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3 13:46: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300 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评分、生命质量 [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 定问卷(CQQC) ] 评分、住院时间、心梗再发率、病死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 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社会 心理功能、一般生活功能、病情、工作状况、医疗情况、体力和总分等 CQQC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梗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 组心理护理、病情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总满意度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 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可降低 AMI 患者 HAMA、HAMD 评分和心梗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效果优 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中医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生命质量,心梗再发率,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CM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YANG Xingya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Nanyang 473006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CM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300 AMI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March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CM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Chinese cardiovascular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CQQC)],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mortality rat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HAMA and HAMD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QQC scores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 general life function, disease condition, working condition, medical condition, physical strength and total scor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rtalit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disease nursing, life nursing, diet nursing and total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TCM nursing can reduce the HAMA and HAMD scores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AMI,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TCM nurs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xiety;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Re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 缺血性心肌坏死的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 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临床常采 用药物溶栓等措施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2], 但患者远期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已知积 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命质量 [3]。中医护理是基于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的一种护 理方法,已被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 [4]。本文观察中 医护理在 AMI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 本院收治的 300 例 AMI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 入标准:符合《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 治疗指南》中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标 准 [5] ,经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符合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并成功实施,且处于疾病稳定期。排除标准: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合并严 重脑血管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意识不清或认知障碍,不能正 常交流。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 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审批文号:L20180121)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50例。对照组男78例,女72例; 年龄 33~71 岁, 平均(50.07±6.45) 岁; 前壁心肌 梗死 81 例,高侧壁及正后壁心肌梗死 39 例,下后 壁心肌梗死30例;病程 1~3 d,平均(2.14±0.75)d;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 级 21 例, Ⅱ 级 98 例, Ⅲ 级 31 例。 观察组男 76 例, 女 74 例; 年 龄 32~72 岁, 平 均(50.92±6.51) 岁;前壁心肌梗死 77 例,高侧壁及正后壁心肌梗 死 41 例,下后壁心肌梗死 32 例;病程 1~4 d,平 均(2.21±0.77) d;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I 级 24 例, Ⅱ级 97 例, Ⅲ级 29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 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开解; 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睡眠,正确进行心脏康复锻炼; 戒烟酒,选择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向患 者讲解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讲解药物作用及服用 期间注意事项。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1) 中医情志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于以悲忧情 绪为主的患者可与其探讨感兴趣的话题、事物,指 导其看励志的故事、喜剧等,并鼓励其勇于表达自 己的情绪,积极和家属及病房同伴交流;对于以思 虑情绪为主(空想、猜忌)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劝 慰安抚,采用移情方法,通过聊天、听纯音乐等, 化郁为畅;对于以易怒情绪为主的患者,向其讲解 暴躁情绪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鼓励其进行自我调节, 可通过聊天、唱歌、深呼吸等方式,及时疏导不良 情绪。(2)中医饮食护理: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 阳气虚衰证患者,饮食应清淡,忌暴饮暴食及肥甘 厚味;阴寒凝滞证患者应多进食羊肉、韭菜等补益 心肾的食物;肝气郁结证患者可多食疏肝理气的食 物,如萝卜、莲子、枸杞等;气滞血瘀证患者可选 通脉的食物,如山楂、生姜、黑木耳等,忌食寒凉 食物。(3)中医起居护理:指导患者“顺应天时”, 早睡早起,每天保证 7~8 h 睡眠时间;早晚开窗通 风,保持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每日早晚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位,每个穴位按 摩 50~100 下。(4)中医运动护理:在患者病情允 许的情况下, 指导患者下床, 进行太极拳、五禽戏、 八段锦等锻炼,10~15 min/ 次,1~2 次 /d, 以患者 微出汗为宜。后期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适当延长 运动时间。

  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评分。分别于护理前、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 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和汉密尔顿抑 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评估患 者焦虑、抑郁情况,HAMA 包括 14 个条目,每个 条目 0~4 分, 得分 <7 分为无焦虑,7~13 分为可能 有焦虑,14~21 分为肯定有焦虑,21~29 分为明显 焦虑;≥ 29 分为严重焦虑;HAMD 包括 24 个条目, 每个条目 0~4 分,得分 <8 分为无抑郁,8~20 分为 可能有抑郁,20~35 分为肯定有抑郁,≥ 35 分为 严重抑郁[6-7]。(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 分别于护理前、出院时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 量评定问卷(CQQC) [8] 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共 24 个条目,包括体力、病情、医疗情况、一般生活功 能、社会心理功能及工作状况6个方面, 总分0~154 分,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住院 时间、心梗再发率和病死率。(4)比较两组护理 满意度。于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心理护理、病情护理、 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总满意度 5 项,每项满分为 100 分,得分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u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HAMA、HAMD 评分比较 护 理前, 两组 HAMA、HAMD 评分 比较,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 护 理后, 两 组 HAMA、 HAMD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 CQQC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社会心理功能、一般生活功能、病情、工作状况、医 疗情况、体力和总分等 CQQC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社会心理功能、 一般生活功能、病情、工作状况、医疗情况、体力和 总分等 CQQC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住院时间、心梗再发率和病死率比较 观 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心梗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病死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心理护理、病 情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总满意度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PCI 是临床救治 AMI 患者的首选方法,能有效 挽救患者生命 [9]。但 PCI 后仍有部分患者频发胸痛, 远期复发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影响其生命质量。已 知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养成健康行为, 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10]。

\

 

  中医学将急性心肌梗死归属于“胸痹”“真心 痛”范畴, 多因情志不畅、过劳、饮食不当等引起。 中医护理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辨证角度出发,具 有因人制宜、辨明虚实、标本兼顾的特点 [11]。中医 七情学说认为,AMI 患者常会出现悲忧、思虑、易 怒等负性心理,而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肺主 气、肝藏血、脾统血,悲忧、思虑、易怒等情绪影 响气血运行,引起气滞、血瘀而致“胸痹”[12]。本 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 HAMA、HAMD 评 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中医护理针对患者不 同情况给予不同情志护理,对悲忧情绪患者,通过 看喜剧、听励志故事等方式帮助患者忘记悲伤;通 过移情、转移注意力分散患者的思虑情绪;通过让 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易怒情绪 [13]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心梗再发率低于对照组;CQQC 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病死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析原因为中医护理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实施“药食 同源”的饮食护理,针对不同证型患者给予不同的饮 食护理;在生活起居护理中, 建议患者顺应天时养生, 在不同季节,通过自然饮食、作息调养身体,并利用 按摩穴位加强保健效果;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中医运动可发挥调和脾胃、改善情绪、促进血液循 环的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从而 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14]。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可 降低 AMI 患者 HAMA、HAMD 评分和心梗再发率, 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娜娜,王霞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症状群研究进展 [J]. 护理研究,2020.34(12):2150-2154.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 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3] 杨淑女 .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J]. 护理研究, 2021. 35(23) :4265-4269.

  [4] 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护理方案(试行)[J]. 北京中医药,2020.39(5):423-426.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 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6] 张丽,梁峻铨,谢苑芳,欧阳林玲 . 针刺与西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 Meta 分析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6(20):6-11.

  [7] 李 文 波, 许 明 智, 高 亚 丽 . 汉 密 顿 抑 郁 量 表 6 项 版 本(HAMD-6)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32(2):117-120.

  [8]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常模测定协作组 .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及其常模的测定 [J]. 心血管康 复医学杂志,2012.21(2):105-112.

  [9] 洪艳 . 应激系统理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健康行为心理弹性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 (22):3201-3203.

  [10] 谢海霞,曾燕慧,钟荣玉,等 . 观察中医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医学信息,2020.32(增刊 1):207.

  [11] 师晓娜 . 中医护理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12):50-52.

  [12] 袁明珠,张然,周菲,等 . 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应急措施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风险中的应用效果 [J]. 医学美学美容,2020. 29(2):138-139.

  [13] 覃宪玲,李瑞芳,郑珍珍 . 中医护理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 (1):135-136.

  [14] 陈芳杰,王凤荣 . 中医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2020. 17(20):176-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4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