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4 11:22: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龈指数( GI ) 、探诊深度( PD ) 、菌斑指数( PLI )的影 响,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北京磐德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收治的口 腔正畸治疗的 8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40 例,实施固定矫治器治疗)与研究组( 40 例,实施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治疗) ,每月复 查 1 次,每月根据复查结果及时更换矫治器,均对患者进行为期 6 个月的观察,随访至治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矫治指标时 间(治疗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扭转牙转正时间) ,治疗前及治疗 6 周、 6 个月后 GI 、PD 、PLI 水平,治疗前、治疗 6 个月后龈沟液白细胞介素- 1β ( IL- 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 ) 、前列腺素 E2   ( PGE2  ) 水平。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扭转牙转正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6 周、 6 个月后两组患者 GI 、PD 、PLI 水平 均呈升高趋势, 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龈沟液 IL- 1β 、TNF-α 、PGE2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与固定矫治器比, 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可提高正畸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在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方面优于固定 矫正器,且对患者牙周刺激较小,但其整体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关键词:  正畸;  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牙龈指数;  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牙畸形通常指龅牙、虎牙、上牙前凸或者下牙前凸, 牙齿畸形会影响牙齿正常的咬合关系,也会对面部美观造 成影响。目前,临床上通过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方式对患者 进行正畸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矫正固定效果,但治疗后 患者的口腔微环境将会发生改变,菌斑更容易在矫治器周 围聚集,如患者没有注意口腔卫生,则极易出现牙周组织 损害,引发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影 响治疗效果 [1] 。采用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对患者进 行治疗,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矫治器的隐蔽性, 避免对患者面部美观度造成影响,并方便患者清洁牙齿, 患者也更容易接受 [2]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无托槽隐形牙 颌畸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畸形患者牙龈指数(GI)、 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于北京磐德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接受口腔正畸治疗 的 8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 例)与研究组(40 例)。对 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1、19 例;年龄 18~35 岁,平均 ( 26.54±2.13)岁;先天性牙畸形 22 例,后天受伤所致牙 畸形 18 例。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2、18 例;年龄 18~35 岁,平均(26.25±2.08 )岁;先天性牙畸形 24 例,后天受伤所致牙畸形 1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符合《口腔医学》 [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具有正畸适应 证,包括牙列拥挤、牙齿错位者等;近期未接受非甾体类 抗生素抗炎治疗者;受教育程度佳,能独立完成口腔卫生 清洁者;口腔卫生习惯良好者等。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 病、血液系统疾病者;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者;合并根尖 牙周、牙髓、牙体病变者等。北京磐德口腔门诊部有限公 司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 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正畸矫治器(东莞市泛 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粤械注准 20162170718)治疗,先 进行常规清洁口腔,然后托槽固定、拉丝固定,定期复查 更换弓丝,更换的时间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 [4] 。研究 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北京时代天使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EAB 型)治疗,常规清洁口腔后, 取硅橡胶印模,采用 X 线拍摄口腔全景片、侧位片及口 内外图片,矫治器制作完成后,指导患者试佩戴,每日佩 戴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时间需 >20 h,每月到院复 查 1 次,根据复查结果及时更换矫治器,对患者进行为期 6 个月的观察,随访至治疗结束。首次佩戴矫治器需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与牙线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口腔卫 生宣教,并且要求患者饭后用漱口水漱口。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口腔科诊疗常规》 [5]   中的判定标准评估治疗后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患者牙倾 斜 <5°,扭转牙 <10°,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牙列 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牙倾斜 5°~15°,扭转牙 10°~30°, 牙齿排列基本整齐,前牙、覆牙、牙列基本恢复正常;无 效:患者牙列畸形没得到纠正,牙齿排列不整齐,前牙、 覆牙颌没有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②矫治指标时间。对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倾斜牙矫正时 间、扭转牙转正时间进行比较。③牙周指标。于治疗前、 治疗 6 周后及治疗 6 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 GI、PD、PLI 水 平,GI 分值范围为 0~3 分,评分越高,表明牙龈炎症反应 越严重 [6];PD 是根据牙周袋、牙龈袋深度检查得出,指龈 边缘至龈沟底的距离;PLI 分值范围为 0~3 分,其中 0 分 为龈缘区无菌斑; 1 分用探针尖刮牙面可见龈缘区的牙面 有薄的菌斑; 2 分为在龈缘或邻面存在中等量菌斑; 3 分 为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存在大量软垢 [7] 。④炎症因子 水平。于治疗前、治疗 6 个月后对其炎症因子水平进行 检查,清洁口腔,去除牙菌斑、牙结石,吹干牙与牙龈 表面,将滤纸条插入待取龈沟处,等待 30 s 取出,放入 1 mL 磷酸缓冲液(pH 值 =7.4)中,洗涤后离心,采用酶 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1 β( IL- 1β)、肿瘤坏死 因子-α ( TNF-α )、前列腺素 E2   ( PGE2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 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两组间相同时 间点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 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 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 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77.50%、95.00%,研究组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矫治指标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 倾斜牙矫正时间、扭转牙转正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 GI、PD、PLI 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 疗 6 周、6 个月后两组患者 GI、PD、PLI 水平均呈升高趋 势,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 者龈沟液 IL- 1 β、TNF- α、PGE2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而研 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4。

\
\
\
 
  
  3    讨论
  
  牙齿畸形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使患者日常进 食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美观度,致使患者的面部形 态发生改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身 心健康。针对牙齿畸形,主要是采用正畸治疗,在对患者 的牙齿进行矫正后,还需要使用矫正器进行固定,以达到 较好治疗效果。临床常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该矫治器是通 过直丝弓与托槽作用,牵拉牙齿恢复至正确的位置,因长 期佩戴且不能自行摘取,矫治器构件上的弓丝、托槽及相 关附件会磨损牙齿,刺激牙周组织和口腔黏膜,还会提高 菌斑附着的概率,并极易损害患者的牙周组织 [8-9]。

\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患者佩戴矫治器后一定程度上改 变口腔微环境,而导致大量的菌斑积累引起口腔内菌群平 衡失调, 导致患牙周炎的风险升高 [10]。而无托槽隐形牙颌 畸形矫治器可自行拆卸,可以方便患者进行日常清洁,避免菌斑的大量堆积,防止患者出现口腔炎症而引发牙周炎, 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牙周健康 [11]。本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以 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治疗,其临床疗效高于采用固 定矫治器治疗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 6 周、 6 个月后 GI、PD、PLI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提示无托槽隐形牙颌畸 形矫治器治疗相比于固定矫治器可提高正畸患者的临床总 有效率,在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方面优于固定矫正器; 但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扭转 牙转正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为,传统固定矫治 器不能自行摘取,弓丝、托槽及金属附件使牙齿长期处于 固定状态,所需整体治疗时间会明显缩短;而无托槽隐形 矫治器治疗主要依靠弹性透明高分子热压膜的回弹力,提 供的合适的矫治力,达到矫治错畸形牙的目的,虽可自行 拆卸,但相比于固定矫治器长期的固定治疗,无托槽隐形 矫治器治疗整体治疗时间会延长 [12]。
  
  IL- 1β 是一种分泌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可在角质细胞、 单核细胞中产生,TNF-α 是参与牙周病炎症破坏的一种细 胞因子, 与 IL- 1β 有协同作用, 会刺激骨吸收, 加重骨质破 坏,在牙槽骨重建的同时释放 PGE2,传递至龈沟内引发牙 周病 [13]。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有效避免了固定矫治 器(托槽、弓丝及相关附件)对牙齿的磨损,使牙周组织 和口腔黏膜的刺激降低,患者可自行摘戴,方便对口腔进 行清理,有效降低了菌斑堆积、牙石和软垢沉积形成等问 题的发生 [14- 15]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龈沟液 IL- 1β、TNF-α、PGE2 水平均降低, 表明无 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治疗与固定矫治器比较,对患者 牙周刺激较小。另外,患者在使用矫治器治疗时,食物残 渣与软垢容易在患者的颊面出、牙齿处、唇部滞留,导致 牙齿的自洁能力下降,为细菌的繁殖提供有利的条件,针 对这种情况,首先,需督促患者能够重视口腔清洁,使患 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其次,在患者每次复诊时, 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患者的口腔状态,根据 检查的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帮助患者 树立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从而保证口腔健康。
  
  综上,与固定矫治器比较,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 器可提高正畸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在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方面优于固定矫正器,且对患者牙周刺激较小,但其 不足之处是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因此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 情况合理选择矫治器。
  
  参考文献
  
  [1]   KONSTANTONIS D, VASILEIOU D, PAPAGEORGIOU S N,et al. Soft tissue changes following extraction vs. Nonextraction orthodontic fixed appliance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 Eur J Oral Sci, 2018, 126(3): 167- 179.
  
  [2]    陈婉红 , 苏江凌 , 蔡世雄 . 隐形矫治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成人正畸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实用口腔 医学杂志 , 2017, 33(5): 642-646.
  
  [3]   俞立英 , 朱亚琴 , 邹德荣 , 等 . 口腔医学 [M].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4: 337-367.
  
  [4]    卢海丽 , 康娜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J]. 口腔医学研究 , 2019, 35(7): 625- 628.
  
  [5]   孙正 .  口腔科诊疗常规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2:323-333.
  
  [6]    秦晓虹 , 徐琳 . 正畸固定矫治器对牙龈指数和口腔卫生指数的影响 [J]. 临床军医杂志 , 2011, 39(4): 727-729.
  
  [7]    黄晓峰 , 张丁 . 使用正畸菌斑指数评价固定矫治器患者的菌斑分布状况 [J]. 北京口腔医学 , 2005, 13(4): 34-36, 39.
  
  [8]    石晶 , 闫征斌 , 侯景秋 , 等 .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对牙周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 [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6, 43(2): 151- 154.
  
  [9]   REISS S, CHOUINARD M C, FRIAS LANDA D, et al. Biomarkers of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with fixed appliances and vibration appliance therapy: A pilot study[J]. Eur J Orthodont, 2020, 42(4):378-386.
  
  [10] 孙谋远 , 黄清波 , 王孔槐 , 等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 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J]. 口腔医学 , 2018, 38(2): 149- 153.
  
  [11]  薛姣姣 , 沈刚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 2019, 28(2): 38-41.
  
  [12] 李炎钊 , 谭家莉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周健康影响的纵向临床观察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2015, 31(8): 486-487, 488.
  
  [13]  郜罕 , 郭艳明 . 正畸矫治过程中两种不同矫治器对龈沟液中 IL- 1β 、TNF-α 、PGE2  浓度的影响分析 [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 2021, 35(4): 238-240.
  
  [14]  郜罕 , 王慧敏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白介素- 1β、基质金属蛋白 酶-8 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影响 [J]. 陕西医学杂志 , 2021, 50(11): 1408- 1411, 1419.
  
  [15]  黄晓君 , 方杨 , 李润意 , 等 .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术对辅 助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J]. 西部医学 , 2019, 31(10): 1577- 15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31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