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传统方法与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30 15:07: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传统方法与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在我院接受腋臭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干预组给予小切口微创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复发率,干预组均优于常规组,但组间数据差异>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o结论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传统方法;小切口微创法;腋臭

本文引用格式:邓法.传统方法与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50.
 
0引言

         腋臭,又称狐臭,属于常见遗传病,主要由于腋窝处大汗腺过度分泌,从而分解不饱和脂肪酸。腋臭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生活,同时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容易感到自卑,临床常使用手法治疗腋臭[1],效果显著。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应用成熟,小切口微创法广泛应用于腋臭治疗,本文将以78例腋臭患者为对象,探究传统方法与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78例在我院接受腋臭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9例。其中常规组的男、女患者分别为23例与16例;年龄在19-43岁,平均(24.85±3.61)岁。干预组的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与15例;年龄在20-44岁,平均(25.06±4.08)岁。所有患者均熟知本次调研,并表示自愿参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方法治疗:首先确定手术范围,在腋毛边缘使用美蓝画线,并使用碘酊固定画线;进行局部麻醉操作,运用利多卡因(浓度为1%),将手术范围内的皮肤与浅层脂肪以梭形切除,使切口两侧充分分离,减少皮肤的张力,选切口为轴线设计三角皮瓣,两侧分别45°-60°角,臂长约2.0-2.5 cm,按照Z成形进行处理;最后分层间断,对切口进行缝合。术后进行加压包扎,制定肩关节,12-14天予以拆线。

1.2.2干预组:

       干预组患者实施小切口微创法治疗:首先确定手术范围,在腋毛边缘使用美蓝画线,并使用碘酊固定画线;进行局部麻醉操作,运用利多卡因(浓度为1%);在腋毛范围内中央部分沿顺皮纹方向行3-4 cm切口,且深及浅层脂肪。将皮肤层与皮肤下层分离,直至整个腋毛区全部分离。将真皮深层与皮瓣脂肪使用组织剪去除[2],形成厚皮片。完全止血。用1号线对切口进行间断缝合。按照植皮法进行加压包扎。7-10天予以拆线。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进行分析。治疗效果:根据液部异味评估治疗效果,其结果有显效(无异味)、有效(劳动或出汗时伴随轻微异味)无效(无变化)。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Z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由手术情况与VAS评分组成,用3士s)来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复发率,干预组均优于常规组,但组间数据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情见表1。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对比。

       常规组39例患者中,切口感染2例,皮下血肿4例,皮肤坏死4例,瘢痕增生10例,共计20例,占比51.28%。干预组39例患者中,切口感染1例,皮下血肿1例,皮肤坏死1例,瘢痕增生2例,共计5例,占比12.82%。干预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453。

3讨论

        腋臭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寄生微生物、顶泌汗腺、异常分泌等。白喉杆菌等细菌对腋窝顶泌汗腺分泌物进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其中3-反-2-甲基乙酸为主要腋臭异味。传统腋臭手术具有视野充足的特点,可对汗腺皮肤与皮下组织彻底切除,可对异味有效清除,治疗效果显著,但对于腋毛区面积大者,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且局部组织去除过多延期切口愈合,容易使切口裂开,且腋窝留有瘢痕,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术后复发。小切口微创治疗法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仅对大汗腺与附属器产生破坏,保留腋窝原有组织结构与形态,且腋窝处皮肤无切除与无张力缝合,术后瘢痕表现为顺皱襞线,避免垂直增生与瘢痕,外观上无明显手术痕迹,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干预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

       综上所述,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术后局部美观,尤其是青年男女接受度高。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珍珍,姚广东,王锡蓓,等.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治疗腋臭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1):36-38.
[2] 洪素庄,张靖靖,洪帆.一种综合性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0):27-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