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 18F- 脱氧葡萄糖( 18F-FDG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CT 检查(PET/CT) 对淋巴瘤预后的评估价值, 为提高 淋巴瘤患者的预后评估效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接受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 + 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 + 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 + 注射用达卡巴嗪化疗。 1 个治疗周期为 28 d,化疗 4 个周期,化疗结束后均定期随访 1 个月。治疗后行 18F-FDG PET/CT 和单纯 CT 扫描,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定 治疗效果。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CT 平扫与 18F-FDG PET/CT 对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结果及评估价值;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同一 部位病灶感兴趣区最大标准摄取( SUVmax )值, 以及化疗后随访 1 个月时不同预后患者的 SUVmax 值。 结果 60 例患者经过治疗, 其中 20 例完全缓解, 11 例部分缓解, 29 例进展, 总缓解率为 51.67% (31/60)。 60 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后经手术病理检查, 其中阳性 40 例, 阴性 20 例;经 CT 平扫检查, 其中阳性 41 例, 阴性 19 例, 阳性检出率为 68.33% (41/60); 经 18F-FDG PET/CT 检查, 其中阳性 41 例, 阴性 19 例, 阳性检出率为 68.33% (41/60),经 18F-FDG PET/CT 检查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 纯 CT 平扫检查;治疗后所有患者同一部位病灶感兴趣区 SUVmax 值低于治疗前;化疗后随访 1 个月时病情缓解患者的 SUVmax 值低于病情 进展患者(均 P<0.05 )。 结论 18F-FDG PET/CT 显像可提高淋巴瘤疗效评估的准确率,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可为临床监测淋巴瘤患者预 后提供参考。
淋巴瘤是指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多表现 为无疼痛性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并伴有盗汗、发热、 瘙痒、消瘦等症状,发病原因可能与服用药物、病毒感 染、自身免疫病、放射线等有关。部分患者可通过化疗或 免疫治疗达到治愈的可能,但该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和抗 药性,治疗后可能出现复发或进展情况,需准确评估其治 疗效果,便于临床更换化疗药物或治疗方法,预防病情恶 化,保证治疗效果,延长生命周期。目前,淋巴瘤的疗效 评价主要采用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部分影像 学技术检查对淋巴结预后转移显示不够全面,对炎症或感 染引起病灶增大容易误诊为病情进展 [1] 。有研究指出, 18F- 脱氧葡萄糖( 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CT 检 查(PET/CT)在预后评估淋巴瘤和胶质瘤中发挥显著作 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2] 。也有研究 报道,该显像技术可以清晰、全面显示病灶,甚至能发 现无症状的隐匿病灶 [3]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 18F-FDG PET/CT 对淋巴瘤预后的评估价值,为提高淋巴瘤患者的 预后评估效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淋巴 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32 例,女性 28 例;年龄 25~78 岁,平均(43.24±8.34 )岁;霍金奇淋巴瘤 25 例, 非霍金奇淋巴瘤 35 例。纳入标准:符合《淋巴瘤的诊断 与治疗》 [4] 中关于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标准;病理诊断为 淋巴瘤;临床资料齐全;属于 Ann Arbor-Cotswolds 分期 系统 [5] Ⅰ ~ Ⅱ期的早期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均进行 B 超、 MRI、CT、18F-FDG PET/CT 中的一项检查;均于治疗后行 CT、18F-FDG PET/CT 显像检查;年龄 18 岁及以上者;交 流沟通能力正常者。排除标准: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高热、 体质量下降、盗汗等症状者;合并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 碍者;有葡萄糖过敏史者等。本研究已通过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 [ 辉瑞 制药(无锡)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13334 ,规格:10 mg/ 支 ]25 mg/m2 ,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 (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5883.规格: 1.5 万 博来霉素单位) 10 mg/m2 ,静脉滴注;注射用硫酸长春 新碱(仁合熙德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8151. 规格: 1 mg/ 支) 6 mg/m2 ,静脉滴注;注射用达卡巴嗪 (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3419 ,规格:400 mg/ 支) 375 mg/m2 ,静脉滴注。所有药物每 4 周用药1 次,1 个治疗周期为 28 d,化疗 4 个周期。化疗后采用电 话和(或)门诊复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 1 个月的随访。
1.2.2 18F-FDG PET/CT 检查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行 18F-FDG PET/CT 检查,采用 18F-FDG(南京东诚安迪科 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3293.规格: 370 MBq) 和 PET/CT (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国械注进 20173331252.型号:Biograph mCT Flow 40)对患者进行检 查,18F-FDG 浓度≥95%,检查前,嘱患者禁食 6 h,空腹 血糖 3.9~6. 1 mmol/L,安静状态下静脉注射 18F-FDG,剂 量 5~10 mCi,休息 50~60 min 后,行 PET/CT 检查。检查 前 5 min,指导患者排尿,进入检查室后,取仰卧位,扫 描范围从颅顶至股骨上段,先采集体部,双上肢环抱头 顶,从颅底扫描至股骨中段;再采集头部,上肢放于身体 两侧。由医师采用半定量分析和视觉分析法对图像进行分 析,根据病变数目、浓聚灶位置、病灶感兴趣区最大标准 摄取(SUVmax )值、淋巴结形态及 CT 图像密度改变发现病灶,通过病变区异常放射性情况判定病情程度。治疗后 病灶部位出现异常 18F-FDG 摄取灶, 并高于纵隔,病灶部 位 SUVmax 值大于 2.5.判为阳性;治疗后病灶部位未出现 异常 18F-FDG 摄取灶,或出现了异常 18F-FDG 摄取灶,但 其不高于纵隔本底,病灶部位 SUVmax ≤ 2.5 判为阴性。
1.2.3 CT 平扫检查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行螺旋 CT[ 西 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 ( 进 ) 字 2012 第 3301572 号,型号:SOMATOM Definition AS] 扫描,扫描 电压 120 kV,电流 250 mA,矩阵 512×512.层厚 5 mm。 治疗后病灶消失,淋巴结缩小至正常大小,淋巴结直径 小于 1 cm ,判为阴性;治疗后仍有病灶残留,或淋巴结、 原发病灶较治疗前增大,判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标准。完全缓解:病灶代谢无异 常高代谢,病理学检测为阴性;部分缓解:病灶代谢活性 较治疗前降低,病灶数目减少,肿块或淋巴结明显缩小或 部分消失,病理学检测阳性;进展:病灶代谢活性较治疗 前增强,病灶数目增多,肿块增大,病理学检测阳性 [4]。 总缓解率 =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②比较单纯 CT 平扫、 18F-FDG PET/CT 检查对淋巴瘤治疗效果评估的诊断价值, 均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灵敏度 = 真阳性 例数 /(真阳性 + 假阴性)例数 ×100%;特异度 = 真阴性例数 /(假阳性 + 真阴性)例数 ×100%;准确度 =(真阳 性 + 真阴性)例数 / 总例数 ×100%;阴性预测值 = 真阴性 例数 /(真阴性例数 + 假阴性例数)×100%;阳性预测值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例数 + 假阳性例数)×100%。③分析 治疗前后与化疗后随访 1 个月时患者 SUVmax 值变化。④分析典型病例 18F-FDG PET/CT 检查和 CT 平扫影像学图 片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以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 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评估 60 例患者经过治疗,其中 20 例完 全缓解, 11 例部分缓解,29 例进展,总缓解率为 51 .67% ( 31/60 )。
2.2 CT 平扫与 18F-FDG PET/CT 检查淋巴瘤治疗后结 果比较 60 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后经病理检查,其中阳性40 例,阴性 20例;经 CT 平扫检查,其中阳性 41 例,阴性19 例,阳性检出率为 68.33% ( 41/60 );经 18F-FDG PET/CT 检查,其中阳性 41 例,阴性 19 例,阳性检出率为 68.33% ( 41/60 ),CT 平扫与 18F-FDG PET/CT 检查在患者预 后评估中对病灶的阳性检出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0.P>0.05),见表 1.
2.3 CT 平扫与 18F-FDG PET/CT 检查对淋巴瘤治疗后 预后的评估效果比较 经 18F-FDG PET/CT 检查对患者 预后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 显著高于单纯 CT 平扫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经比较两组患者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2.
2.4 淋巴瘤患者的 SUVmax 值分析 治疗后所有患者同 一部位病灶感兴趣区 SUVmax 值( 4.78±1.41 )低于治疗 前(9.53±4.36 )(t=8 .029 );化疗后随访 1 个月时,病情缓解患者的 SUVmax 值(3.69±1.57)低于病情进展患 者( 10.39±5.13 )(t=6.9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2.5 典型病例影像学图片特征分析 女性患者,67 岁,发 现乳房肿块 2 月余,查双乳钼靶,左侧乳中央区象限肿 块。18F-FDG PET/CT 检查显示:左侧乳房处软组织肿块明 显,病灶代谢异常增高,摄取最高处位于左侧乳房中央 区,考虑恶性肿瘤,经病理检查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见图 1-A。化疗 4 个周期后复查 18F-FDG PET/CT 显示:乳房中 央区病灶明显缩小,病灶代谢明显降低,病灶摄取降低, 见图 1-B。CT 图像显示病灶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但无法判 断病灶的代谢活性,见图 1-C。
3 讨论
淋巴瘤是临床常见的全身性恶性肿瘤,以无痛性、进 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病灶可侵犯胃肠道、鼻咽、皮肤、骨骼等。CT 扫描是评估预后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 法,但部分淋巴瘤侵犯范围较广,可累及全身组织器官, 治疗后仅部分病灶变小,CT 扫描并不能完全检测出全身所 有淋巴瘤病灶 [6-7]。
18F-FDG PET/CT 显像技术依据不同组织对 18F-FDG 的 摄取能力的差异性来判断预后病灶性质,还可以通过测 量病灶的 SUVmax 值进行半定量或定量分析,以此反映治 疗后肿瘤组织代谢活性改变情况,进而判断临床治疗效 果 [8]。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 CT 平扫与 18F-FDG PET/CT 检 查对淋巴瘤的阳性检出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 经 18F-FDG PET/CT 检查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灵敏度、特异 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纯 CT 平扫检查, 表明单纯 CT 平扫、 18F-FDG PET/CT 检查均能够用于淋巴 瘤的预后评估,但 18F-FDG PET/CT 检查对于淋巴瘤预后 评估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分析原因为,淋巴瘤对葡萄糖代 谢活性较高,通过 18F-FDG PET/CT 显像技术,可以显示 对葡萄糖代谢活跃的恶性肿瘤细胞,从而提高病灶诊断准 确率。
18F-FDG PET/CT 检查能将对 18F-FDG 代谢活跃的淋巴 瘤从坏死、纤维化的淋巴结中筛查出来, 根据病灶 18F-FDG 摄取程度,测算出 SUVmax 值, SUVmax 值越小,说明淋巴 瘤对葡萄糖代谢活性较低,则反映治疗后淋巴瘤残余量减 少或活性减弱 [9- 10] 。且有研究报道,淋巴瘤组织内肿瘤细 胞增殖活性越高, PET/CT 显像淋巴瘤病灶 18F-FDG 摄取值 越大, 两者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11]。在本研究中, 治疗后 所有患者同一部位病灶感兴趣区 SUVmax 值低于治疗前;化 疗后随访 1 个月时病情缓解患者的SUVmax 值低于病情进展 患者,这表明 18F-FDG PET/CT 检查可准确判断淋巴瘤患者 治疗效果,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可靠依据。18F-FDG 是一 种被 18F 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安全性较高,若治疗后体 内肿瘤未被完全清除, 会使肿瘤细胞浓聚 FDG,在 PET 现 象上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增高的病灶,可判断淋巴瘤预后情 况,配合 PET/CT 技术可以显示患者治疗后病灶大小、活 性变化情况,对癌症准确的疗效判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 价值 [12]。
综上, 18F-FDG PET/CT 显像可提高淋巴瘤疗效评估的 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监测淋巴瘤患者预 后提供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林晓丹 , 杨舒 . 超声联合 CT 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价值观察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 2021. 19(7): 43-45.
[2] 牛娜 , 朱朝晖 , 马艳茹 , 等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患者 18F- 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显像图像 特点分析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2015. 37(5): 602-606.
[3] 张文延 , 蔡莉 , 王颖 , 等 . 18F-FDG PET/CT 对结核性与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天津医药 , 2017. 45(2): 220- 224.
[4] 李鑫 , 王新华 , 孙振昌 . 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M]. 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7: 53-54.
[5] 缪祎 , 朱华渊 , 徐卫 . 世界卫生组织 2016 年淋巴瘤分类更新解读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2016. 36(8): 647-653.
[6] 王雁 . CT 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检查的对照研究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6. 13(18): 2653-2656.
[7] 周俊芬 , 夏亮 , 刘纯宝 , 等 . CT、MRI、18F-FDG PET-CT 多模态影像检查在腹盆部结外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0. 31(7): 507-511.
[8] CHEN D H, ZHU Y Q, CHEN YB,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18F-FDG PET/CT for distinguishing of malignant lymphoma from inflammatory lymphadenopathy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 Bmc Infect Dis, 2022. 22(1): 646.
[9] 刁玉竹 , 洪成雨 , 赵英杰 , 等 . 18F-FDG PET-CT 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及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关系 [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0. 25(7): 631-635.
[10] 惠金子 , 李云波 , 许建林 , 等 . 治疗前 18F-FDG PET/CT 代谢参数对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预测价值 [J]. 中华肿瘤防治杂 志 , 2021. 28(21): 1648- 1654.
[11] 梁颖 , 吴宁 , 方艳 , 等 . 18F-FDG PET/CT 显像 SUVmax、MTV 和 TLG 判断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J]. 中华核医学与 分子影像杂志 , 2015. 35(2): 97- 101.
[12] 黄盛才 , 秦朝军 , 章忠明 , 等 . 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显像评价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 值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15. 32(4): 579-5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