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对露龈笑患者的改善效果,以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北 京磐德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 2016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60 例露龈笑患者分为对照组( 30 例) 和观察组( 30 例) 。给予对照组 患者摇椅弓压低上前牙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两组患者均于植入 14 d 后,将内收力控制在 200 g 左右,压低加力 控制在 80~100 g ,每 4~6 周复诊更换 1 次牵引,持续牵引 5~6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临床垂直露龈量、前牙覆颌 (Overbite)、上唇凸厚( UL-U1 ) ,以及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上前牙临床牙冠长度、角度、距离。 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垂直 露龈量、Overbite 与治疗前比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UL-U1 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尖 牙、中切牙、侧切牙牙冠长度与治疗前比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腭平面- 颅底平面( PP-SN )与治疗前 比均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 ANB ) 、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 ( SNA ) 与治疗前比均缩小, 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上颌第一磨牙颊尖间最凹点至腭平面( U6-PP ) 、上中牙切牙 切点至腭平面( U1-PP )与治疗前比均缩短, 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给予露龈笑患者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治疗能够显 著压低上前牙,降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改善露龈笑。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钉; 摇椅弓; 露龈笑; 垂直露龈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 临床研究显示,理想的微笑是上切牙牙冠显露 3/4 以上, 牙龈显露在 2 mm 以内 [1] 。露龈笑主要是因牙槽骨向垂直 方向过度发育引起,指的是微笑时暴露过多的上颌前牙唇 侧牙龈(通常 >2 mm ),此时微笑欠美观,其会使面部的 美观和和谐被破坏,甚至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传统压低 上前牙只可通过口外支抗或颌内支抗实现,而今临床多采 用摇椅弓来压低上前牙。有报道称,采用尺寸为 0.019 英寸 ×0.025 英寸( 1 英寸 =2.54 cm )的不锈钢方丝弯制摇椅 弓,增加摇椅深度后,会增加对前牙的压入力量,但采用 该方法并不能大量地真性压低上前牙,且对患者的依从性 要求较高,同时还会产生上颌前牙唇倾、后牙伸长等不良 反应 [2] 。微种植支抗钉属于一项新型口腔正畸技术,是压 低前牙的一种十分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同时具备较多的 优点,如无需等待种植钉骨整合可以即刻加力、种植钉 植入取出较为简单、方便等,该治疗方法不仅支抗力较强,同时可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且在治疗过 程中,微种植体支抗钉可将前突的牙齿回收,并且可移 动牙列、垂直向压低牙齿 [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 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对露龈笑患者的改善效果,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磐德口腔门诊部 有限公司 2016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露 龈笑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采用摇椅弓压低上前牙治 疗)和观察组(30 例,采用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对 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9、21 例;年龄 18~46 岁,平均 ( 31.55±3.46)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0、20 例; 年龄 18~45 岁,平均(31.18±3.89)岁。对比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诊 断标准:参照《口腔医学》 [5]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 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在微笑状态下,上颌前牙区 牙龈的实际垂直暴露量 >2 mm 者;上颌前牙牙根形态正 常,无吸收者;前牙覆颌( Overbite)不低于 6 mm者,未 采取拔牙治疗者等。排除标准:存在正畸治疗史者;经 X 线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明显埋伏牙和牙根吸收者;存在牙本 质发育不良、牙釉质发育不良者;有紧咬牙或磨牙症习 惯者;受牙龈过度增生和上唇长度影响引发的露龈笑患者 等。研究经北京磐德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医学伦理委员会 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杭 0.022 英寸 ×0.028 英寸 MBT 直丝弓矫治系统进行临床矫治,首先于上颌粘接颊 面管及托槽,选择尺寸为 0.012~0.018 英寸的镍钛圆丝、 尺寸为 0.019 英寸 ×0.025 英寸的镍钛方丝排齐整平患者的 上颌牙列。打开上颌咬合后,粘接下颌颊面管,按照上颌 的方法更换弓丝,将下颌牙列排排齐整平。
1.2.1 植入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摇椅弓压低上前牙治疗: 选取不锈钢方丝 [ 托博正畸器械(无锡)有限公司,型号: 0.019 英寸 ×0.025 英寸 ],将其制作成为摇椅弓,确 保其最低点位于第二前磨牙,将深度控制在 3~4 mm ,将 两侧磨牙和前磨牙之间存在的弓丝进行被动结扎处理,形 成后牙整体,其稳定性较高。并将第二磨牙纳入矫正系 统,以增强支抗。每 4 周复诊 1 次,对摇椅弓深度进行调 整。观察组患者行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治疗:患者进行牙 周洁治后,牙齿排列整齐,术前对患者根尖片进行定位, 明确植入方向和位点,对术区做好铺巾和消毒工作,于 植入部位黏膜转折点实施浸润麻醉,选取 4% 盐酸阿替卡 因,在上颌双侧侧切牙与尖牙根尖上方的牙槽间植入微种 植体支抗钉(美国 Ormco 公司,型号: 1.4 mm×8 mm ), 种植位置: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中切牙和侧切牙间唇颊侧的牙槽间隔区,种植数量为 4 颗(前牙区 2 颗、后牙区 2 颗),其中前牙区植入以水平面平行角度, 而后牙区以牙根方向略倾斜,与相邻牙轴呈 30° 角。术后 对根尖片进行拍摄,确保微种植体支抗钉始终在安全区域 内。术后引导患者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深圳南粤药业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20104,规格: 200 mL/ 瓶)含 漱 1 周避免感染的发生,2 周后进行复诊,支抗钉较为牢 固,周围组织未见异常。上前牙常规排列完成后,局麻下 完成中切牙与侧切牙间的唇颊侧的牙槽间隔区的微种植 钉植入。通过滑动法内收前牙,内收前牙时需压低前牙, 均以微种植钉为支抗,在术后 14 d 进行,内收力控制在 200 g 左右,压低加力控制在 80~100 g,每 4~6 周复诊更 换 1 次牵引,持续牵引 5~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 常规拍摄头颅 X 线侧位片、口腔曲面断层片及前牙根尖 片,于压低前后分别摄头颅 X 线侧位片,将其导入特定 的投影测量分析软件(iGen 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利用软 件测量牙体长度,分别由同一位拍摄者、医师和放射技师 进行拍摄,共计测量 3 次,计算出平均值,在统一标准下 对其进行校正。其中在患者自然微笑像状态下,连线上颌 中切牙龈缘部位最凸点,将其作为下龈缘线,即 b 线,将 和下龈缘线保持平行状态且穿过唇珠最下点的一条直线看 作为是上龈缘线,即 a 线,测量两线间距,即为垂直露龈 量;通过腭平面做直线,从切牙牙尖沿压根长轴画直线与 腭平面相交,临床牙冠测量即从牙尖至牙龈缘的距离之差 值,测量指标有 Overbite、腭平面- 颅底平面(PP-SN)及 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 上 牙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上 颌第一磨牙颊尖间最凹点至腭平面(U6-PP)、上中牙切 牙切点至腭平面(U1-PP),上切牙与上唇凸点间的水平 距离( UL-U1 )。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前牙临床牙 冠长度,包括尖牙、中切牙、侧切牙,在上前牙压低前后 所印取的牙牙合模型上,用游标卡尺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临床垂直露龈量、Overbite、UL-U1 、上前牙临床牙冠长度、 各项角度、距离测量分析值均首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检验,若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以 (x ±s) 表示,行 t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垂直露龈量、Overbite 及 UL-U1 比较 治 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垂直露龈量、Overbite 相较于治疗前 均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下降;两组患者 UL-U1 相较于治疗前均缩短,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缩短,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牙冠长度比较 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尖 牙、中切牙、侧切牙牙冠长度均相较于治疗前缩短,且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各项角度测量分析值比较 治疗 3 个月后 两组患者 PP-SN 相较于治疗前均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 照组,ANB、SNA 相较于治疗前均缩小,且观察组相较于 对照组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各项距离测量分析值比较 治疗 3 个月后 两组患者 U6-PP、U1-PP 相较于治疗前均缩短,且观察组相 较于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表 4。
3 讨论
在软组织、牙齿和骨骼异常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出现 垂直牙龈量过多暴露现象,从而引发露龈笑。露龈笑不仅 会使患者的口腔健康受到影响,同时会影响面部美观。正 畸治疗可通过压低上前牙使露龈笑得到改善,当牙齿被压 低后,牙颈部的牙槽嵴纤维可压迫牙槽嵴出现生理性骨收 缩,牙龈迁移至根方, 导致牙冠缩短, 露龈量减少 [6]。以往 临床多采用摇椅弓压低上前牙治疗,但采用该方法矫治疗 程较长,难度过高,且容易复发,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7]。
微种植体支抗钉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等特 点,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新型口腔正畸技术,与摇椅弓 压低上前牙治疗相比,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的部位较为灵 活,患者的配合度高,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舒适的“支 抗力”[8-9]。经相关报道显示,将牵引力设为 80~120 g, 能够将上前牙压低,同时可以对牙根垂直吸收起到抑制作 用,临床应用也多采取该区间力值 [10] 。本研究中,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尖牙、中切牙、侧切牙牙冠长度短于对 照组,表明微种植体支抗钉可使上前牙明显压低,从而改 善露龈笑。同时,本研究中,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垂 直露龈量、 Overbite 均低于对照组, UL-U1、U6-PP、U1-PP 均短于对照组, ANB、SNA 均小于对照组, PP-SN 大于对照组,表明经微螺钉种植体植入两侧上颌侧切牙和尖牙根 端之间的上方,可有效恢复上前牙的正常牙轴,可取得显 著的改善覆颌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改善露龈笑及软组织侧 貌,其原因在于, 微种植体支抗钉位于上前牙唇侧颌骨内, 上前牙直接受力,支抗钉可直接稳定地加力,从而明显压 低上前牙 [11- 12]。同时,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时,患者牙齿 排列整齐后,在压低上颌前牙的同时将拔牙间隙关闭,前 牙内收时的冠舌向移动可避免冠唇向转矩的产生,前牙内 收时整体移动,提高矫治效率 [13]。
综上,给予露龈笑患者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治疗能够 显著压低上前牙,降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改善露龈笑, 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娇乡 , 朱双林 , 苏晶晶 , 等 . 口腔正畸医师与普通人微笑线美学观点差异性调查分析 [J]. 中国美容医学 , 2018, 27(2): 98- 102.
[2] 曹伟清 , 朱旭霞 , 冯慧 , 等 . 种植支抗配合摇椅弓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分析 [J]. 口腔医学 , 2015, 35(10): 846-849.
[3] 陈晓芸 , 蔡巧玲 . 微种植钉在正畸治疗双颌前突伴露龈笑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国医疗美容 , 2020, 10(8): 80-83.
[4] 田雪 , 王娟 , 彭友俭 . 三种不同部位微种植体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微笑的临床疗效对比 [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2019, 26(1): 2-6.
[5] 俞立英 , 朱亚琴 , 邹德荣 , 等 . 口腔医学 [M].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4: 340.
[6] 张娅 , 张翼 , 杨静云 , 等 . 功能矫治联合固定正畸治疗生长期骨性Ⅱ类伴露龈笑病例 [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2019, 26(2): 117- 120.
[7] 王卫东 , 董苁蓉 , 李晨 . 比较种植支抗和摇椅弓在矫治成人安氏Ⅱ 2 错胎中压低上前牙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 30(9): 551-553.
[8] 刘进 , 冯道宽 . 微种植钉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对露龈笑患者侧貌、面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口腔医学 , 2020, 40(10): 922-926.
[9] 李立国 , 刘琪 , 袁东辉 , 等 . 自锁托槽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 1s 类错胎的临床疗效评价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2015,31(10): 615-617.
[10] 陈文炬 , 余浩庆 , 章恂 . 微小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的临床研究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0, 30(16): 11- 13, 199.
[11] 韩俊 , 王璐 . 微种植体压低前牙改善露龈笑的临床研究 [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2020, 27(1): 9- 14.
[12] 刘婧 , 刘燕萍 , 范卫明 . 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成人上颌牙列正畸的 矫治效果及面度变化研究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 2021, 18(3): 164- 167.
[13] 黄一平 , 李巍然 . 种植支抗垂直向控制矫治安氏Ⅱ类高角露龈 笑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病例 [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2020, 27(2): 107- 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