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核心肌群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11:04: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核心肌群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痉挛 型脑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核心肌群训练,两组均持续训练 3 个月。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运动功能 [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 ] 评分、肌张力 [ 改良 Ashworth 痉 挛量表(MAS)] 评分、平衡能力 [Berg 平衡量表(BBS)] 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指数)。  结果: 训练后,  两组 GMFM 评分、 BB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MAS 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可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 GMFM 评分、BB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  降低 MAS 评分, 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儿童;核心肌群训练;运动功能;肌张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re muscle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LIU Hongy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Zheche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qiu 4762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re muscle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Methods: 80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who were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March 2021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ospectiv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re muscle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ained continuously for 3 months. The motor function [gross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GMFM)] score, the muscle tension [modified Ashworth spasticity scale (MAS)] score, the balance ability [Berg balance scale (BBS)] score and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rthel index)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 the GMFM scores, the BBS scores and Barthel index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before the training, and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M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he training,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core muscle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GMFM score, the BBS score and the Barthel index, and reduce the MAS score in the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eywords】  Spastic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Core muscle training; Motor function; Muscle tension; Balance ability;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小儿脑瘫是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以姿势异常、 各种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不仅影响 患儿正常生长发育,还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 负担 [1] 。临床上多通过肢体运动训练纠正患儿肢体 肌张力和姿势异常,但痉挛型脑瘫患儿身体在实际 运动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训练效果 [2] 。已知核 心肌群训练可提高脑瘫患儿平衡能力,为肢体远端 活动提供近端稳定性 [3] 。本文观察核心肌群训练在 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 本院收治的 80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8 版)  》 中痉挛型脑瘫诊断标准 [4]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分级为Ⅰ ~ Ⅲ级 [5] ;可听懂指令并配合完成训练。 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先天性疾病; 遗传基因明显异常;患儿家长依从性较差;合并其 他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患儿家长知情本研 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  会批准(批准文号:  2017035) 。依据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21 例,  女 19 例;  年龄 1~5 岁,  平均(3.21±0.47) 岁; 体质量 11~19 kg,  平均(14.28±1.99) kg;  单瘫 10 例,双瘫 21 例,四肢瘫 9 例。观察组:男 23 例, 女 17 例;  年龄 1~5 岁,  平均(3.25±0.49) 岁;  体 质量 11~19 kg,  平均(14.30±2.05) kg;  单瘫 9 例,双瘫 20 例,四肢瘫 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1)言语 训练。检查构音器官, 指导患儿正确进行下颌张合、 双唇闭合、噘嘴及舌头伸缩、左右移动等动作;然 后进行构音训练,先自简单发音开始训练,随后逐 步过渡到单词、词组及句子等,训练时需帮助患儿 固定口舌,  保持发音正确姿势,  20 min/ 次,  2 次 /d。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一对一指导 3~5 岁患 儿进行更衣、如厕、进食、洗漱等训练, 20 min/ 次, 1~2 次 /d。(3)肢体运动训练。①爬行训练:在 患儿放松状态下,护理人员缓慢抬高患儿手臂,并 使之伸直,之后缓慢旋转患儿手臂;协助患儿保持 俯卧位,帮助其伸手、伸腿,诱导爬行。②下肢训 练: 护理人员先旋转患儿双腿, 待患儿双腿分开后, 活动患儿腿部关节,并进行屈伸训练;之后依据患 儿上、下肢恢复情况, 在床边进行蹲、站训练。③行 走训练:护理人员依据患儿具体病情,制订针对性 的训练方案,  先依靠拐杖、助行器、栏杆等行走, 后逐步去除支撑,引导其独自行走,  20 min/ 次, 2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 (1) 静态地面训练。①仰卧位屈曲训练:  患儿取 平卧位, 护理人员将患儿双上肢平放在其身体两侧, 保持头部、脊柱处于同一水平线,屈髋、屈膝、双 足放平,维持双下肢并拢姿势,同时尽力进行头颈 前屈、腹肌收缩、双手触膝等动作,每个动作维持 5 s 左右,然后放松 5 s,10~15 min/ 次,1~2 次 /d。 ②搭桥训练:  患儿取平卧位,  双下肢并拢,  屈髋、 屈膝、双足放平,  头部、脊柱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尽力将臀部抬离床面呈桥状并维持 5 s 左右,然 后放松 5 s,10~15 min/ 次,1~2 次 /d。(2) 动态 Bobath 球训练。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 ①患儿垂直坐于球面上,双手扶其骨盆两侧,尽量 保持躯干挺直,前后或左右移动 Bobath 球,进行 腰部屈曲、伸展或侧屈运动,每个动作做 3~4 组, 1~2 次 /d。②患儿取仰卧位,双足放置在 Bobath 球 上,利用自身躯干力量抬高臀部,尽量离开床面, 同时保持下肢与躯干呈一条直线,维持 5 s,休息5 s,重复训练,10~15 min/ 次,1~2 次 /d。 两组均持续训练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训练前和训练 3 个 月后运动功能评分。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 进行评估 [6] ,量表包括 5 个功能区 [A 区 (卧位与翻身) 、B 区(坐位) 、C 区(爬与跪) 、 D 区(站立)、E 区(步行、跑与跳)], 共 88 个条目, 各条目 0~3 分,  总分 264 分,  分值越高表示患儿运 动功能越好。(2)比较两组训练前和训练 3 个月 后肌张力评分。采用改良 Ashworth 痉挛量表(MAS)  进行评估 [7],  量表分 6 级(0、1、1+、2、3和4级), 依次计 0、1、2、3、4、5 分,  分值越高表示患儿 痉挛程度越严重。其中 0 级为无肌张力增加;  1 级 为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 活动范围之末时出现突然卡住, 然后出现最小阻力; 1+ 级为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关节活动范 围在 50% 内突然卡住,然后均出现最小阻力;  2 级 为肌张力明显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关 节活动范围内肌张力均明显增加,受累部分仍较容 易活动;  3 级为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患侧肢 体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均有阻力, 活动比较困难; 4 级为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僵直状态,不 能活动。(3)比较两组训练前和训练 3 个月后平 衡能力评分。采用 Berg 平衡量表(BBS)评估 [8], 量表包括 14 项,各项 0~4 分,总分 56 分,分值越 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好。(4)  比较两组训练前和训 练 3 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估 [9],  包括大便、小便、修饰、如厕、洗澡、 吃饭、转移、行走、穿衣和上下楼梯等 10 项,总 分 100 分,分值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训练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训练前,两 组 GMFM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训练后,两组 GMFM 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训练前后肌张力评分比较   训练前,两组 M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训 练后,两组 MAS 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训练前后平衡能力评分比较   训练前, 两组 BB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训练后,两组 BBS 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 3。
 
  2.4    两组训练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 较   训练前,两组 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  训练后,  两组 Barthel 指数均 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见表 4。

\
 
 
  3  讨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躯体控制能力较为薄弱,  而 躯干稳定性对四肢运动尤为重要,常规康复训练需在 患儿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进行,难以提高患儿控 制躯体与骨盆的能力[10]。“核心”主要定位于人体 重心所在的腰椎、骨盆和髋关节周围,在运动中控制 骨盆与躯干部位肌肉群的稳定姿势,可逐步增加骨盆 与躯干部位的肌肉群力量,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有力 支点,并激发神经网络建立正确控制功能区,恢复平 衡能力、控制能力等 [11] 。已知核心肌群训练可强化 患儿腹横肌、多裂肌等肌肉力量,进而增强患儿的核 心稳定性,纠正其异常运动模式 [12]。

\
 
  本研究结果显示,  训练 3 个月后,  观察组 MAS 评分低于对照组,GMFM 评分、BB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1)静态地面训  练中,仰卧位屈曲姿势保持可增强患儿对骨盆和躯 干的控制能力,提高患儿躯干稳定性,为患儿粗大 运动功能的发展提供稳定基础, 从而加速运动康复; 搭桥训练可强化患儿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及竖脊肌的力量,而腹部肌肉可通过向心收 缩控制协调椎体活动来产生静态保持能力,进一步 维持腰椎稳定性,促使四肢运动更为协调;且腹横 肌为核心稳定肌,可协调多组肌群运动,维持肢体 运动的稳定性 [13] 。(2) 动态 Bobath 球训练属于动 态非平衡不稳定的运动训练,在不稳定的平面上进 行运动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 机体深部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断提高肌群与神经之 间的协调性,有助于机体平衡、协调及姿势控制能 力恢复,进而提高患儿平衡功能,利于其运动功能 的改善 [14-15]。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核心 肌群训练可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 GMFM 评分、BB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降低 MAS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Chappell A,  Allison GT,  Gibson N,  et al . A comparison of leg stiffness in running between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 Clin Biomech  (Bristol,Avon), 2021,84(12):105337.
 
  [2]    曹颖,汤淑斌,林格芳 .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术后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J]. 贵州医药,2019,43(7): 1170-1172.
 
  [3]     陈艳红,凌振华,徐明 .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J]. 中华物 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4):331-333.
 
  [4]    江载芳,  申坤玲,  沈颖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 8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006.
 
  [5]    史惟,王素娟,杨红,等 . 中文版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6, 1(2): 122-129.
 
  [6]    王绮,肖农,任永平,等 . 婴幼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研究 [J]. 重庆医学,2011,40(26): 2643-2644.
 
  [7]    黄华玉,史惟,陈洁清,等 . 改良 Ashworth 量表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评定中的信度研究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 践,2010,16(10):973-975.
 
  [8]    金冬梅, 燕铁斌, 曾海辉 . Berg 平衡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5-27.
 
  [9]    张姝妤,张欣欣 . 运动发育推拿法联合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J]. 陕西中医,2018,39(2):214-216.
 
  [10]   李国敏 . 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4):2330-2331.
 
  [11]   张艳军,邢文峰,高颖 .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中的作用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2):239-241.
 
  [12]   Ateş F,   Temelli Y,   Yucesoy CA. Effects of antagonistic and synergistic muscles ’ co-activation on mechanics of activated spastic  semitendinosu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 Hum Mov Sci, 2018(57):103-110.
 
  [13]   白艳,王秀霞,陈海英 . 经颅磁刺激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2): 177-182.
 
  [14]   孔祥颖,宋福祥,庞伟,等 . 痉挛型脑瘫患儿 Bobath 球上仰卧起坐训练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7): 811-813.
 
  [15]   张丹丹,仇爱珍 . 基于 Bobath 理念的照护模式应用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0):2261-2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7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