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持续局部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恢复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2 15:16: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持续局部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恢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期为临床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东莞市洪梅医院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11 月收治的 50 例下肢慢性静脉性 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25 例) 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 研究组( 25 例) 患者实施持续局部氧疗联合负压封 闭引流,均治疗 2 周,并于治疗后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后 5 、10 、15 d 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治疗前与治 疗后 2 、4 周创周经皮氧分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水平,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 3 个月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问卷 ( VLU-QoL) 评分。 结果 与治疗后 5 d 比, 治疗后 10 、15 d 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呈升高趋势, 且治疗后 10 、15 d 研究组较对 照组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2 、4 周两组患者创周经皮氧分压均呈升高趋势,血清 TNF-α 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后 2 、4 周 研究组患者创周经皮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 TNF-α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VLU-QoL 评分中主观感受、局 部症状、日常生活与总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 )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 96.00% ) 较对照组 ( 76.00% ) 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持续局部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有效改善下肢慢性静脉性 溃疡患者的创面恢复情况,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增加创面氧分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慢性静脉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 由于患者长期受体静脉高压影响,导致患者下肢出现局部 营养障碍,进而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为进一步改善患者 病情,临床多采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负压封闭引 流是利用创面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 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 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将伤 口处渗液引流出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 负压封闭引流的局限性是治疗过程中降低创面的氧溶解 度,易导致厌氧菌感染, 不利于创面愈合 [1-2]。持续局部 氧疗可通过改善伤口组织的氧分压,并利用氧分压促进氧 感受器信号传导,使细胞组织处于足够的富氧环境中,有 利于毛细血管循环,使组织修复、纤维产生速度加快,还可减少细菌增殖,以控制创面感染 [3] 。临床研究发现,负 压引流联合局部给氧方式治疗创伤性慢性伤口,优化了伤 口微环境,强化了除菌抑菌作用,高于单独使用负压封闭 引流的效果 [4] 。故本研究将进一步研究持续局部氧疗联合 负压封闭引流对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的影响,并 对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现报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东莞市洪梅医院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11 月收治的 50 例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25 例)中男、女患 者分别为 15、10 例;年龄 31~73 岁,平均(64.46±3.45 )岁;下肢静脉曲张病程 6 个月~19 年,平均(9.78±1.67) 年。研究组( 25 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4、11 例;年 龄 32~75 岁,平均(64.23±3.50)岁;下肢静脉曲张病程 5 个月 ~19 年,平均(9.75±1.5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与《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 [5] 中的诊断 标准符合者;为单肢静脉性溃疡;创面形成时间超过 1 个 月;肢体未广泛坏死者等。排除标准:有重要器官功能损 伤者;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伴有恶性肿瘤或 其他非静脉性溃疡者等。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 书,此次研究方案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营养支持、抗菌药物、清 创等常规基础性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 治疗,应用一次性负压泡沫材料充分覆盖患者的创面,用 高分子滤膜封闭创面创口,连接医用负压吸引器(苏州 贝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 20172141396 ,型号: BES-8020AZ)持续负压吸引,压力控制在 -30~-25 kPa 之 间,根据引流情况与泡沫敷料颜色,每 3 d 更换 1 次负压 敷料。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持续局部氧疗, 负压伤口治疗管与给氧管放置、封闭方式:用 0.9% 氯化 钠溶液纱布包裹专用给氧管放于伤口一侧,再用 0.9% 氯 化钠溶液纱布包裹多侧孔专用负压吸引管置于伤口另一 侧,使用外用透明黏性薄膜对伤口区域进行封闭,封闭 范围需超过伤口 2 cm ,设置伤口治疗仪(无锡国赢科技 有限公司,苏械注准 20142080692.型号:Greens0- Ⅰ)参 数,给氧流量 3 L/min,湿度 65%,氧气浓度≥95%,24 h 持续给氧,其中每 3 d 将敷料和管道更换 1 次。所有患者 进行为期 2 周的治疗,并于治疗后随访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参照《下肢静脉曲 张的诊断与治疗》 [5] 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 患者进行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 ) [6] 评分评估,包括 渗液量与创面组织类型,分值范围 0~17 分,分数越高 越严重,疗效指数 =[(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治疗 前评分 ]×100%,显效: 患者溃疡面积愈合≥ 80%,疗 效指数≥60% ;有效:患者 40% ≤溃疡面积缩小<80%, 30% ≤疗效指数<60% ;无效:患者溃疡面积愈合<40%, 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创面肉 芽组织覆盖率。治疗后 5、10、15 d 采用医用激光相机 [ 锐 珂(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沪浦械备 20150003 号, 型号: 5700c] 对创面进行拍照,肉芽组织覆盖面积采用 网格法测量,肉芽组织覆盖率 = 肉芽组织覆盖面积 / 创 面面积 ×100%。③创周经皮氧分压与肿瘤坏死因子 - α ( TNF-α )水平。采用经皮氧分压监测仪(丹麦雷度公司,国械注进 20173216449.型号:TCM400)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 2、4 周创周经皮氧分压,同时采集 清晨空腹患者静脉血( 5 mL)进行离心(转速与时间设置 为 3 000 r/min、15 min),取血清,血清 TNF-α 水平检测方 法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④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生 活质量问卷(VLU-QoL) [7] 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 月采用 VLU-QoL 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每个条目 0~4 分,包括主观感受( 12 个条目)、局部症状( 10 个条目)、日常生活( 12 个条目)及总分( 136 分),分数越高提示 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 [ 例(%)]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 用 χ2 检验;使用 S-W 法检验计量资料(创面肉芽组织覆 盖率、创周经皮氧分压、TNF- α 水平、VLU-QoL 评分)是 否服从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 有效率(96 .00%)较对照组(76 .00%)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比较 与治疗后 5 d 比,治疗后 10、15 d 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呈升高 趋势,且各时间点研究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创周经皮氧分压与 TNF-α 水平比较 与治 疗前比,治疗后 2、4 周两组患者创周经皮氧分压均呈升高 趋势,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 TNF- α 水平均呈降 低趋势,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 VLU-QoL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VLU-QoL 问卷中主观感受、局部症 状、日常生活及总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

  3 讨论

  人体下肢静脉网较为丰富,静脉管壁较为薄弱,由于 肥胖、久站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会导致下肢静脉暂时性或间 断性受压,影响下肢静脉血的向心回流,诱发静脉曲张, 随着人体静脉血压持续升高,加大静脉管壁的扩张程度, 继而引发色素沉着、湿疹等皮肤营养障碍病和下肢慢性静 脉性溃疡等疾病。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具有高复发、治疗 难度较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生活 质量 [8] 。负压封闭引流属于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创面处理技 术,其通过负压原理使患处负压区域的血流量升高,刺激 毛细血管再生,增加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速度,但单一运用负压封闭引流,创面由于封闭性较强而 导致的其始终保持负压状态,限制了恢复效果 [9]。

  微氧伤口治疗仪将高浓度氧持续输送至创面,在创面 局部形成了高压氧舱,可改善负压状态之下的创面氧环境, 纠正低氧状态,还可增强氧的弥散效果,克服组织水肿引 发的毛细血管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细胞水肿逆转,预防 缺氧溃疡组织的变性、坏死,恢复组织的代谢功能,为创 面愈合创造了条件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10、15 d 研究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与单一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持续局部氧疗联合负 压封闭引流治疗可有效促进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肉芽 组织生长,疗效较好,但本研究样本量少,后续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该治疗方法的疗效。

  创周位于溃疡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区域,创周的发展变 化可影响溃疡的预后,且有研究显示,下肢慢性静脉性溃 疡周围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 [11] 。经皮氧分压在正常情 况下是由皮肤毛细血管中的血氧进入皮肤细胞周围,并进 入组织间隙所产生的,并环绕皮肤表层,参与细胞代谢, 反映了皮肤血氧输送与皮肤细胞代谢消耗的相对速度;下 肢静脉瘀滞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促使其分泌可溶性细胞 因子(白细胞介素 -6 、TNF-α 等) ,加速炎症的发生、发 展,且持续的炎症反应是溃疡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本研 究数据显示,治疗后 2 、4 周研究组患者创周经皮氧分压 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清 TNF-α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 后 3 个月研究组患者 VLU-QoL 问卷中主观感受、局部症 状、日常生活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下肢慢性静 脉性溃疡患者实施持续局部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可将创 面局部的氧分压提高,使创面浅表组织与氧结合,进而使 组织再生能力提升,促进胶原纤维形成,抑制厌氧菌的生 长与创面炎症反应,促进溃疡创面愈合,并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12- 13]。

\

  综上,持续局部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有效改 善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的创面恢复情况,促进肉芽组 织生长,增加创面氧分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但本研究不足之处为样本量较少,后 续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严仕梦 , 黄仁燕 , 柳国斌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0. 26(6): 472-475. 480.
  [2] 覃丽虹 , 黄珏 , 徐静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J]. 解放军医药杂志 , 2019.31(3): 84-87.
  [3] KAUFMAN H, GUREVICH M, TAMIR E, et al. Topical oxygentherapy stimulates healing in difficult, chronic wounds: a tertiary centre experience[J]. J Wound Care, 2018. 27(7): 426-433.
  [4] 蒋琪霞 , 徐娟 , 郭艳侠 , 等 . 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慢性伤口的效果研究 [J]. 护理学杂志 , 2016. 31(12): 13- 16.
  [5] 杨博华 , 王刚 , 刘凤桐 , 等 . 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 [M]. 北京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3: 296-300.
  [6] 蒋琪霞 , 王桂玲 , 翁志强 . 压疮愈合计分量表评价不同类型伤口的治疗效果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 2017. 30(4): 436-439.
  [7] 夏玲 , 顾保娣 , 秦淑君 , 等 . 应用VLU-QoL 问卷分析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 [J]. 实用医学杂志 , 2017. 33(1): 137- 139.
  [8] 龚池 , 孙毅 , 原标 , 等 . 压力治疗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应· 138 ·用研究进展 [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2021. 20(11): 1199- 1204.
  [9] 罗永秋 , 柳镇玉 . 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轻中度缺血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影响 [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41(1): 53-55.
  [10] 王晓蕊 .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局部氧疗可有效治疗创伤性慢性伤 口 [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8. 37(3): 935-942.
  [11] 徐冬梅 , 许钰 , 韩云芳 , 等 . 慢性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感染对凝 血指标及 RANTES 表达的影响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20. 30(11): 1727- 1731.
  [12] 韩雯雯 , 黄碧清 , 曹灵转 , 等 . 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对创伤性 慢性伤口愈合的影响 [J]. 中国医刊 , 2021. 56(1): 46-48.
  [13] SINGH A, PANDA K, MISHRA J, et al .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indigenous low cost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with added local oxygen versus conventional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J]. Malays Orthop J, 2020. 14(3): 129- 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06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