疑人与犯罪现场的关联,这对于案件侦破 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在犯罪心理学的应用过程 当中,警察可以通过分析嫌疑人的情绪反应、个 人性格特征等,来提高对犯罪嫌疑人的了解。另 外,在犯罪嫌疑人的无意识行为中,也能够逐步 透露出重要的案件信息以及犯罪嫌疑人自身的犯 罪动机,警察通过可知性预判,来获取到更多的 重要信息,分析出案件中的犯罪逻辑,这对于案 件侦破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在许多无意识行为当 中,犯罪嫌疑人自身能够更好地向警察传递出自 身的行为逻辑,这些都能够作为警察可知性预判 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碧霞.阿德勒心理学视角下的犯罪原因及其预防[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21.

  [2] 明茏,程瑞芸,郑芝.基于九型人格的警察识人心理训练探索与实践[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21. 41(2):59-64.

  [3] 刘建辉,董莎莎,管西婷.心理结构模型视角下的犯罪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1.37(1):103-106.114.

  [4] 廖建伟.犯罪心理学在火灾调查工作中的应用[J].武警学院学报,2020.36(12):54-58.

  [5] 靳晓峰.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以TPI 教学模式为例[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0.32 (6):130-135.

  [6] 孙曈.犯罪心理学视角下的在校大学生犯罪行为的预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20(34):167-168.

  [7] 蔡蓓.犯罪心理学视角下的在校大学生犯罪行为的预防对策[J].法制博览,2020(28):119-120.

  [8] 王锐.犯罪学学科构建问题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0.

  [9] 吴宗宪.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路径与探索[N].检察日报,2020-06-10(3).

  [10] 吕行.恶势力犯罪原因的犯罪学分析[J].法制博览,2020(6):42-44.

  [11] 吴颢,谭慧.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犯罪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法制博览,2020(2):232-233.

  [12] 费祎.网游上瘾的犯罪心理学分析[C] // 上海市法学会.《上海法学研究》集刊 (2019 年第 10 卷 总第 10 卷) ——上海市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文集.上 海:上海市法学会,2019:114-117.

  [13] 王田甜.以危险心结理论对吴谢宇弑母案的犯罪心理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21):42-43.

  [14] 陈星辰.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犯罪心理学文本翻译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2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