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血虚肝旺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6 11:35: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血虚肝旺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收治的血虚肝旺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 各 30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疗法, 观察组在药物疗法之上加用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 以视觉模拟量表( VAS ) 评分、总有效 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临床疗效观测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 其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6.289.P<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94. P>0.05 )。 结论 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血虚肝旺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带疱疹后神经痛,电针,芍药甘草汤,疗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 在疱疹消退后,持续 1 个月及以上的呈撕裂样或刀割样的 疼痛,程度不一,但长时间的疼痛对患者个人的情绪、生 活、家庭等各方面造成影响, 对于高龄人群的影响更严重。 该病在高龄人群中好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概率 越大 [1] ,这可能与该类群体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 疾病、免疫力下降、机体修复能力下降等有关。现代医学 对于 PHN 的治疗主要采用缓解疼痛、营养神经等全身性药 物治疗,也有采用神经阻滞、神经调节、利多卡因贴剂、 肉毒素注射等局部治疗,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单 纯采用现代医学的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甚至某些治 疗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之前就会出现周围共济失调或步态 紊乱、头晕、嗜睡等副作用 [2] ,老年患者对此更是难以忍 受, 这使得老年 PHN 患者的治疗更加困难。随着国家相关 政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的使用得到了越来 越多的重视,药物疗效得到了更多医者的认可,在临床疾 病的救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还有汤剂、艾灸、针刺、拔 罐等多种治疗方式,且不同于现代药物的价格高昂、资源 稀缺,其价格低廉、药食同源、药材来源丰富。故在本研 究中,使用了常规药物结合传统医学的方法治疗血虚肝旺 型老年 PHN ,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安徽中医药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收治的血虚肝旺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具体情况见表 1.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西医参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 疗中国专家共识》 [1] 。中医标准:①符合《中医病症诊断 疗效标准》[3] 中“蛇串疮”的症状。②辨证属血虚肝旺证。 纳入标准:①年龄 >60 岁。②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其他病因引起的胸肋、背、臀部等部位的疼 痛。②其他皮肤疾病不宜针灸者。③有凝血功能异常或有 出血倾向者。④不配合治疗者。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即普瑞巴林胶 囊(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130073. 规格: 75 mg/ 粒),75 mg/ 次,2 次 /d; 维生素 B1 片(上海 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31020307 ,规格:10 mg/ 片),10 mg/ 次,3 次 /d;甲钴胺片(江西青峰药业 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51440.规格: 0.5 mg/ 片),0.5 mg/ 次,3 次 /d。以 7d 为 1 个疗程,共治疗 3 个疗程。观 察组在对照组之上加用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具体药 物:白芍 15 g、川楝子 10 g、炙甘草 9 g、乳香 6 g、延胡索 10 g、丹参 10 g、地龙 10 g、没药 6 g、僵蚕 10 g、全蝎 3 g、 蜈蚣 1 条、龙胆草 10 g。煎服方法:凉水浸泡 30~60 min, 共煎煮 2 次。第 1 煎加水 800 mL,武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 30 min,倒出汤液约 200 mL;第 2 煎加热水 500 mL,武火 煮开后转小火煎煮 20 min,取出汤液约 200 mL。将两次汤 药混匀后平分为 2 份,2 次 /d,早晚饭后各服用 1 次。电针 操作方法:依据神经受损节段和具体疼痛位置,选取相应 的夹脊穴、阿是穴和曲池、阳陵泉等局部穴;患者取俯卧 位,局部皮肤消毒后,使用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 厂有限公司,规格: 0.25×40 mm )刺入相应神经节段受损 的夹脊穴,向脊柱旁斜刺 0.5~0.8 寸,行捻转泻法,局部 得气后留针,并连接 2 组电针,波形选择连续波,频率主 要以患者接受为准,时间持续 20 min ,疗程同上。

  1.4 观察指标 ①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4] 对符合 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 VAS 评分 测定,用以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计分方法:总 分 10 分,无痛: 0 分;轻度疼痛但可以忍受: 1~3 分;中 度疼痛, 睡眠受到影响但勉强可以忍受: 4~6 分; 重度疼 痛,难以忍受: 7~10 分。②中医证候积分 [5] :用于评估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计分方法为主、次症计 分之和,积分越高,症状越重。主症:局部疼痛难忍、烦 躁易怒、夜寐不安;次症:咽干口苦、尿黄,舌红,脉弦 等;分别由轻及重进行量化计分,主症 0~6 分,次症 0~3 分。③临床疗效评价: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3] 。治愈:疼痛基本消失;有效:疼痛明显 缓解,偶有轻微疼痛; 无效: 疼痛未见缓解;总有效率 = (治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④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两组在治疗期间的晕针、腹泻、过敏、恶心呕吐、头 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各项不良反 应发生例数之和占总例数之比。以上观察指标的采集、评 估及记录均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 量资料用 t 检验,以(x ±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以 百分比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 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 .3%)优于 对照组患者(70 .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289. P<0.05),见表 3.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0.0%,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为 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94.P>0.05 )。

  3 讨论

  PHN 主要表现为多样性的疼痛, 严重者会产生焦虑、 睡眠障碍等疾病 [6] ,在临床治疗中也以尽快缓解患者疼痛 为主要目的。多项调查研究已证实 PHN 的好发人群多为高 龄,高龄也是除急性期疼痛程度、焦虑、吸烟、合并糖尿 病等之外,引起 PHN 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且罹患 PHN 的风险会提高 5 倍左右 [7] ,研究发现其原因与老年患者体 内免疫细胞数量下降、组织及神经修复能力降低 [8] 等有 关。 PHN 的发病机制复杂, 多数观点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 后引起的神经炎症、神经坏死、神经敏化等有关,受损的 神经纤维亦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再次诱发神经炎症 [9] ,最 终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现代医学对于 PHN 的治疗主要以 镇痛、抗病毒、营养神经等为主,除口服药物进行全身性 治疗外,也有神经阻滞、利多卡因贴剂、肉毒素注射等局 部用药方案,其中以普瑞巴林为代表的抗惊厥类药物通过 抑制神经敏化, 减少神经递质 [10], 从而达到镇痛效果。其 他还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及中枢性止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 等。但是, 这些药物也会引起周围共济失调或步态紊乱、头 晕、嗜睡、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对于神经阻滞、肉毒素注 射等局部用药方案,也有疗效时间短、局部过敏等缺点, 老年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对于老年PHN 患者来说, 单纯采用现代药物治疗可能疗效较差, 且 口服药物时间长者,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

 
  PHN 在中医中属“蛇串疮”范畴, 因体内火毒湿热之 邪蕴盛、气血瘀滞而成, 经络不通, 不通则痛 [11]。其中,瘀 血是 PHN 发生最主要的病因, 也是最基本的致病要素 [12], 而对于老年 PHN 患者来说, 因其年老体弱, 本身具有气血 不足的特点,且经初期治疗后,火毒湿热之邪未尽,久则 伤及气血津液, 导致气虚无力、筋脉瘀阻不畅 [13], 故治疗 主要以益气养血、散瘀通络止痛为治则。芍药甘草汤最早 记录于医籍《伤寒论》中,用于因误用汗法,伤及阴血, 而致脚挛急不能伸展之证,后在临床应用中,多以该方治 疗因阴血不足、津液亏虚所致的疼痛、痉挛等症,具有明 确的镇痛作用 [14]。该方组成虽仅有芍药、甘草两味药, 但 药简力专,疗效独到,芍药养血柔肝、甘草缓急止痛,两 药相伍,有柔筋止痛之效。与此同时,我们在此方的基础 上加用了川楝子、乳香、没药、全蝎、延胡索、地龙、僵 蚕、丹参、龙胆草等具有清热活血、行气通络功效的药物。 川楝子疏肝泄热、龙胆草清热燥湿,两药合用,可祛除未 尽之火毒湿热邪气,配伍没药散瘀定痛、乳香活血定痛、 丹参活血祛瘀、延胡索活血行气之药物,可使经脉阻滞之 瘀血消散,经脉通畅,则疼痛舒缓。久病则入络,加用僵 蚕、全蝎、蜈蚣等虫类之品,善搜风通络,可直达病所。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活血、通络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发 现,芍药甘草汤中含有甘草酸铵、芍药苷等化学成分,可 抑制因外周神经末梢或继发的炎症反应等所引起的疼痛, 具有解痉镇痛、抗炎、免疫调节的功能 [15]。在现代临床研 究中也发现, 在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 PHN 中具有减轻炎性 反应 [16]、降低神经肽 Y 和 P 物质的效果, 而炎症反应、神 经肽 Y、P 物质均与疼痛的发生有关, 对 PHN 患者的疼痛 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17],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不过,中药汤剂也存在煎煮时间长、起效慢等的缺点。

  电针作为辅助治疗 PHN 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临床疗效 确切, 且安全性较高。普通针刺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 扶正祛邪的功效,可以调节局部的血液供应、减轻炎性反 应,而电针是在局部针刺得气后连接电流,通过调节电流 的频率,使局部肌肉有一定规律的收缩,进而保持恒定、 持久的针感,使得电针在治疗上弥补了人工施针的不足, 较普通针刺可以获得更持久的治疗效果。通过控制电流, 电针对局部腧穴产生刺激作用,更可达到疏通经络,改善 循环的作用。夹脊穴、阿是穴是治疗 PHN 的重要穴位, 夹 脊穴走行于膀胱经,邻近督脉,属人体阳气最充盛之处, 刺激夹脊穴能够激发一身之阳气,调整全身气机,疏通经 络而具有止痛的作用;阿是穴是疼痛所在之处,也是局部 气血经脉郁滞不通之处,通过针刺的治疗作用,可以使局部的气血调和,经络通畅。同时,研究发现,电针能够促 进内源性阿片肽、腺苷等镇痛物质的释放,起到镇痛、镇 静、修复受损神经和肌肉, 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18] ,对于 因长期忍受疼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 PHN 患 者, 电针治疗可以缓解因情绪异常所产生的痛苦感觉 [19] 。 电针治疗 PHN 起效快、镇痛效果好,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内服汤药的不足。

  在本临床研究中,通过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 VAS 评 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 直观地评价了此种治疗方式对于 PHN 的临床疗效。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 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降 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 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期间对照组发生 1 例 晕针, 1 例恶心呕吐, 1 例腹泻, 观察组 1 例晕针, 2 例恶 心呕吐, 1 例腹泻, 但均程度较轻, 能够忍受, 未予特殊处 理。上述结果说明,此种治疗方法能够缓解疼痛、改善症 状,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本研究采用了中医与西医联合、 针灸与药物相结合的方法,起到了内外并治,兼顾标本的 作用,安全易行,疗效明确,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生元 , 万有 , 万琪 , 等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2016. 22(3): 161- 167.

  [2] 皇甫佳欣 , 沈德新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J].中国医药导报 , 2020. 17(12): 65-6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4: 144.

  [4] VANROO J D, LAZIO M P, PESCE C, et al. Visual analog scale(VAS) for assessment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on Aconcagua[J]. 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1. 22(1): 7-14.

  [5] 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2: 77-85.

  [6] 伍小敏 , 于泳健 , 蔡放 , 等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学 , 2016. 14(3): 352-354.

  [7] 孟丹 , 林维茹 , 刘国艳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020. 36(3): 147- 150.

  [8] 郝树媛 , 张娟 .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并发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19. 18(2): 132- 134.

  [9] 黄义松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 2019. 7(9): 46-47.

  [10] PATEL R, DICKENSON A H. Mechanisms of the gabapentinoids and Ⅸ 28- 1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in neuropathic pain[J] . Pharmacol Res Per-spect, 2016. 4(2): e00205.

  [11] 孔羽 , 刘俊 , 蔡萱 , 等 . 梅花针扣刺联合热敏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 26(17): 154- 156. [12] 李艳红 .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11. 25(2): 22-24.

  [13] 郭靖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分析 [J]. 系统医学 , 2019. 4(7): 98- 100.

  [14] XING X F, ZHOU Z F, ZHANG F J, et al. The effect of early use of suppl-emental therapy on preventing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ain Physician, 2017. 20(6): 471-486.

  [15] 吴玲芳 , 李雨桐 , 唐迎紫 , 等 . 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J]. 药物评价研究 , 2021. 44(6): 1354- 1360.

  [16] 周银平 . 芍药甘草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其 安全性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1. 14(5): 127- 129.

  [17] 陆星宇 , 任雁威 , 杨雪 , 等 .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患者疼痛及血清 NPY, SP 水平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2021. 32(1): 31-34.

  [18] 刘盈君 , 张全爱 , 吴媛媛 , 等 .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 床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0.37(12): 204-212.

  [19] 张沛 , 邢群智 , 李毓 , 等 . 电针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18. 39(9): 95- 1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67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