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 - 动机 - 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该院收治的 68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 两组均护理 3 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第 2 版(BDI- Ⅱ)] 评分、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感 [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 评分、生命质量 [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 ] 评分和护理满意 度。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BAI、BDI- 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饮食、服药、复查、作息方面的依从 性评分, GSES 评分,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等 GQOL-74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7.06%(33/34), 高于对照组的 76.47%(26/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 IMB 模型的护 理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评分、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效果优于 常规护理。
Application effects of 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al skill model-bas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WANG Yajiao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ingdingshan Hospital of 989th Hospital of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Pingdingshan 467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IMB) model-bas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8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21 to May 2022.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IMB model-based nursing.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3 months. The negative emotions [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BDI-II)] scores, the compliance score, the self-efficacy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74)]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BAI and BDI- Ⅱ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ance scores of diet, medication, review, rest, the GSES score, and the GQOL-74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material life status,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06% (33/34), which was higher than 76.47% (26/34)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IMB model-based nurs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rove the compliance, the self-efficacy score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Viral hepatitis; 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 skill model; Negative emotion; Self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病 变,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等症 状, 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该病病程长, 复发率高,目前临床尚无根治性药物,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多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治疗依从性 较低 [1-2] 。常规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应用效果 有限。信息 - 动机 - 行为技巧(IMB)模型属于一 种健康行为转变理论,通过为个体提供正确的信息 引导,纠正其错误观念,从而帮助个体形成健康行 为 [3],在我国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应用广泛。 鉴于此,本文探讨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 本院收治的 68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4] ;经临床表现、肝功能及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等确诊;认知、沟通能力良好; 年龄≥ 18 岁。排除标准: 病情处于急性期;存在视、 听觉障碍;合并精神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妊娠或 哺乳期。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男20 例, 女 14 例;年龄 32~57 岁, 平均(44.69±6.05) 岁;疾病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22 例,丙型病毒 性 肝 炎 12 例; 病 程 2~8 年, 平 均(4.25 ± 1.02 ) 年;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 8 例,高中或中专 12 例,大专及以上 14 例。观察组男 19 例,女 15 例; 年龄 33~58 岁, 平均(45.53±6.17)岁; 疾病类型: 乙型病毒性肝炎 21 例,丙型病毒性肝炎 13 例;病 程 2~8 年, 平均(4.22 ± 1.17 )年;学历水平:初 中及以下7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16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用 药指导、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等,于患者出院 时告知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注意防 止交叉感染。嘱患者每月来院复查, 进行电话随访,1 次 / 月。
观察组实施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成立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小组,由具备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 的主管护师担任组长, 5 名具有 2 年以上护理经验 的专科护士和 1 名专科主治医师为组员。小组成员 共同学习 IMB 护理内容、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收 集患者基本信息, 并结合患者病情评估其学习能力、 动机水平、行为状态,制订护理方案。(1)信息支持。 患者入院后,专科护士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病 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于患者出院时通 过微信建立 “肝友健康群”, 并举办线上健康课 堂,30~40 min/ 次,每次结束后进行随堂测验,了 解患者知识薄弱之处。(2)动机护理。组长及专 科护士为患者开展动机性访谈,如“你对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了解? ”“怎样看待这个疾病? ”“关于 这个疾病你有哪些担忧和疑虑? ”“你希望得到怎 样的帮助? ”, 访谈过程中积极引导患者讲述内心 想法, 若有疑问及时予以解答, 排解患者负性情绪; 协助患者制订自我管理计划,鼓励其主动、自律完 成,并纠正其不健康行为。(3)行为改变。专科 护士对患者自我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核实, 1次/2周, 包括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健康饮食、 规律作息等情况。要求患者于微信群内提交自我管 理周记,专科护士认真查看,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之后采用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随访,解答患者疑惑 和问题。两组均护理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评分。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评估患者焦虑情 绪,共 21 项,采用 1~4 分的 4 级评分法,得分换 算为标准分后,评分≥ 45 分表示焦虑阳性,且得 分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 版(BDI- Ⅱ )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共 21 项,采 用 0~3 分的 4 级评分法,总分 0~63 分,得分越高 表示抑郁情绪越严重。(2)比较两组依从性评分。 采用本院自制的依从性量表评估,包括饮食(20 分)、服药(30 分)、复查(30 分)、作息(20 分) 4 项,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3)比较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采用一般自我效能 感量表(GSES) 评估, 共 10 个条目, 总分 10~40 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4)比较两 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 问卷(GQOL-74)评估, 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 4 项,每项均 100 分, 得 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高。(5)比较两组护理满 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评估,总分 100 分, ≥ 81 分为非常满意,51~80 分为满意, ≤ 5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BAI、BDI- 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 ; 护理后, 两组 BAI、BDI- Ⅱ评分均 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依从性评分比较 观察组饮食、服药、 复查、作息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GSE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护理后,两组 GSES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 3.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 能等 GQOL-74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 护理后, 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等 GQOL-74 各项评分均 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见表 4.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7.06% (33/34) , 高于对照组的 76.47% (26/3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5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 较高,且病程较长,易发展为慢性化,对患者个人 及其家庭均造成严重负担,加之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导致依从性差 [5-6] 。因此,采取有效的 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极为重要。
IMB 认为认知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行 为改变的推动因素,信息、动机、行为是个体健康 行为改变的三个重要环节,围绕三个环节实施有 效措施可对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产生积极作用 [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BAI、BDI- Ⅱ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饮食、服药、复查、作息方面 的依从性评分, GSES 评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 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等 GQOL-74 各项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可 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提 升生命质量。分析原因为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能 为患者提供线上直播课堂及线下面对面宣教,讲解 疾病和护理相关知识,可促进患者对疾病及治疗产 生正确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 [9-10] ;且一对一的 动机访谈可引导患者表达内心的焦虑、抑郁等负性 情绪,由专科护士进行疏导,有利于增强治疗信 心 [11-12] ;通过监督患者执行自我管理计划,查阅其 自我管理周记等形式,可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促进 其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进而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 提升生命质量 [13-14]。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可有效促 进患者行为改善,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应用于病毒 性肝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提高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评分、护理满意度和生命 质量,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高佳 . 浅静脉留置针在传染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 (28): 272.
[2] 吴冬霞,吴瑛,李玉华,等 . 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J]. 北京医学, 2022. 44 (2): 188-190.
[3] Ranahan M, Von Visger J, Kayler LK. Describing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for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self-management among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using the information-motivation- behavioral skills model[J]. Clin Transplant, 2020. 34 (6):e13862.
[4] 王蔚文,孙明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7.
[5] 李小花,李艳玲,李小英 . 基于 IMB 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J].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1. 32 (4): 99-100.
[6] 张勃 . IMB 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食管中、上段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 GSES 评分的影响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7 (14):168.
[7] 杜劼,许传伟,马素霞 . IMB 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7 (14): 175.
[8] 邱思瑜,华丽群,姚美燕 . 护理专案行动提高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 (10):49-51.
[9] 陈丽萍,吴少琼,符娇珠,等 . 信息 - 动机 - 行为技巧模型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 理杂志, 2019. 25 (16): 2043-2046.
[10] 孙勤,杨秀梅 .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初诊慢性乙肝患者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 (5):997-1000.
[11] Tsamlag L, Wang H, Shen Q, et al. Applying the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model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mong osteoporosis patients[J]. BMC Public Health, 2020. 20 (1): 198.
[12] 杜冰,崔玉霞,王欢 . 以 IMB 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2. 28 (9): 36-39.
[13] 刘莉,杨帆 . 以 IMB 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 41 (2): 295-298.
[14] 马晓华,胡芳宁,魏塞 . 基于 IMB 模型的认知干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J]. 海南医学, 2020. 31 (16): 2173-2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