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水刀微创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12 16:13: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水刀微创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 2014 年 1 月至 2016年 12 月的 116 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55 例,给予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与研究组(61 例,给予水刀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 98.36%(60/61)与对照组总有效 96.36%(53/55)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2.39,P =0.112>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92%(3/6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 14.55%(8/5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21.456,P =0.002<0.05)。结论 腋臭患者采用水刀微创治疗,有较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腋臭;水刀微创;小切口皮下修剪法;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郎艺瑶 . 水刀微创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3):95+143.

0引言

腋臭(bromidrosis)也称之为臭汗症、狐臭,主要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由于出汗后,腋窝下产生特殊的臭味,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及自信心 [1]。因此,腋臭在美容科多采用手术治疗,且效果不一 [2-3]。本文为了分析水刀微创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 116 例腋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的116 例腋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手术确诊为腋臭,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同意。无手术禁忌症、精神病者。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中男 10 例,女51  例;年龄为 15-43  岁,平均(24.56±8.23)岁;

狐臭类型:Ⅰ级:3 例,Ⅱ级:20 例,Ⅲ级:35 例,Ⅳ级:3 例。对照组中男 9 例,女 46 例;年龄为 15-44 岁,平均(23.56±7.34) 岁;狐臭级别:Ⅰ级:5 例,Ⅱ级:20 例,Ⅲ级:26 例,Ⅳ 级:4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级别上,经统计学分析,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患者取平卧位, 局部麻醉,伸展双上肢,画出手术操作范围,沿中央皮肤做 2-3cm 切口,采用 11 号刀片沿平行线切开皮肤到皮下脂肪层, 分离两侧皮瓣;采用组织剪对皮下组织进行修剪,充分将大汗腺及毛囊给予充分暴露,将两侧皮瓣修剪为真皮血管网的全厚皮瓣;对两侧创面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采用电凝止血, 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皮肤组织,采用绷带、纱布加压包扎; 术后口服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 3 d 拔出引流管, 术后 9 d 给予拆线 [4]。

1.2.2研究组:
给予水刀微创治疗,取平卧位,局部麻醉, 伸展双上肢,画出手术操作范围,沿中央皮肤做 1 cm 切口, 采用 11 号尖刀片沿平行线切开皮肤到皮下脂肪层,分离两侧皮瓣;打开水刀开关,每侧皮瓣在切口处穿 2 根牵引线,采用2 把小弯钳提起分离的皮瓣;对皮下脂肪层、大汗腺及毛囊给予刮除 [5];常规止血,无需使用电凝;在两边放置 2 个引流管,连接 5 mL 注射器;逐层缝合皮肤组织,加压包扎; 术后 1 d 将引流管拔出,术后 7 d 进行拆线。

1.3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 3-8 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治愈:出汗后, 距离腋下 30 cm 处,无臭味;有效:出汗后,臭味明显减少, 安静不动时,无异味;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或者加重。有效率 =(治愈 + 有效)×100%

1.4统计学分析。
临床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 % 表示,用 χ 2 检验; 年龄、病程采用( ±s)表示,用 t 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其临床结果,若两组差异P < 0.05 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愈 56 例,有效 4 例, 总有效 60 例,临床疗效为 98.36%。对照组治愈 51 例,有效2 例,总有效 53 例,临床疗效为 96.36%。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2.39,P =0.112>0.05),详见下表 1 所示。

\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 3 例,皮瓣开裂、感染、血肿各 1 例,发生率 4.92%。对照组并发症 8 例,皮瓣开裂、瘢痕、血肿、感染分别有 2 例、1 例、3 例、2 例,发生率 14.5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下表 2 所示。

\

3讨论

临床治疗腋臭的方法较多,主要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物流及注射治疗,但需要多次治疗,且疗效效果较差,加上费用较昂贵,患者难以接收。因此, 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是根治腋臭的主要方法 [6-8]。近几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水刀微创治疗腋臭具有显著疗效。水刀没有热效应,不会对脂肪层的血管造成破坏 [9-11],减少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手术中无需电凝止血,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此外,采用水刀微创治疗,不用牵拉及翻转皮瓣,对皮瓣的创伤性较小,可促进病情恢复。由于腋臭患者多为女性,术后瘢痕较小,不影响美观,极易适合腋下皮肤薄的患者,受到女性患者的青睐。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腋臭患者采用水刀微创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甄庆功, 张正文. 水刀微创与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比较 [J]. 中国美容医学,2017,1(8):61-63.
[2]李晟 , 傅荣 , 泽仁青措 , 等. 黄金微针与皮瓣法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7,2(12):17-20.
[3]郑锦标, 张烨峰, 袁巍巍 , 等. 自制负压刮吸器微创治疗术后残留性腋臭[J]. 中国美容医学,2017,2(9):22-24.
[4]谷曙光 , 李桂兰, 司志军. 不同方法治疗腋臭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国全科医学,2010:62-63.
[5]李立仲, 魏斌 , 石伟强. 微创治疗腋臭临床效果探讨 [J]. 中国美容医学,2015(18):18-20.
[6]梁胜. 不同方法治疗腋臭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8):431-432.
[7] 彭刚 . 两种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 果分析 [J]. 当代医学,2010(09):18-19.
[8]彭宏菊 , 张静明. 微创治疗腋臭 207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93.
[9]黄海岩, 徐旭. 微创搔刮术与微创吸刮术治疗腋臭临床效果比较[J]. 山东医药 ,2011(39):67-68.
[10]郭小川. 不同术式治疗腋臭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 [J]. 西部医学,2008(06):127-129.
[11]邹同荣 , 毛波 , 吕英. 腋窝皱襞微创切口治疗腋臭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02):58.

《水刀微创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2/2018111204145229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