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该院收治的 96 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8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情况、营养指标水平、康复指标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 指数) ,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与拟 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恢复经口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血清白 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 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08%(1/48), 低 于对照组的 16.67%(8/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有 效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 脑梗死;早期肠内营养;益生菌;营养状况;肠道菌群
Application effects of bifidobacterium triple viable bacteria prepara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LIU Chengbao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Lu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Jiujiang 3328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bifidobacterium triple viable bacteria prepara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une 2019 to May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pla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8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bifidobacterium triple viable bacteria prepa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stinal flora, the nutritional indicator levels, the rehabilitation indicator levels,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rthel index),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umbers of intestinal Lactobacilli and Bifidobacteriu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s of Escherichia coli,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and Bacteroid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ral feeding recovery time,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albumin, prealbumin, hemoglobin and Barthel index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8% (1/48), which was lower than 16.67% (8/4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Bifidobacterium triple viable bacteria prepara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intestinal flora of these patients, improve their nutritional statu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Probiotics; Nutritional status; Intestinal flora
脑梗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吞咽 障碍, 难以自主进食, 需要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 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功能 [1] 。肠外营养支持即静脉 输注营养液,多用于脑梗死急性期,能够快速改善 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但长期使用会造成胃肠动力 下降 [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维持患者胃肠功能,帮助患者恢复经口进食能力, 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然而脑梗死患者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衡现象,影响肠 道营养吸收功能 [3] 。有研究报道,在肠内营养支持 中添加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功 能恢复 [4] 。本文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早 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96 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 南 2018》中相关诊断标准 [5] ;首次发病;发病至 就诊时间不超过 6 h;符合溶栓治疗指征;伴吞咽 障碍,洼田饮水试验 3 级及以上。排除标准:合 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 瘤、免疫功能障碍;合并精神疾病或阿尔茨海默 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存在肠内营养禁忌 证。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48 例。对照组男 27 例, 女 21 例; 年龄 51~68 岁, 平均(59.63±4.37)岁;格拉斯哥昏迷(GCS) 评分 6~14 分, 平均(9.42±2.58) 分; 发病至就 诊时间 3~6 h, 平均(4.38±1.26)h; 体质量指数 (BMI) 18.5~24.8 kg/m2,平均(21.18±1.61) kg/m2。 观 察 组 男 25 例, 女 23 例; 年 龄 51~69 岁, 平 均(60.42±8.58) 岁;GCS 评 分 7~14 分, 平 均 (9.69±2.31) 分; 发病至就诊时间 3~6 h, 平均 (4.41±1.32)h;BMI 18.6~25.4 kg/m2,平均(21.22± 1.57)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在脑梗死急性期均采用静脉营养, 在入院 24~48 h 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肠 内营养乳剂(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20040723,500 mL/ 瓶), 经鼻胃管泵入, 初始速率 25 mL/h,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剂量,减少肠 外营养剂量, 保持每日总热量在 104.6~125.5 kJ/kg。 另外,由于此营养剂蛋白含量较少,需额外添加乳 清蛋白,起始剂量 20 g/d,如无不适症状,1 周内 逐渐增加至 70 g/d, 每日蛋白总量为 1.5~2.0 g/kg。 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 每隔 8 h 评估 1 次胃残留量: 当残留量不足 200 mL 时,提升泵入速率;当残留 量在 200~500 mL 时,维持原有泵入速率;当残留 量超过 500 mL,或者出现严重腹泻、呕吐、误吸 症状时,减慢泵入速率或暂停泵入,或更换营养 剂类型;3 d 内无法重新开始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 更改为肠外营养支持。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 活菌胶囊(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10950032,0.21 g), 剥去胶囊外壳后, 将药粉加 入肠内营养剂中,0.42 g/ 次,3 次 /d。
两组均治疗至患者能经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14 d 后肠道菌群情况。取粪便 5 g,接种在固体培养基 上,于 37 ℃下培养 24 h,挑选单个菌落分离继续培养 24 h,检测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与拟杆菌数量。(2)比较两组治疗前、 治疗 14 d 后营养指标水平。取外周血 5 mL,离心 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 蛋白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 水平。(3)比较两组康复指标水平,包括首次排 便时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4) 比 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3 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 分。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估, 共 10 项, 总分 100 分, 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5) 比较两组 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各种肠道菌群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治疗 7 d 后,两组肠道乳酸杆菌与双 歧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与拟杆菌数量均低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 7 d 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 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康复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 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 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 前,两组 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 Barthel 指数评分均 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见表 4。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2.08%(1/48),低于对照组的 16.67%(8/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5。
3 讨论
脑梗死常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并引起 内脏神经、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导致胃动力减弱、 胃酸分泌增加,肠道酸碱环境失衡,进一步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6] 。肠道菌群失衡表现为益生菌数量减 少,致病菌数量增加,可造成肠道感染性症状,影 响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不利于 卒中后康复 [7] 。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 道功能,但无法纠正肠道菌群失衡状态。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中含有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 3 种益生菌,能纠正肠道菌 群失衡,抑制有害菌繁殖,促进肠道蠕动和食物消 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 组,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及拟杆菌数量均低于 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加入 肠内营养剂中,能提高肠道益生菌数量,并通过竞 争性黏附与分泌杀菌素等方式抑制致病菌繁殖;同 时乳酸杆菌还能降低肠道 pH 值,使肠道环境更适 合有益菌繁殖,促进肠黏膜屏障恢复正常 [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恢复经口 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双歧杆 菌三联活菌胶囊可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促进肠道 蠕动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改善机体营养 指标水平 [10]。此外, 肠道生物屏障的恢复, 可抑制 有害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消化道出血症状,还能 增加食欲, 促进患者尽快恢复经口进食 [11]。本研究 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 Barthel 指 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脑梗死患者不仅能 加快患者消化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提高 患者体能,使其可尽快进行康复锻炼,并能通过营 养指标水平的改善,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从而 提高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 [12]。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早期肠 内营养支持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肠道 菌群,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 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宁,尤克,潘杰 . 不同肠内营养干预时间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水平的影响 [J]. 现代实用医学, 2019, 31(7) : 881-883.
[2] 龚鹏宇,王蒙,孙欢欢,等 . 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逆转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实用老年医学,2019,33(12):1160-1163.
[3] 施婉露 .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 [J]. 中国基层医药,2020,27(5):577-580.
[4] 南燕,李哲,郭钢花,等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 [J]. 重庆医学,2019,48(9):1587-1589.
[5] 彭斌,吴波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6] 陈金莹,罗云英,朱珍萍,等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国 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3):329-333.
[7] 陈德艳,周慧 .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31(5):570-573.
[8] 金鑫,史颖,袁蓓,等 . 添加益生菌的早期滋养量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J]. 中国微生态 学杂志,2019,31(2):174-178.
[9] 李焕良,胡智,侯晓彬 .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胃肠道激素、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 [J]. 中国实 用医药,2020,15(23):104-106.
[10] 谢燕梅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脑卒中鼻饲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J]. 北方药学,2020,17(9):44-45.
[11] 雷晓琴,阚鹏程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2):31-33.
[12] 耿琳娜,井永法,陈玲玲 .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J]. 健康大视野,2018(6):59-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