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6 11:38: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经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后,对其临床指标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南京金陵口腔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收治的 122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61 例,接受单纯替硝唑进行 治疗)与试验组( 61 例,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治 疗前后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83.61% 、 96.72% ,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附着丧失、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齿 松动幅度及龈沟液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6 (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 )水平均显著降低, 试验组显著低于对 照组(均 P<0.05 ) ;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6.56% ,与对照组的 4.92% 相比升高, 但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牙周指标的改善,调节龈沟液炎症指标的紊乱情况,且 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替硝唑,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 反应蛋白

  慢性牙周炎由长期存在的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 而引起,牙龈炎症、牙龈出血等为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并 伴有牙周袋、牙齿移位等情况,但是疾病早期的症状不是 很明显,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多已经发展为长期慢性 牙周炎,其中牙周菌斑是导致患者发展为慢性牙周炎的常 见原因。临床主要应用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进行治疗,替 硝唑属于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类药物,其改善病情主要依 靠抑制或杀灭细菌起效,但长期应用易引起细菌耐药,导 致效果不佳 [1]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为常用牙周局部缓释药 物,二甲胺四环素是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其具有抗菌活性 强、抗菌谱广、长效等特点,较四环素抗菌剂的抗菌效果 更强,可有效抑制胶原酶活性,阻止牙周组织破坏,被广 泛用于治疗牙周炎及牙周炎所伴发的各种症状 [2] 。本研究 旨在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患 者后,其临床指标及龈沟液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现报 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南京金陵口腔医院收治的 122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 为两组,每组 61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32 例,女性 29 例;病程 2~7 年,平均(4.02±1.00)年;年龄 19~36 岁, 平均(26.40±2.37)岁;疾病严重程度:轻、中、重度分别为 22、30、9 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 36 例,女性 25例; 病程 1~6 年,平均(3.89±1.12 )年;年龄 21~38 岁,平 均(27.40±2.60)岁;疾病严重程度:轻、中、重度分别 为 26、28、7 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牙周病与口 腔正畸治疗》[3] 中关于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者;口内余 留牙 >15 颗,且每个象限余留牙≥3 颗者;有明显牙龈充 血红肿、牙龈炎症及形成牙周袋等症状者等。排除标准: 确诊的牙髓病与根尖周病,或有相关病史者;对盐酸米诺 环素软膏、替硝唑具有过敏史者;口内有正畸装置或义齿 者等。本研究经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 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全口龈下刮治术、龈上洁 治术、根面平整及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等牙周基础治疗, 并对患者口腔卫生健康习惯进行全面的指导。对照组患 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硝唑片(湖南迪诺制药股份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3020659.规格: 0.5 g/ 片)治疗,1.0 g/ 次,1 次 /d。在牙周基础治疗 + 替硝唑片治疗的基 础上,试验组患者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Sunstar INC., 注册证号 H20150106.规格: 0.5 g/ 支),将牙周袋冲洗干 净后擦干,使用注射器缓慢将软膏注射到患者牙周袋底 部位置,待注满后略有溢出即可停止,叮嘱患者在注射药物 30 min 内保持口腔清洁和干燥,不可以饮食和漱口, 1 次 / 周。两组患者均接受 4 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口腔内炎 症反应与分泌物完全消失,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 [4] 评 分降低 >80%,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牙周袋明显减小甚至 消失为显效;患者口腔内炎症反应得到减轻, 60% ≤ VAS 评分降低 ≤ 80% ,咀嚼功能有所好转为有效;患者口腔 内炎症反应与咀嚼功能均未得到有效改善,VAS 评分降低 <60% 为无效 [3]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治疗前 后牙周指标,包括牙龈指数(采用钝头牙周探针视诊和探 诊牙龈,根据牙龈与出血情况进行评分,牙龈健康的情况 为 0分;牙龈颜色有轻度改变并伴有轻度的水肿,但是探 诊不会出血的情况为 1 分;牙龈颜色偏红,水肿光亮,探 诊出血但是没有出血倾向情况为 2分;牙龈明显红肿或出 现口腔溃疡,同时伴有自动出血倾向情况为 3 分) [5] 、菌 斑指数(探针轻划患牙牙面,根据牙面菌斑的厚度和量进 行评分,龈缘区无菌斑的情况为 0分;龈缘区的牙面有薄 的菌斑,但肉眼看不见,探针刮牙面可见的情况为 1 分; 肉眼可见邻面或龈缘有中等量菌斑的情况为 2 分;肉眼 可见龈缘区或龈沟内和邻面有大量软垢的情况为 3 分) [6]、 牙齿附着丧失(使用探针对颊侧、舌侧、近中、远中 4 个 位点进行检测,计算釉牙骨质界至袋底距离,每个位点 测量 3 次取平均值)、牙龈出血指数(将探针轻探至龈缘 下约 l mm ,等待 30 s 后观察牙龈出血情况,分值范围为 1~4 分,分值越高,牙龈出血倾向越大) [7] 、牙周袋深度 (带刻度的牙周探针进行探测)、牙齿松动幅度(使用牙动 度测量仪进行检测)。③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清洁口 腔,去除牙菌斑、牙结石,吹干牙与牙龈表面,将滤纸 条插入待取龈沟处,等待 30 s 取出,放入 l mL 磷酸缓冲液(pH 值 =7.4)中,洗涤后离心(转速 3 500 r/min,时 间 10 min),取上清液,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 )、

  白细胞介素-6 ( 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 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④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 者头痛、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经 S-W 法检验 本研究的计量资料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 采用 t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 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附着丧失、牙龈出血指数、 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幅度均显著降低,试验组显著低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较治疗前,治 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试验组显 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常常是由于牙周致病菌(龈卟啉单胞菌、 中间普氏菌等)的感染,并对牙周正常组织(牙龈、牙周 膜、牙槽骨、牙骨质等)造成炎症性破坏而引起的。其同 时也会引起人体自身对牙周致病菌的免疫防御反应。随着临床对于慢性牙周炎研究的不断加深,临床开始应用局部 缓释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替硝唑的抑菌效果主要针对厌氧 菌, 通过对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 合成进行抑制, 同 时对DNA 转录情况进行阻断, 达到抑菌目的, 促进病菌消 亡,对牙龈进行稳固,促进生成牙周膜纤维细胞,但可能 使患者产生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整体疗效并不理想 [8]。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属于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当遇到水 之后会变硬,形成网孔样被膜,按照不同时间缓慢、持续 地释放药物微分子, 使牙根面轻度脱矿, 开放牙本质小管, 充分暴露胶原纤维,利于结缔组织的附着、成纤维细胞增 殖分化,以及胶原和总蛋白的合成,从而促使牙周组织再 生;同时,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作为外用药物, 主要作用于患 者口腔局部, 全身吸收较少, 相对而言, 安全性更高 [9- 10]。 本研究中,较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 著升高,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附着丧失、牙龈出血 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幅度均显著降低;试验组患 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6.56%,与对照组的 4.92% 相比升 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慢性牙周炎患 者临床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效果理想, 可有效改善牙周指标,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TNF-α 是一种免疫反应刺激因子,可以通过对其他炎 症介质的释放进行诱导而引起牙周炎症损伤;IL-6 属于一 种细胞趋化因子,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释放炎症介 质,破坏牙周组织;hs-CRP 水平升高,可对局部中性粒 细胞酶的释放产生诱导作用,加重对牙体骨质成分的破坏 程度, 使牙周牙龈组织细胞的凋亡, 导致牙龈萎缩 [11] 。本 研究中,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龈沟液各项炎症指标 (TNF-α 、 IL-6、hs-CRP)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提示盐酸米诺环素 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效果显著,可调节牙 周炎症因子紊乱情况,促进病情恢复。究其原因,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具有高效抗菌作用,通过对病原菌进行抑制, 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缓解炎症因子对患者牙周组织的 刺激;同时通过与金属阳离子螯合,对胶原酶的活性进行 抑制,降低胶原酶对牙周纤维的降解速度,从而缓解胶原 酶对牙周结缔组织的破坏,阻止牙周炎症病情进展 [12- 13]。

  综上,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 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牙周指标的改善,同时调节龈 沟液炎症因子的紊乱情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闫志刚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 18(30): 121- 124.

  [2] 蒲洁华 , 王诗维 , 吴宗玉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 (CP)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J]. 贵州医药 , 2020.44(12): 1921- 1922.

  [3] 卜华伟 . 牙周病与口腔正畸治疗 [M]. 天津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社 , 2018: 26-28.

  [4] 孙兵 , 车晓明 .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

  [5] 谢兰芬 . 培氟沙星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IL- 1β、sICAM- 1、MCP- 1 水平的影响 [J]. 贵州医药 , 2021. 45(8): 1189- 1190. 1196.

  [6] 牛玉岚 , 刘继华 , 闫慧鑫 , 等 . Vector 治疗仪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及对其菌斑指数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 19(24): 2687-2688.

  [7] 郭俊博 . 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牙周指数的关系分析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015. 28(23): 3237-3238.

  [8] 杨正祥 , 李航 , 沈庆冉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牙齿颜色和菌斑及疼痛的影响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 29(9): 141- 144.

  [9] 罗业姣 , 龚仁国 , 陈琦 , 等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 TNF-α 、IL- 1β 、IL-8 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 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9. 19(20): 3935-3938. 3967.

  [10] REN L, ZHAN Z, ZHANG D X, et al . Clinical efficacy ofsemiconductor laser-assisted minocycline in moderate-to-severe chronic periodontitis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Trop J Pharm Res, 2018. 17(6): 1165- 1170.

  [11] 吴迪 , 梁晋 , 徐新玉 . 复方大黄五倍子含漱液联合牙周基础治疗 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6、TNF-α 及hs-CRP 水平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7. 26(27): 3029-3031.

  [12] 黄晓君 , 赵书山 .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多联抗生素糊剂对牙周炎合 并牙髓病变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 2018. 16(9): 19-23.

  [13] 刘钦赞 , 庞真贞 , 李晔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对慢 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 IL- 10、TGF-β 及外周血 Th17、Treg 水 平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9. 18(9): 966-9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2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