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续命汤加减联合雷火灸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5 11:15: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续命汤加减联合雷火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  P 物质( SP )、缓激肽 ( BK ) 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2 月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分为 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与康复训练) 与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进行续命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  ,  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连续 治疗 4 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肩部疼痛、上肢功能、肩手活动障碍程度及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 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VAS ) 、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 SHSS )评分及血清 SP 、BK 水平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 FMA-UE ) 、血清 CGRP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经续命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后,可减轻患者疼痛和上肢损伤 程度,调节 SP 、CGRP 、BK 水平,从而改善上肢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 ;  肩手综合征 ;  续命汤 ;  雷火灸 ;  上肢功能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P 物质 ;  缓激肽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突发的以肩手肿胀、 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为特点的继发性并发症,若不及时 治疗,可致患肢处于强迫体位,最终导致手、肩永久性 畸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一般可分为 3 期,Ⅰ期以疼 痛、活动受限、肿胀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此时给予有效 治疗可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常规西医治疗主要以积极治 疗原发病为主,可有效稳定患者病情,但对于肢体功能的 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康复训练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 征的重要方式,在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症状方面具有 明显优势,但短期内无法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1] 。中医学 认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归属于“痹症”“水肿”等范 畴,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风痰阻络,治之关键在于活 血通络。续命汤由麻黄、桂枝、当归等组成,具有清热解 表、活血通络之效,逐渐被应用于高血压、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中 [2] 。雷火灸疗法借助热辐射作用于局部皮肤及穴 位上,可促进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进而发挥疏通经络气 血、消除肿胀的作用 [3]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续命汤 加减联合雷火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血清降钙 素基因相关肽(CGRP )、P 物质(SP)、缓激肽(BK)水 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2 月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Ⅰ期患者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16 例, 女性 14 例;年龄 51~75 岁,平均(64.78±3.06 )岁;病 程 10 d~3 个月,平均( 1.26±0.32 )个月;体质量指数 ( BMI ) 19~29 kg/m2 ,平均(23.52±1.28 )kg/m2 。观察 组患者中男性 18 例,女性 12 例;年龄 53~72 岁,平均( 64.82±3.10 )岁;病程 14 d~3 个月,平均( 1.32±0.28 )个月;BMI 19~30 kg/m2 ,平均(23.62±1.31 )kg/m2 。两组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 可比。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脑卒中治疗与康复》 [4]  中关 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与《中医内科学》 [5]  中的相 关诊断标准,辨证为气虚血瘀者;年龄 45~75 岁者;脑卒 中病程为 3 个月内者。排除标准:卒中前、骨骼病或其他 原因导致肩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者;脑肿瘤、脑外 伤等致脑卒中者;脑卒中病情恶化,出现新的出血与梗死 病灶者等。研究经揭阳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 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降颅压、 营养支持、神经保护、改善脑循环、血压控制、血糖控制 及血脂调节等积极治疗脑卒中原发病)与康复训练。①肢 体摆放:将患肢摆放好,避免于患侧静脉输液,避免上肢 外伤,避免牵拉患侧肩部,同时避免长时间悬挂或者导 致腕部屈曲等诱因。②被动运动: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 下可以辅助患者进行肘关节屈伸、肩部外展、屈曲、内 旋、外旋等运动,动作务必轻柔,20 min/ 次,2 次 /d。③ 主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 Bobath 式握手上举训练和主动 耸肩运动,或者用健手握患手上举上肢,来回左右摆, 10 min/ 次,2 次 /d。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续命汤加减联 合雷火灸治疗,续命汤组成:石膏 20 g,当归 15 g,麻黄 12 g,人参、桂枝、杏仁、干姜、川芎、甘草各 10 g。随 症加减:肢体麻木者加秦艽、威灵仙各 10 g;肿胀严重者 加薏苡仁、白术各 20 g,泽泻 10 g,茯苓 15 g ;疼痛严重 者加延胡索、赤芍各 10 g,细辛 3 g ;血瘀严重者加三七 10 g ;拘挛甚者加木瓜 20 g,伸筋草 15 g 。水煎煮取汁,200 mL/ 剂, 100 mL/ 次,早晚温服, 1 剂 /d。雷火灸:取 肩髃、肩井、曲池、肩髎、大椎、阿是穴、天宗、合谷。患 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暴露皮肤,点燃 1 或 2 支药,固定在 灸具上, 采用横向、旋转、斜向等手法在距离皮肤 2~3 cm 移动灸,移 8 次为 1 壮, 1 壮之后按压皮肤一下,然后继 续第 2 壮,以把肩关节及肩关节周围肌肉、软组织皮肤熏 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时间最少灸 15 min;采用雀啄法 在距离皮肤 1.5 cm 处灸曲池、大椎、肩髃、肩髎、肩井、 天宗,雀啄 7 次为 1 壮,每穴雀啄 9壮;还可用雀啄法灸 肩部压痛点阿是穴,每雀啄 7 次为 1 壮,每穴雀啄 7 壮,1 次 /d。两组均连续治疗 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患侧上肢肩手的 疼痛和肿胀消除,局部肤色和肤温正常,肩手功能恢复 程度 >80%;有效:患侧上肢肩手的疼痛和肿胀明显缓 解,局部肤色稍有变色,局部肤温稍正常,肩手功能恢复50%~80% ;无效:患侧上肢肩手的疼痛和肿胀无明显缓 解,局部肤色和肤温无明显改变,肩手功能恢复 <50%, 且出现肌肉萎缩现象 [4] 。临床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 率。②治疗前后肩部疼痛、上肢功能、肩手活动障碍程 度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VAS ) [6]  评估肩部疼 痛,VAS 评分的分值范围为 0~10 分,评分越高,疼痛 越剧烈; 采用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 ( FMA-UE ) [7]  评估上肢功能,FMA-UE 评分共 33 个小 项,每个项目分值范围为 0~2 分,总分 66 分,分值越高 表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越好;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 ( SHSS ) [8] 评估肩手活动障碍程度,SHSS 评分从患者的感 觉、自主神经、运动等 3 个方面评估,分值范围 0~14 分, 分数越高代表损伤程度越严重。③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空腹静脉血 4 mL,经 2 500 r/min 的转速离心 10 min 后取 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 CGRP、SP、BK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 数资料(临床疗效)以 [ 例 (%)] 表示,采用χ2 检验;本研 究计量资料(肩部疼痛、上肢功能、肩手活动障碍程度及 血清 CGRP、SP、BK 水平)均经 K-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 分布,并以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肩部疼痛、上肢功能、肩手活动障碍程度 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S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MA-UE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 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2。
  
  2.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CGRP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 SP、BK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因其发病特点与患侧交感神经异常有关,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患侧手部突然浮肿疼痛并伴有肩关节部 位的疼痛, 以及肩、手部的运动功能障碍, 如不及时治疗, 发展到后期则手将永远丧失活动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痛苦及不便。常规治疗予以降颅压、神经保护等基础治疗 为主,康复训练通过良肢体外摆放、被动及主动运动,有 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指关节和腕关节屈曲对神经 血管的压迫,对于改善上肢功能具有一定优势,但治疗周 期长,易影响患者治疗信心,不利于病情恢复 [9]。

\
 
  
  中医学将脑卒中归属于“中风”范畴,认为中风后患 者机体受损严重,脾肾亏虚,失于温煦气化,导致津液运 行障碍, 蓄积成水, 发为水肿;而水为阴邪, 寒凝血脉, 导 致经络受阻,故致关节疼痛、肌肉痉挛屈伸不利,故治疗 中应注重补气活血、祛瘀通络 [10]。续命汤中麻黄可利水消 肿、发汗散寒;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桂枝可温通 经脉;石膏可清热泄火;杏仁可祛痰止咳、平喘润肠;当 归可补血活血;川芎可祛风止痛;人参可益气养血;甘草 调和诸药。同时随症进行治疗,对肢体麻木者加秦艽、威 灵仙通络止痛;肢体肿胀者加薏苡仁健脾舒筋,白术、泽 泻、茯苓燥湿利水;疼痛甚者加延胡索、赤芍、细辛活血止 痛;血瘀甚者加三七活血散瘀;拘挛甚者加木瓜、伸筋草 舒筋活络,全方配伍,共奏发汗解表、补气活血、祛痰通 络之效,可补气而不留邪,活血而不伤正,利于缓解神经 功能缺损症状, 减轻疼痛程度, 改善患者上肢功能 [11] 。雷 火灸疗法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并在治痿 独取阳明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大椎、曲池、肩髃、肩井、 天宗、肩髎、合谷等穴位进行治疗,其中大椎穴可通调阴 阳,调节全身的经络、气血;曲池穴可清热解毒、活血通 络; 肩髃穴可疏通阳明、跷脉两经之气;肩井穴可疏风清 热、活血化瘀;天宗、肩髎、合谷穴可疏通经络;使用雷 火灸对上述穴位施以温和热力刺激,使温热之力沿经脉传 导,从而激发患肢经气,促进气血运行,最大程度恢复患 者上肢功能 [12]。本研究结果显示, 相比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FMA-UE 评分均升高, VAS、SHSS 评 分均降低,提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经续命汤加 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后,可减轻疼痛和上肢损伤程度,提高 临床疗效,从而改善上肢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CGRP 可选择性刺激局部外周血管扩张,增加肢体 体液回流量,改善汗腺功能,从而缓解肢体痉挛水肿; SP 是一种存在于感觉神经纤维中,主要对痛觉神经进行 调控的神经肽;BK 可增强痛觉敏感性,诱发多种炎症细 胞因子的分泌,引起炎症反应,加重病情发展。本研究结 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 CGRP 水平升 高,血清 SP、BK 水平均降低,表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经续命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后,可缓解疼痛, 调节 SP、CGRP、BK 水平,利于病情康复。现代药理学 研究表明,川芎中的水提取物能明显减轻受损神经根的水 肿变性、髓鞘脱失等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 [13] ;麻黄中 的麻黄碱可通过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起到止痛的作 用 [14] 。雷火灸疗法通过对大椎、曲池、肩髃等穴位进行 刺激,能够达到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的功效,使脑卒中后 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患侧肿胀消退,解除筋脉拘挛,缓解 疼痛 [15]。
  
  综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经续命汤加减联 合雷火灸治疗后,可减轻患者疼痛和上肢损伤程度,提高 临床疗效,调节 SP、CGRP、BK 水平,从而改善上肢功 能,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伟 , 李博 , 刘景峰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0, 17(32): 131- 134.
  
  [2]    王权亮 , 张雯 . 小续命汤联合针刺、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体会 [J]. 中医学报 , 2019, 34(7): 1565- 1568.
  
  [3]   佟阳 , 王鹏琴 . 眼针结合雷火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60 例疗效观察 [J]. 湖南中医杂志 , 2017, 33(5): 102- 103.
  
  [4]    童宁 . 临床脑卒中治疗与康复 [M]. 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108- 109.
  
  [5]   周向阳 , 王荣林 , 张慧珍 . 中医内科学 [M]. 长春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4: 173- 183.
  
  [6]   严广斌 . 视觉模拟评分法 [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2014, 8(2): 273.
  
  [7]    陈瑞全 , 吴建贤 , 沈显山 . 中文版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 [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2015,50(4): 519-522.
  
  [8]    张旖 , 李占军 , 张文龙 . 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痉挛 , 血液流变学及活动能力的影响 [J]. 中医学 报 , 2020, 35(6): 1307- 1311.
  
  [9]   杨俊枝 , 郑凤莲 , 王志勇 , 等 . 中药离子导入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 12(4): 358-359, 365.
  
  [10] 李俊霖 , 谢辉 , 孙伟 . 自拟活血镇痛汤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脑卒 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自发性疼痛及运功功能的影响 [J]. 中国中 医急症 , 2020, 29(9): 1643- 1646.
  
  [11] 刘薇 , 叶晓红 , 朱文宗 , 等 . 小续命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中风 ( 风 痰阻络证) 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21, 55(8): 63-66.
  
  [12] 潘穆之 , 李园 , 朱琦琪 . 针刺合并雷火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 征临床疗效观察 [J]. 内蒙古中医药 , 2016, 35(14): 123.
  
  [13]  张晓娟 , 张燕丽 , 左冬冬 . 川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 展 [J]. 中医药信息 , 2020, 37(6): 128- 133.
  
  [14] 李佳莲 , 方磊 , 张永清 , 等 . 麻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 进展 [J]. 中国现代中药 , 2012, 14(7): 21-27.
  
  [15] 孙翔 ,  肖洪波 , 张靓男 , 等 . 雷火灸结合 TENS 对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21, 33(8): 1506- 15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31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