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护理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7 月该院收治的 84 例行脑动脉瘤介入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实施常 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 FTS 理念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预后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评分、 运动功能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法(FMA)] 评分、生命质量 [ 改良 Rankin 量表(MR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恢复正 常饮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NIHSS、M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14%, 低于对照组的 28.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基于 FTS 理念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可加快预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ast track surgery concept-based nursing model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I Chunyu, LI Lin, JIU Xiaoying, LI Xiaobin, WANG Lingling, ZHENG Yi, ZI Dongya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Nanyang Second Gene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ast track surgery (FTS) concept-based nursing model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4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surgery in this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July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2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FTS concept-based nursing. The prognostic indicator levels,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motor function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FMA)]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of returning to normal diet, the first out-of-bed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IHSS score and MR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FMA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 14%, which was lower than 28.57 %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FTS concept-based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n accelerate the prognosis, reduc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Cerebral aneurysm;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ast track surgery concept; Neurological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Complication
脑动脉瘤是指脑血管瘤样突出,受到刺激或血 压不稳时会破裂,引发颅内急剧出血,其发病率、 致残率均较高 [1]。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脉 瘤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 快等特点,但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及介入治疗的认 知不足,加之手术作为应激源,会引起较强的应激 反应,影响术后恢复 [2] 。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念是临床常用的综合干预理念,可有效整合护理 措施,应用于围术期患者护理中,加快术后康复 [3-4]。 本文观察基于 FTS 的护理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7 月 本院收治的 84 例行脑动脉瘤介入术的患者进行前 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经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瘤 [5]; 发病前认知动能、 行为能力正常; 动脉瘤 Hunt-Hess 分级为Ⅰ ~ Ⅲ级。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颅脑占位性病变; 既往有脑外伤病史、颅脑手术史;凝血功能、免疫 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严重损害;严重精神疾病。患 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男22 例, 女 20 例;年龄 43~75 岁, 平均(60.47±4.65 ) 岁; 肿瘤位置:大脑中动脉 14 例,交通动脉 10 例,基 底动脉 15 例, 其他 3 例; 动脉瘤 Hunt-Hess 分级: Ⅰ级 13 例,Ⅱ级 17 例,Ⅲ级 12 例。观察组男 23例,女 19 例;年龄 40~79 岁, 平均(59.75±4.87 ) 岁; 肿瘤位置: 大脑中动脉 11 例, 交通动脉 12 例, 基底动脉 17 例, 其他 2 例; 动脉瘤 Hunt-Hess 分 级:Ⅰ级 14 例,Ⅱ级 18 例,Ⅲ级 10 例。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健康宣教、 禁食(术前 8~10 h)禁饮(术前 4 h) ;术后第 1 天给予流质饮食, 补液 2500~3000 mL,之后酌情 减少补液量;术后 24 h 内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 命体征等。
观察组实施基于 FTS 的护理模式。(1)术前 护理。向患者介绍脑动脉瘤及介入治疗相关知识, 告知手术目的、方法、配合要点等;耐心回答患者 问题,根据患者文化、认知水平采用不同沟通方式 安抚情绪,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调适,如冥想、深呼 吸等;术前 1 d,禁油腻辛辣饮食,术前 6 h 禁食, 术前 2 h 饮用 200 mL 10% 葡萄糖注射液, 糖尿病 患者改为温开水,后禁水;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 和床上排便等适应性训练。(2)术后护理。手术 结束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协助其取仰卧位,头偏 向一侧, 麻醉清醒后抬高床头 15° ~30°;术后 6 h, 实时监测患者血压, 控制血压波动幅度在10%以内, 体征平稳者可进食流食,之后逐渐增加高蛋白、高 纤维易消化饮食, 多饮水, 晚餐在 17:30 之前完成, 避免夜间食物堆积,影响脑部供血;术后第 1 天控 制补液量在 1500~2000 mL, 穿刺侧髋关节制动 6 h,之后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及按摩;术后 2 d,可进行床上肢体关节主动活动,指导其尽早下床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以患者不感劳累为宜,活动过程中需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根据后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 制订康复计划, 如站立平衡、重心转移、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指导患者早期练习舌部活动、刺激口舌面部肌肉协调运动等, 校正发音口形等。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预后指标水平,包 括恢复正常饮食、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2) 出院前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生命质 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估神经功能 [6], 共 15 个条目, 总分 0~42 分, 得 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差。采用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估运动功能 [7] ,包含肢 体运动、感觉、疼痛等,总分 0~100 分,评分越高 表示运动功能越好; 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 评估生命质量 [8] ,评分共 0~6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 命质量越差。(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预后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恢复正常饮食、 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比 较 护理后,观察组 NIHSS、MRS 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 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7.14% (3/4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8.57% ( 12/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3 讨论
脑动脉瘤体积较大时, 会压迫周围神经、血管, 导致神经压迫和脑缺血症状, 且随时可能发生破裂,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需及时进行治疗 [9]。介入 治疗是治疗脑动脉瘤的最可靠方案,但多数脑动脉 瘤患者缺乏对手术的正确认知,担忧手术风险及疾 病预后,术前易产生不良心理,且依从性差,影响 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需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护理注重患者疾病本身的护理,易忽略患者心理状 态变化对病情的影响,且护理理念未及时更新,部 分护理方法陈旧,已无法满足患者康复需求 [10]。
脑动脉瘤病情危急、致残率高,患者术前往往 存在严重焦虑、恐慌等心理,临床通过术前快速宣 教及心理护理,可让患者充分认知疾病及手术相关 知识,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对手术 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基于 FTS 理念的护理通过整合 多个领域的新观念及新技术,形成一系列有循证依 据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加速康复进程、提高康复 效果为目的 [11]。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恢复正常饮 食、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NIHSS、 MRS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FMA 评 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FTS 理念提倡术前 2 h 饮用适量葡萄糖注射液,可提高肠道耐受性,为手 术的开展提供能量, 配合术后早期进食与补液控制, 可及时补充营养,改善胃肠功能,减少感染、脑水 肿等发生 [12]。此外, 通过体位及运动指导, 对患者 进行简单的肢体按摩及活动指导, 并鼓励患者尽早 下床活动,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改善肢体运动 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多途径的语言刺激、感 觉刺激等可引起语言反应,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 减轻神经功能障碍,进而改善预后 [13]。
综上所述, 基于 FTS 理念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 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可加快预后,减轻神经功能 损伤,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于爱侠,孙晓兰,单瑞,等 . 整体性护理在脑动脉瘤早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 24(2):117-118.
[2] 吴春花,代凤,辛玲,等 . 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改善脑动脉瘤介入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J]. 蚌 埠医学院学报,2019.44(9 ): 1270-1273.
[3] 周甜甜,马海萍,张超,等 . 快速康复外科在颅内动脉瘤经弹簧圈栓塞术围术期的应用 [J]. 重庆医学,2019.48( 10 ):1770-1773.
[4] 王娟莉,王军娟 .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康复质量及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 12 ): 1517-1520.
[5] 陈孝平,汪建平 . 外科学 [M]. 8 版 .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8.
[6] 胡万保,罗祖明,商慧芳 . 脑卒中 4 种评定量表的效度、信度及可操作性检验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19 ): 2846-2847.
[7] 许光旭,高晓阳,陈文红 .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的敏感性及实用性 [J]. 中国康复,2001.16( 1 ): 18-19.
[8] 张世洪, 吴波, 谈颂 . 卒中登记研究中 Barthel 指数和改良的 Rankin 量表的适用性与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4( 12 ): 871-874.
[9] 付琳 . 血压控制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 12 ):140-144.
[10] 周琍琳 . 预见性护理对 Hunt-Hess 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护理研究,2018.32( 12 ): 1967-1969.
[11] 刘淼, 吴倩, 高建, 等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病人围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 [J]. 临床外科杂志,2019.27(5):419-422.
[12] 刘兰,李美丽 . 以时间理念为基础的护理策略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26(7 ): 858-861.
[13] 边雪梅,李艳 . 精细护理模式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康复进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 27(4):501-5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