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晨笛网压缝合术与改良 B - Lynch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3 11:37: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比较晨笛网压缝合术与改良 B-Lynch 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 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该院接受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的 30 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 ; 同期在该院接受改良 B-Lynch 缝合术治疗的 30 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围术期指 标、术前和术后 24 h 凝血功能指标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 、凝血酶时间(TT) 、凝血酶原时间(PT) ] 水平,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术后 24 h, 两组 APTT、PT、TT 水平均低于术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 FIB 水平高于术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 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减少输血量, 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效果优于改良 B-Lynch 缝合术治疗, 但需延长手术时间。

  【关键词】 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晨笛网压缝合术,改良 B-Lynch 缝合术,凝血功能,并发症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Chen-Di network compression suture and modified B-Lynchsuture in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ntral placenta previa

                                                              FENG Ju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Yuch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 4763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s of Chen-Di network compression suture and modified B-Lynch suture in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ntral placenta previ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central placenta previa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ho underwent Chen-Di network compression suture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August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us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central placenta previa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reated with modified B-Lynch suture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The perioperative indicator levels,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24 h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icator levels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fibrinogen (FIB), thrombin time (TT),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24 h after the surgery, the levels of APTT, PT and T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surgery,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IB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surgery,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Chen-Di network compression su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entral placenta previa can shorten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reduce th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 It is superior to modified B-Lynch suture. However, it needs to extend the operation time.

  【Keywords】 Central placenta previa; Cesarean sec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Chen-Di network compression suture; Modified B-Lynch suture; Coagulation function; Complication

\

 
  中央性前置胎盘是指胎盘完全覆盖子宫颈口, 且附着于子宫下段所致的疾病,其是造成孕晚期 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1] 。目前,临床治疗中央性前 置胎盘以终止妊娠为主,但剖宫产术后易发生产后出血。晨笛网压缝合术属物理性子宫压迫缝合术 式,其利用一张整体的“网”罩住出血的子宫,实 现对子宫的物理性压迫止血 [2]。改良 B-Lynch 缝合 术是一种在子宫前壁缝线治疗的术式,可对子宫施 加压力,挤压肌纤维间血管,促使血窦闭合,从而 发挥止血效果 [3]。本文比较晨笛网压缝合术与改良 B-Lynch 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该院接受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的 30 例中央性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 观察组) ;同期在该院接受改良 B-Lynch 缝合术治 疗的 30 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 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符合中央 性前置胎盘诊断标准,且经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 确诊 [4] ;剖宫产术后出血≥ 1000 mL; 经保守治疗 (如缩宫素治疗、按摩子宫等)效果不佳;临床资 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合并恶性肿瘤; 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 等;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全身性感染。 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观 察组: 年龄 22~35 岁, 平均(25.01±2.13) 岁; 孕 周 37~41 周, 平均(38.12±0.63) 周; 产后出血量 682~1446 mL, 平均(952.36±127.84)mL; 新生儿出 生体质量 2150~4650 g, 平均(3418.36±328.46) g; 经产妇 16 例,初产妇 14 例。对照组:年龄 23~34 岁, 平 均(25.16±2.24) 岁; 孕 周 37~40 周, 平 均(38.25±0.60) 周; 产 后 出 血 量 678~1453 mL, 平 均(947.68±132.85)mL; 新 生 儿 出 生 体 质 量 2200~4600 g, 平均(3423.82±336.52)g; 经产妇 18 例,初产妇 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胎儿娩出后,两组均常规给予 20 U 缩 宫素注射液(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34020472.1 mL ∶ 5 U) 静脉滴注治疗, 子宫 肌层肌内注射 20 U 缩宫素,若有胎盘粘连、胎盘 浅肌层植入时,徒手剥离胎盘;若患者有产后出 血高危因素(如巨大儿、软产道裂伤等) ,可在 子宫肌层肌内注射 250 μg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 液(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20388. 1 mL ∶ 250 μg)。

  观察组采用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缝合前清除 宫腔、腹腔内积血,将子宫体托出腹腔,采用 0 号 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第一条缝线:取距离子宫体 左侧缘 3 cm、距离子宫切口下缘 3 cm 处作为进针点, 取距离子宫体左侧 4 cm、距离子宫切口上缘 3 cm 处 作为出针点,而后取第一次进针点的纵向间隔 3 cm 处再次进针,纵向穿行宫壁 3 cm 出针,持续缝合 至距宫底边缘 4 cm、横向距宫侧边缘 4 cm 处出针。

  缝合过程中需注意避开受损的输卵管开口,缝线跨 过宫底部,在子宫切口下段打结。第二条缝线:取 子宫体左侧距切口上方 3 cm、横向距第一条缝线 3 cm 处作为进针点, 并选择与第一条缝线相同的走 向,并在对应左侧进针点出针,后收紧打结第二条 缝线。若第二条缝线宫体之间距离 >9 cm,则进行 第三条缝线,选择第二条缝线的进、出针点连线上 3 cm 左右, 作为进针与出针点, 前壁至后壁缝线走 向与第二条相同,之后收紧缝线并打结。缝合关闭 子宫切口,术后行抗感染治疗。

  对照组采用改良 B-Lynch 缝合术治疗。缝合前 清除宫腔、腹腔内积血,将子宫体托出腹腔。使用 1 号吸收线, 选择子宫切口下缘右侧 3 cm 处为进针 点,进入宫腔,于子宫切口上缘 3 cm 处出针,拉 出缝线,缝线从宫底绕至子宫前壁与后壁处再次进 针,穿过宫腔后自左侧相同水平部位穿出;后经过 子宫表面,绕至宫底,至子宫前壁下段子宫切口上 3 cm 位置进针,与进针同一水平部位出针。向下、 向内挤压宫体,拉紧缝线后打结,在子宫形成扁圆 形状后, 确认子宫无出血情况。最后缝合子宫切口, 术后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 包括手术时间、输血量和住院时间。(2)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术前、术后 24 h,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采用全自动凝 血测试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纤 维 蛋 白 原 (fibrinogen,FIB)、 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3) 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 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

 
  2.2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 两组 APTT、PT、FIB 和 TT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两组 APTT、PT、 TT 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FIB 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 生率为 6.67%(2/30)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3/30),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 重并发症,患者出血汹涌,部分患者由于止血困难 需切除子宫,丧失生育能力,同时这也是造成产妇 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目前临床治疗中央性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以快速止血、增补血容 量为原则,改良 B-Lynch 缝合术、晨笛网压缝合术 均是临床常用止血术式, 但何种术式止血效果更好, 仍需进一步讨论。

  已知改良 B-Lynch 缝合术仅在子宫浆膜表面采 用一条缝线进行简单环形捆扎,对子宫弓状血管产 生压迫,阻断卵巢动脉、子宫动脉向子宫中央的血 流, 以发挥止血作用 [6-7]; 晨笛网压缝合术采用 2~3 条纵向跨越子宫前、后壁的褥式缝合方式,通过进 针、出针点相互协作,可以有效收紧缝线,构建一个整体平衡的“网络”体系,从而通过“网”的压 力作用于子宫壁,在子宫体表面形成与血管丛垂直 的 4~6 条压迫应力带,在子宫浆膜层至子宫内膜 基底层之间产生垂直压迫力,可对整个子宫体实施 持久而均衡的压迫,有效降低隐匿性出血风险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 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究其原因 在于改良 B-Lynch 缝合术是对术者主观认为出血的 部位或子宫体可见出血部位进行纵向缝合压迫,挤 压子宫壁之间血管,以关闭血窦,达到止血目的, 但对子宫整体性压迫不足;此外,对于瘢痕子宫下 段粘连的患者而言, 改良 B-Lynch 缝合术可能会 出现子宫背带缝合位置不够低,影响止血效果的情 况 [10-11] 。因晨笛网压缝合术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故 手术时间较长。

  产后出血可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丢失, 引起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致使产妇出现中心静脉 压降低、持续性低血压等表现。本研究结果同时显 示, 术后 24 h, 观察组 APTT、PT、TT 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 FIB 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 晨笛网压缝合术可快速、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避免血小板、凝血因子过度消耗 [12]; 同时给予输血治 疗, 能促进产妇凝血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 采用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患者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 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 少输血量,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改良 B-Lynch 缝合术治疗,但需延长手术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娟,付金红,张慧娟,等 . 凶险性中央性前置胎盘对母婴结局影响的回顾分析 [J]. 河北医药,2018.40(5):658-662.

  [2] 王晨笛,李莉,卢晓红,等 . 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 [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8.22(5):321-327.

  [3] 魏思慧 . 子宫 B-Lynch 缝合手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J]. 河南医学研 究,2020.29(30):68-69.

  [4] 谢幸,孔北华,段涛 . 妇产科学 [M]. 9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7-149.

  [5] 吴金兰,爱琳,余玲玲 . 改良 B-lynch 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剖宫产术效果及对患者凝血指标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29(7):1435-1438.

  [6] 陈志敏, 孙凯, 江华 . 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预后观察 [J]. 中国性科学, 2017. 26(2):105-108.

  [7] 季晓菲, 卢灿娣, 罗丽莉, 等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 B-Lynch 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 察 [J]. 中国性科学,2019.28(11):76-78.

  [8] 周荣向,林春扬,于晓雨,等 . 晨笛网压缝合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安全及有效性 [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32(17):4271-4274.

  [9] 卢晓红,李佳琦,王晨迪 . 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及对患者生殖系统的影响 [J]. 陕西医学杂志, 2019. 48(8):1042-1044.

  [10] 彭晓梅, 王海英 . 网压晨笛与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J]. 四川医学,2017.38(10):1125-1127.

  [11] 李碧 . 改良 B-Lynch 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284-286.

  [12] 钟英, 曹金丽, 段芳芹, 等 . 两种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12(8):95-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65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