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15:28: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该院收 治的 90 例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拔牙后不同种植修复技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观察组微创拔牙后行即 刻种植,对照组微创拔牙后行位点保存种植,比较两组种植体稳定性 [ 稳定度测量(ISQ 值) ],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种植体美学效 果 [ 红色美学指数(PES) 、白色美学指数(WES) ] 评分和种植修复满意度。结果: 种植术后 4 个月、永久修复当日,两组 ISQ 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6 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观察组 PES、WE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 即刻种植技术应用于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可提高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和 PES、WES、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 其效果优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
  Comparison of application effects of immediate implantation technique and site

  preservation implanta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upper anterior tooth

  defects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tooth extraction


  DU Huipe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Xinm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nmi 45237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immediate implantation technique and site preservation implanta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upper anterior tooth defects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tooth extraction .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with upper anterior teeth defects who underwent minimally invasive tooth extraction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mplant repair techniques after tooth extrac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immediate implantation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tooth extrac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site preservation implantation. The implant stability [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 value)] level, the alveolar bone height, width and density level, the implant esthetic effects [pink esthetic score (PES), white esthetic score (WES)] score, and the implant repair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SQ valu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4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and on the day of permanent repair (P>0.05).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height, width and density of alveolar bon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but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ES score and the WE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mplant repair satisfact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Immediate implantation technique can improve the height, width and density of alveolar bone and the PES, WES and implant satisfaction scores in the patients with anterior teeth defects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extr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te preservation implantation technique.

  【Keywords】 Upper anterior tooth defect; Immediate implantation technique; Site preservation implantation technology; Esthetic effect; Alveolar bone

  前牙牙体缺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牙科疾病,对 患者发声、进食及口腔和面部美观度均会产生明显 的影响 [1]。传统局部义齿修复技术应用于前牙牙体缺失患者稳定性较差,余牙损伤明显,外在美观感 较差 [2]。而种植牙技术应用于前牙牙体缺失修复可 获得更理想的稳定性及美观效果,且对余牙造成的 损伤也较小 [3]。位点保存种植是传统种植修复技术, 治疗周期较长, 即刻种植为一种新型种植修复技术, 可良好预防患者拔牙后牙槽嵴吸收 [4]。本文比较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 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本院收治的 90 例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单个前磨牙或前牙;牙齿软组织形态完整,无骨缺 损,咬合关系稳定,牙覆盖正常;经 X 线检查明 确患牙为龋齿或残根等,无保留价值;无手术禁忌 证;接受微创拔牙后龈乳头外形无缺损等现象;临 床诊治相关资料完整,具有良好配合度;行即刻种 植患者拔牙后满足即刻种植条件(即骨缺失较少、 牙槽骨无缺失和骨折、种植牙周围无炎症) 。排除 标准:伴有急性牙周、根尖周病变;有唇侧骨板缺 损,有较少的基底可用骨量,无法形成良好的种植 体植入初期稳定性;有牙骨裂、牙骨穿孔缺损、牙 龈撕裂情况;牙根角度、位置不理想,种植体植入 时需要改变方向;伴有严重全身性系统疾病(肾病、 糖尿病、血液病等) ;口腔卫生极差;伴有认知障 碍、精神性疾病。根据拔牙后不同种植修复技术将 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 观察组男 26 例, 女 19 例; 年龄 21~43 岁, 平均(34.73±2.74) 岁。 对照组: 男 27 例, 女 18 例; 年龄 22~45 岁,平均 (34.69±3.19)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先清洁牙周,行局部 麻醉,同时消毒颌面部,使用超声骨刀分离患牙牙 周膜,持续轻巧的环绕动作让超声骨刀尖端进入牙 槽窝,尖端将牙周韧带切断,将患牙的 2/3 牙周膜 切除,使牙周膜与牙槽骨的连接中断,进而解除牙 根脱位阻力, 通过微创拔牙钳将松动患牙缓慢取出, 行残留牙屑、肉芽组织清除。使用 3%过氧化氢冲 洗牙槽窝,清除残留组织, 行压迫止血。观察组微创拔牙后行即刻种植。种植修复前, 使用牙周探针探查唇侧骨板完整度,明确拔牙后唇 侧骨板未存在明显性骨开窗和高度下降,同时保证 拔牙窝唇侧骨壁具有良好完整性。行局部麻醉,准 确测量患者拔牙窝深度以及牙颈部宽度,确定植窝 洞偏舌侧定点,然后进行备孔。为了保证种植体初 期稳定性获得有效提高,还需要进行级差备洞,选 择合适的种植体置入。在龈缘下 3 mm 位置放置种 植体肩部, 保证其与天然牙之间的距离约为1.5 mm, 种植体骨壁、唇侧二者间的距离维持在 2 mm 左右,扭力 >30 Ncm。术后 6 个月所有患者复诊,并进行 永久性冠修复。

  对照组微创拔牙后行位点保存种植,即患者在 拔牙后3~4个月再接受延期种植技术进行种植修复。患者唇侧骨板过薄,拔牙后拔牙窝内存在较多的炎 性肉芽组织,且骨质较软。嘱咐患者在拔牙 3 个月 后来医院接受种植,行 CT 扫描检查患者的牙创口 有无愈合,确定创口愈合,满足种植条件后再选择 合适的种植体置入,种植方法同观察组。患者于术 后 3~6 个月复诊,检查后行种植体上部修复。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种植成功,即种植体 未发生松动,咀嚼功能及牙龈组织正常,无疼痛 感、异物感,未发生感染,外观美观,X 线检查可 见种植体周围骨无吸收,未存在透射区。 (1) 比 较两组种植体稳定性。术后 4 个月、永久修复完 成当日,采用 Osstell 共振频率分析仪测量种植体 稳定度(ISQ 值) 。(2)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 后 6 个月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均通过锥形 束 CT 检查测量。(3)比较两组种植美学效果评 分。采用红色美学指数(PES)评估种植修复体周 围软组织美学效果 [5] ,包括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 头以及边缘龈水平、牙槽嵴缺损、软组织形态和软 组织颜色、软组织质地,各项评分均为 0~2 分, 得 分越高表明种植修复体周边软组织的美学效果越 好。采用白色美学指数(WES)评估种植修复体的 美学效果 [6] ,包括牙冠形态、牙冠外形轮廓、牙冠 质地、牙冠颜色以及牙冠透明度,各项评分均为 0~2 分, 得分高提示种植修复体美学效果好。(4) 比较两组种植修复满意度。修复后 1 年,采用自 拟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种植修复效果的满意情 况,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种植 修复美学效果的满意情况,总评分 0~100 分, 分 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该调查表信度为 0.79. 结构效度为 0.76. Cronbach’s α 为 0.80. 具备良 好可信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种植体稳定性比较 种植术后 4 个月、 永久修复当日,两组 ISQ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6 个月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 及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后 6 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均低于治 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

       2.3  两组种植美学效果评分比较  观察组 PES、 WES 评 分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

  2.4 两组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种植修 复满意度评分为(88.84±13.74)分,高于对照组的 ( 70.50 ±15.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76. P=0.000 )。

  3 讨论

  口腔种植技术是目前临床上用于上前牙缺失患 者修复治疗的常用方式,该技术不仅能够获得与自 然牙接近的颜色、外形,同时还可有效延缓种植后 牙槽骨的吸收,存留率较高,能够保证牙齿的外在 美观感 [7-8] 。前牙微创拔牙后通常以患者适应性为 根据,选择行即刻种植技术或延迟种植技术 [9] 。位 点保存种植技术属于传统种植修复技术,在拔除牙 齿 3 个月后,待创口牙槽骨吸收水平恢复稳定性, 且牙窝愈合后才实施种植体植入,该种技术对牙槽 骨无较高要求,且具备多应用性,种植修复效果良 好。但行位点保存种植技术时,患者缺牙时间过长 会对修复后牙齿的咀嚼功能、美观性产生一定影响, 且还会增加患者疼痛程度[10-11]。已知牙齿拔出后 1~2 个月,患者的牙槽嵴未发生大量吸收,为了避免过 度吸收发生,确保患者牙龈乳头具备良好丰满度, 促进牙龈组织更好生长,在拔牙后立即行种植修复度及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 及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后 6 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均低于治 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种植美学效果评分比较 观察组 PES、 WES 评 分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可获得更好效果 [12]。

  在口腔种植过程中,将患牙拔除后牙槽窝正 处于自然愈合状态,牙槽骨可发生连续性、不可 逆的吸收,以致种植区骨量出现下降,愈合的牙 槽骨高度、密度降低,宽度减小,可致牙龈软组 织的稳定性下降 [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种植体植 入 4 个月时、永久修复当日,两组 ISQ 值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 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在于前牙微创拔牙后行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和即刻 种植技术均可获得良好的种植体稳定性。但即刻 种植技术对残余的牙槽骨骨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 用,拔牙后即刻行种植修复种植体可与新鲜创面接 触,有利于种植体和创面的愈合,从而提高种植体 的稳定性 [14]。
\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修复完成后 6 个月时, 观察组 PES 评分、WES 评分、种植修复满意度评 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即刻种植技术中拔 牙后牙槽骨缺损程度较小,能够使患者牙龈乳头形 态获得更好恢复,因此修复后牙齿的弧度、颜色均 更具自然性和美观性,总体美学效果更加理想,从而提高患者种植修复满意度 [15]。

  综上所述,即刻种植技术应用于上前牙行微创 拔牙患者可提高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和 PES、 WES、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其效果优于位点保存 种植技术。

  参考文献

  [1] 应晓敏,朱国红,孙宁 . 二氧化锆全瓷冠治疗上前牙牙体缺失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实用医刊, 2021.48 ( 2 ): 74-76.
  [2] 张挺,付小明,吴欧兰 . 正畸种植联合矫治前牙缺失伴牙列不齐疗效观察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29 ( 9 ): 138-140.
  [3] 熊际文,周巍 . 拔牙位点保存术对不同类型骨缺损患者骨增量的差异分析 [J]. 上海口腔医学, 2020.29 ( 6 ): 623-627.
  [4] 周永敏,徐燕,王晓静,等 . 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上颌磨牙区拔牙后即刻种植与位点保存术后延期种植短期疗效观察 [J]. 口腔医学研究, 2017.33 ( 1 ): 78-82.
  [5] 段子文,马玉,王冰杰,等 . 拔牙位点保存后与同期引导骨再生术种植红色美学效果临床比较 [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11 ( 5 ): 304-307.
  [6] 牛璐,张庆福,符国才,等 . 微创牙体调磨改善上颌前牙白色美学的临床效果 [J]. 海军医学杂志,2018.39 ( 6 ): 560-562.
  [7] 董建勋 . 上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在红白美学方面的评价对比 [J]. 医学美学美容, 2021.30 ( 9 ): 67.
  [8] 周勇,张思慧,赵晓娴,等 . 口腔种植治疗培训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评价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 ( 8 ):799-804.
  [9] 刘洪臣 . 口腔种植修复的医学属性与发展导向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56 ( 12 ): 1155-1158.
  [10] 梁爽 .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前牙区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J].河南医学研究, 2019.28 ( 2 ): 240-241.
  [11] 耿双双,王健,杨莉,等 . 位点保存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J]. 口腔医学研究,2020.36 ( 11 ): 1022-1026.
  [12] 宿玉成 . 口腔种植外科技术的新进展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55 ( 11 ): 803-808.
  [13] 赵国强,丁锋,刘益,等 . T2DM 患者即刻种植预后及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2.38 ( 1 ):74-79.
  [14] 孙亮,杨苗苗,赵佳明,等 . 上前牙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术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短期临床观察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55 ( 11 ): 857-863.
  [15] 范海珍,肖斌,蒋段林 . 微创拔牙即刻种植技术在 42 例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20.25 ( 4 ): 172-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22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