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集束化护理在行脐静脉置管术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7 10:13: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行脐静脉置管术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5 月于该院行脐静 脉置管术的 86 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 理,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 评分 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65%(2/43), 低于对照组的 25.58%(1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家长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 95.35%(41/43) ,高于对照组的 81.40%(35/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行脐静脉置管术危重新生儿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的负性情绪评 分,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集束化护理,导管留置,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uster nursing in critically ill neonates undergoing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LIU Ge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of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uster nursing in critically ill neonates undergoing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6 critically ill neonates who underwent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thi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May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3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cluster nursing. The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the parents’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and the par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65% (2/43), which was lower than 25.58% (11/4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parents’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35% (41/43), which was higher than 81.40% (35/4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cluster nursing for the critically ill neonates undergoing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can shorten the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the parents’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and improve the par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Critically ill neonate;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Cluster nursing; Catheter indwelling; Negative emo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脐静脉置管术属于静脉支持治疗技术,能够有 效建立静脉通路,便于采血、输血及营养支持的进 行,当前已在危重新生儿中广泛应用 [1]。但由于新 生儿身体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力低下,脐静脉 置管术虽有管径大、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仍为有创性操作,易诱发感染,加之新生儿易哭闹,配合性 较差,如导管护理不当,可引发导管堵塞、管道静 脉炎等并发症, 影响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2]。集束化 护理以循证为基础,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护 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本文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行 脐静脉置管术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5 月于本院行脐静脉置管术的 86 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前 瞻性研究。纳入标准:胎龄 <28 周,体质量<1 kg 的超低出生体重儿,昏迷,弹足底 5 次无反应;符 合脐静脉置管术指征;心、肺、肝、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合并宫内感染、菌血症及脐炎;严重先 天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患儿家长了解本研究内 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 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各 43 例。观察组男 25 例, 女 18 例;原发疾病: 新生儿溶血病 14 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10 例, 胎粪吸入综合征 8 例,新生儿心肌损伤 6 例,新生 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3 例, 其他 2 例;胎龄 20~27 周, 平均(24.14±1.13) 周; 体质量 0.4~0.9 kg, 平均 (0.70±0.11)kg。 对照组男 26 例, 女 17 例; 原 发疾病:新生儿溶血病 13 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11 例,胎粪吸入综合征 8 例,新生儿心肌损伤 5 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 例,其他 2 例;胎龄 20~27 周, 平均(24.16±1.15) 周; 体质量 0.4~0.9kg, 平均 (0.69±0.12)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按照脐静脉置 管要求,配合医师行脐静脉置管术,术中密切监护 新生儿生命体征;导管留置期间,注意观察导管固 定、通畅情况;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感染,定期消毒 并更换伤口敷料,保证局部干燥清洁;常规向患儿 家长宣教置管相关知识,告知相应注意事项及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嘱其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各 项护理措施的开展。

  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1)成立集束化护 理小组:由 1 名护士长、2 名护师、5 名护士组成,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通过健康知识讲座、案例教学 等方式对组内成员开展置管知识培训,1 次 / 周, 共培训 1 个月,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组。 (2)置管准备:置管前确定新生儿脐静脉位置, 以脐 周为中心,使用碘伏消毒,消毒直径为 10~12 cm; 使用无菌包布覆盖新生儿穿刺以外部位;将新生儿 置于辐射台上保暖, 取仰卧位, 适当制动患儿四肢。 (3)置管操作规范:结合新生儿体质量确定脐静 脉置管深度,置管深度 = 体质量 ×2+5 cm+ 脐残端 长度(一般为 0.5 cm),在脐根部上 0.5 cm 处进行 荷包缝合, 剪留脐带残端约 1 cm, 再次消毒残端后, 充分暴露 2 条脐动脉、1 条脐静脉残端,去除血管 内血凝块,使用肝素生理盐水清洗脐残端,充分暴露采血管,采用充满肝素盐水的脐静脉导管插入脐 静脉,之后与水平面呈 60°向头侧推进,推进计 算深度后,采用注射器回抽见回血后,连接通道, 采用荷包缝合法缝合管端及脐带残端,采用高举平 台法将管道固定于新生儿腹部皮肤,严格依照无菌 原则进行插管,注意插管动作缓慢、轻柔;插管后 行腹部 X 线检查, 确定导管位置正确;使用无菌纱 布覆盖脐部, 无菌保护膜固定导管, 记录穿刺日期、 置入深度等;针对置管过程中新生儿哭闹情况,可 轻抚头部、四肢,或采用奶嘴进行安抚,必要时可 给予镇静干预。(4)置管后护理:①加强卫生管理, 定期进行脐部消毒, 置管24 h后首次更换无菌敷料, 保持脐周部位清洁、干燥,之后每 72 h 常规更换 无菌敷料,如伤口渗血、渗液较多,应立即更换。 ②管道护理,每日观察导管情况,如有导管异位、 脱出或伤口发红、发热等情况,应在全面评估新生 儿情况的基础上,及早确定拔管指征,尽量减少导 管留置时间;定期评估新生儿管道通畅情况,输注 高浓度液体时,每 8 h 冲 1 次管;采用约束带适当 约束新生儿四肢,并建立管道刻度记录表确定管道 位置与固定情况;输液前认真排空注射器、输液器 等衔接处气体,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及小血凝块,检 查输液系统各接头是否衔接紧密;输液过程中严格 遵循操作流程,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出现异常 及时上报医生处理。③拔管指征,通常留置时间不 超过 10 d,出现栓塞、感染等情况应立即拔管;常 规脐部消毒,直至脐带残端脱落、伤口干燥。两组 均护理至新生儿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导管 留置和住院 时间。(2)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家长负性情绪评分。于护 理前、新生儿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3] 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4] 评估新生儿家长负性情 绪,均包含 20 个项目,每个项目 1~4 分,得分越 高负性情绪越严重。(4)比较两组家长护理满意 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 [5] 评估家长 护理满意度,采用 1~5 级评分法,共 19 个条目, 满分 19~95 分, ≥ 77 分为非常满意,57~76 分为 满意, ≤ 56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导管留置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导管 留置、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
 

  2.2 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65%(2/43) ,低于对照组的 25.58%(1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
 

  2.3 两组护理前后家长 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 前,两组家长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家长 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护理 满意度为 95.35%(41/43), 高于对照组的 81.40%(35/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
 

  3 讨论

  新生儿刚出生不久,脐静脉导管尚未关闭,脐 静脉血管管径相对较粗, 相较于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脐静脉置管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可建立有效、 稳固的静脉通路,且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留置,为 危重新生儿的治疗提供便利 [6-7]。但长时间脐静脉 置管会诱发多种并发症,进而影响新生儿预后。因 此,脐静脉置管术需配合有效的护理,以缩短置管 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单一,护理人员多遵从医嘱 为新生儿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缺乏针对性,难以 满足新生儿的护理需求。集束化护理以新生儿为中 心,结合新生儿治疗需求与临床表现,制订相应的 护理措施,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8-9]。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导管留置、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事 件发生率及家长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 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集束化护理 在护理前对护理人员开展理论与技术培训,可提高 其专业水平,从而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 护理服务,保障治疗效果 [10-11]。术前通过严格执行 操作与消毒规范,为顺利置管奠定基础;术中利用 X 线确定置管深度,配合奶嘴安抚、抚触等安抚措 施,可稳定新生儿情绪,避免新生儿哭闹对置管的影响,有利于置管顺利进行 [12-13]。术后针对可能存在的不良事件进行预防性干预, 加强管道卫生护理, 定时更换无菌敷料、消毒,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 发生风险。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规范冲管,可保证管道通畅,避免空气栓塞、导管堵塞 [14-15]。加强对拔管指征的观察,发现异常立即 拔管,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最大程度保证置 管安全,有助于患儿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长担忧情绪,提高家长满意度。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行脐静脉置管术危重新生儿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 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的负性情绪评分,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黄向红,韦丽思,黄雪 .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管尖异位及并发症的超声表现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2):135-138.

  [2] 朱红霞,唐万文 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脐静脉置管时机选择及效果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6):104-107.

  [3] 段泉泉,胜利 .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4] 王赵杰 中文版抑郁应对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5):1016-1019.

  [5] 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 . 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J]. 护理研究,2016.30(3):287-290.

  [6]周秀莲,何好臣,付晓辉,等 . 留置针脐静脉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 [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5):177-180.

  [7]Hwang JH,Chung ML,Lim YJ.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subclinical umbilical 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 in neonates[J].Thromb Res,2020(194):21-25.

  [8]李雪莲,汪丽,伍莉 . 输液港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 中 的应用效果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7):969-971.

  [9]丁静,廖卫华,吴宏丽,等 . 基于集束化护理理念的风险管控在新生儿脑功能监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数字医学,2018.13(12):98-100.

  [10]邓秋霞,李虹彦,昝涛,等 . 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症病人人 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J]. 护理研究,2017.31(9):1072-1076.

  [11]梁艳,李艳娟 . 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研究 [J]. 护理研究,2019.33(5):871-874.

  [12]郝群英,任金敏,刘莉,等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及集束化干预对 VAP 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1):3334-3337.

  [13]牛元元,李玉玲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 PICC 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效果观察 [J]. 医学临床研究,2018.35(5):1035-1037.

  [14]龙静,张珊,符娟 .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 STEMI 急诊 PCI 救治中的应用 [J]. 医学临床研究,2019.36(8):1655-1657.

  [15]唐燕 . 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疾病转归影响的护理体会 [J]. 贵州医药,2018.42(4):511-5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6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